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堂屋旁,有一池水塘,因其形状呈三角形,村里的人便叫它“三尖塘”。不知道“三尖塘”的中央何时隆起了一个小土堆。不知道小土堆何时变得越来越大。也不知道土堆上何时就长满了芦苇。
收完麦打完场,父老乡亲们刚坐下来喘了口气,端午节便到来了。
记忆中,到了端午节家家都要选苇叶包粽子。天一亮,便有女人拿着镰刀或剪子在“三尖塘”里选苇叶,然后在水塘里涮洗干净后,拿回家准备包粽子。从“三尖塘”里采下的芦苇叶子属于纯绿色纯天然,叶片宽宽大大,那沾着雨带着露的苇叶,青碧碧油亮亮,浓浓的带着清香,不等包上糯米,似乎就能嗅到了粽子的甜香。据说,现在城里买的苇叶,商家为了保鲜保色,大多使用了硫磺薰制。
经过一宵浸泡的糯米,夹进去红糖或蜜枣,裹上青翠嫩绿的苇叶之后,便像穿上了一件春的衣衫。包裹好的粽子放进锅里一蒸,不一会,那醉人的糯米香和着苇叶的清香味,便随着蒸汽溢满厨房,直馋得孩子们不等粽子出锅就嚷嚷着要吃。其实,嚷嚷也是白嚷嚷,不但不能很快吃上,反倒是会挨上娘轻轻地一巴掌。因为没有蒸熟的粽子,吃了会胀肚子。再说啦,大人们还都在地里忙着干活呐,哪能先紧孩子们吃呐?
老家过端午节,会像过年一样地隆重。除了包粽子外,还要蒸“糖三角”煮咸鸭蛋……记忆中,那时条件好的人家还会到集市上称几斤肉,买上几条鱼,做上几个下酒菜,犒劳一下刚刚忙碌完麦收的自己。
如今,离开老家已有二十多年了。蜇居在城里,能见到各式各样的粽子,有豆沙的、有五仁的、有八宝的、有鸡蛋的、有腊肉的……但,我依然会想起“三尖塘”里那蓊郁茂密的芦苇,想起那青青地泛着油光的苇叶和娘亲手包制的粽子,那种端午节的味道时常在唇齿间萦绕。
端午节的文章 留在唇齿间的端午节
上一篇:端午节英语作文:一年一度端午节
下一篇:中国传统习俗 端午节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 1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个人剖析报告
- 2以群众利益为重 凝心聚力促发展
- 3殷一璀:始终不渝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积极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
- 4陈萌山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会上的讲话
- 5市委常委会教育实践活动第四次专题学习会发言稿
- 6李希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 7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民主生活会个人检查对照发言材料
- 8坚持知行合一 践行群众路线
- 9杨雄: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更加自觉地践行群众路线
- 10吴志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推进政协协商民主
- 11正衣冠"首先要正"官帽"
- 12学习兰辉先进事迹报告座谈会发言稿
- 13基层干部学习兰辉先进事迹心得
- 14听听兰辉生前领导与群众对他的评价
- 15领导干部学习兰辉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 16交通运输系统党员学习兰辉先进事迹心得
文章下载

《端午节的文章 留在唇齿间的端午节.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VIP免费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