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珍惜粮食手抄报内容50字范文汇总三篇,欢迎品鉴!
第1篇: 珍惜粮食手抄报内容50字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我们不能忘记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更不能忘记全国仍有1亿多贫困人口在忍受饥饿。
作为在校的师生,我们也许没有增产的农业技术,也不具统计规划粮食的能力,但每个人可以做到的是一件更为重要的事:节约粮食,拒绝浪费,从自己做起。
饮食管理中心在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到来之际,向大家发出倡议:
1、以“光盘”为荣,“剩宴”为耻。
2、以剩饭打包为荣,随意丢弃为耻,
3、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4、就餐点菜时,适度适量,吃多少点多少,减少奢侈浪费。
5、大家既要做“光盘行动”的实践者,也要做“光盘行动”的推动和宣传者。
提醒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积极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需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亲爱的朋友,现在就开始加入“光盘行动”吧!
第2篇: 珍惜粮食手抄报内容50字
国情现状
然而事实摆在眼前:我国人口己超过13亿,每年的净增长是1200万人;人均耕地面积1.2亩,是世界人均值1/4;目前耕地面积正以每年30多万亩的速度减少;全国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粮食依靠进口。在1981-1995年间,全国共减少了耕地8100万亩,因此减少粮食500亿斤。而且现在这个减少速度仍然在不断加快。乱占耕地、挖沙、土地质量下降、荒漠化等种种现象在蚕食着耕地。
传统美德
珍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珍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有“粒粒皆辛苦”的诗文,而如今我们不少同学却对来之不易的粮食不予珍惜,浪费的现象随处可见。在世界粮食日这天,我们应该用自己的相机记录了大家在公共食堂对粮食浪费的现象,并制作成展板,让我们每个人对这个被自己忽视的问题加以重视,唤醒我们节粮爱粮的意识。而粮食属的工作人员,为了配合宣传也带来了自己精心准备的宣传海报、展板、签名版、演讲稿等等。内容包含了当今世界粮食供给与贸易流通,我们国家对粮食的紧缺程度的数据资料,以及自古以来我们国家对粮食与农业的认识等等。而在那块珍惜粮食的签名版面前,许多同学也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许下了节约粮食的承诺。他们不辞辛劳的努力只是为了让我们珍惜身边的每一粒用汗水与辛劳所耕耘出来的生命的能源。
粮食危机现状
据粮农组织最新估计,全球饥饿人口在继续减少:2012-2014年间估计约有8.05亿人长期受食物不足困扰,比上个十年减少1亿多,比1990-1992年减少2.09亿。食物不足发生率同期在全球范围内从18.7%降至11.3%,在发展中国家从23.4%降至13.5%。
自1990-1992年以来,已有63个国家实现了千年发展目标125个国家实现了要求更高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目标。在这63个发展中国家中,有11个1990-92年的食物不足发生率已低于5%(由于方法学局限性,这一数字确保结果显著区别于零),并一直将其维持在这一区间内,因而不再是2014年报告的首要侧重点。
这些数字表明,“千年发展目标”中有关饥饿的目标触手可及,即到2015年将发展中国家食物不足人口比例减半。
尽管已整体取得进展,但各区域间仍存在巨大差异。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在加强粮食安全方面取得的进展最大,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及西亚地区在自然灾害和冲突的影响下进展不大。
第3篇: 珍惜粮食手抄报内容50字
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要吃饭。还没等到下课,同学们的肚子就已经唱起了“空城计”,下课铃一响,大家就争先恐后地打饭。一些“眼大肚皮小”的同学,觉得饭菜很好吃,就打了很多,结果吃不完,就理所当然、毫不可惜地倒掉了。一些同学在打饭的时候心不在焉,搞得米饭掉了一地。天天都让装剩菜、剩饭的桶吃得饱饱的,挺着一个“将军肚”。这样的现象,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李绅写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确,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都包含着农民伯伯的辛劳和汗水。想想平时在家吃饭的时候,爸爸为什么看到我的桌子上掉了米饭会那么生气,现在才知道,爸爸是为了珍惜粮食,是为了让我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珍惜粮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我们这些生活在“蜜糖”里的同学却不知道珍惜。在当今社会上,还有很多生活在贫困山区里的孩子,他们连温饱都不能解决,和我们比起来,我们更幸福,却不知道珍惜。正所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同学们,难道改掉那些浪费粮食的坏习惯真的很难吗?其实不是的,那就让我们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