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包括运动、社交、礼仪、祭祀等。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竹林深处舞蹈串词范文二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竹林深处舞蹈串词
《竹林中》的作者是芥川龙之介,这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的小说篇幅很短,取材新颖,情节新奇甚至诡异。因为止庵称“他们都是最先感到现代来临,既无法应对又无法躲避”,所以他的作品揭露社会的黑暗与混乱,并且芥川龙之介也为当时过渡时期的代表作家。
作品内容是由在竹丛中发现了武士尸体的樵夫、云游僧、捕役、老妇,以及强盗多襄丸的供词,武士妻子真砂的忏悔,武士鬼魂借巫女之口所说的话等几个部分组成。樵夫在竹丛中发现了武士武弘的尸体,而武士的妻子以及强盗多襄丸和死者他借巫女之口都说是各自杀的。这通过七个人物的叙述来建构凶杀案的真相。这七个人对同一“事件”的讲述却莫衷一是,既互相印证又彼此矛盾。
在我看的时候,那些细节,只能通过每个人的供词将整个事件串联起来。可是他们所提出的供词都是为了洗脱自己的罪名或者是使自己看起来伟大。我看的时候也非常疑惑不知谁是凶手,后来才明白《竹林中》不是推理小说,它激起的不是我们探究真相的兴趣,而是不同当事人对同一个事件讲述的角度、立场、语气、心理的不同所隐藏的信息。
因为作品的主题本身就是想让读者感觉到世界的混乱和凶恶,大多事物的真相是什么,是难以确定且不可知的。作者还原事物本身,关注社会丑恶现象,但很少直接评论,而仅以冷峻的文字和简洁有力的语言来陈述,让读者深深感觉到其丑恶性,这使得他的小说即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又成为当时社会的缩影。
其实分析强盗多襄丸、妻子真砂、死者武弘的叙述动机后,我们可以发现支配他们这么做的根源是统一的,即人性中的阴暗。这种阴暗是利己主义者的私望,也可以说是那种不敢直面自身所作所为的虚伪。正因为这种利己的私欲,他们尽力的为自己粉饰,以种种谎言来掩盖真相,用自己的叙述来解构他人的叙述,以求树立自己的正面形象。正是这种人性中的利己遮蔽了命案的真相,就连死者本身借巫之口所说的话也不尽真实,这便构成了《竹林中》的重重迷雾。
芥川龙之介在这里想告诉我们的不是什么扑朔迷离的故事,而是直击构成这种扑朔迷离的背后根源———人性的阴暗及利己主义。而《竹林中》显然是将这种芥川式的神秘诡异的叙事发挥到极致,并使之成为这篇小说最突出的艺术特点。这种不确定的叙事能够引起读者的深深思考,良久回味,又让人觉得意味深长,令人拍案叫绝。
【篇2】竹林深处舞蹈串词
近日我总是翻旧书看,倒是别有清奇。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看完,连人都要正襟危坐拿自己来参照一番。
黑泽明拍的电影《罗生门》,其实就是取材于《竹林中》的故事。他却借用了罗生门三字,也是有自有道理。罗生门与竹林中都是相通的,黑泽明是看到了两者中的共同。影视与文学之间也能有这种通,却是很难把握。
读过原作,才会知道到底还是文字要好些。文字里才有诸法空相中的空,这便能长远,有无限的意思。太实就是业的深,反而不好。影视作品往往就是太实,把虚的部分都遮蔽掉了。
林黛玉葬花若拍成电影镜头,便落到了规则与步伐的实处,真实而不虚,却不知虚里才有灵气。这是庄子说的,虚乃大。天尽头的镜头应该是空的,香丘也只是一种感,不是觉。电影里的空镜觉不同于人生的空境,镜头再空也仍是实相。
竹林中的故事起于一具男尸。各目击者在面对判官时各执一词,这才有了竹林的扑朔迷离。我是这时才知“众生”里的“众”一字真是好,它和众香国土的众一样,都像人生的迷明。
很多人将《竹林中》作逻辑推理读本来读,不自主地将自己变成审判官,志要得出一个结论断出真凶。最终却陷在各人的证词中走不出来。
这样的读书和与人争执又有何区别呢,读书的事不见得要处处据理力争。这还是一种执念。
如果说书中的众生是因无明而看不出真相,作逻辑分析而去求证凶手的读者也同样在这样的`无明里。人生的修行是不能求一个切实的目的,因为实相饱满,而实即是灭。
在众生眼里佛走到尽头便是涅槃,它是终结,佛法的涅槃却是生与死的圆融。死生同状,万物同府。佛法里说,涅槃寂静,寂静跨越了障碍与概念,才能达到无限。
执着的读者是不知文学就有这样的好。它是虚的,虚里有真,却不见得人人都抓得住。
读书才最见人的修为。因为书中多有拈花微笑的禅味,众人却只求花叶沾身。读书讲机缘。我曾听有人纠结于东野圭吾在《白夜行》里对氯化氢杀人的真假,便生出一种同情来。我知道无明是众生都有。
《竹林中》是一个微缩人道场,有佛法里说诸漏皆苦。书中七个辩者实则都在这样的痛苦里,他们陷落于无明而造出的软弱,看不清自己。
真砂不敢承认自己的虚伪,便将自己隐于受害者的身份中;多襄丸受我执心的驱使,把自己在这场谋害中伪装成“强悍”的凶手,他是在罪面前都要纷争出一个强与弱的,到死都要争,我读到这里只是讶然;被害者是日本武士,借女巫之口说自己死于自杀。至死他都要维持武士的尊严。
明心见性,他们是心被遮蔽所以看不清诸法空相,陷于自救的偏执。
悉达多太子就是看到众生之苦才生出慈悲的,懂得了各人的苦才会有悲悯。竹林中读到最后是会有悲哀的,而连不是为求一个结论而生出的烦恼。那是自扰,是另一种业。我们都在竹林里。且行且修且自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