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这次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我就做好今年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全市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牢牢抓住加快发展这个根本
“十一五”时期,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一主导三带动六突破”的发展思路,团结奋斗、砥砺奋进,全市经济总量、工业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跨上千亿元大关,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显著提升,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咸阳的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也凝聚着全市发改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智慧。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家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及“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十分关键的时期。之所以说是关键时期,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任务艰巨。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全国在十二五时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三个上台阶,建设中等发达省份”。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在综合研判形势的基础上,提出“十二五”期间“十个翻番”的目标任务。截止2009年底,全市人均GDP仅有全国平均水平的70.8 %;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71元和947元,差距非常明显。因此明年及整个十二五期间,我们都要实行赶超战略,在好的基础上,能快则快。否则,中、省、市的目标就不能实现。
第二,形势逼人。纵向比,“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市欠发达的基本市情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这种欠发达不但表现在总量上,也表现在人均上、结构上;不但表现在经济方面,也表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方面。除过上面我提到的几组数据之外,2009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8:51.6:30.4,第一产业比重比全国、全省分别高出7.4和8.4个百分点,一产比重过大,二、三产业总量不大、发展不足、竞争力不强。城市化率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低5.7和2.6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8.1%,比全省低0.5个百分点。全市万元GDP能耗比全国高0.07个百分点。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7.7%,规模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33.46%,分别比全省低4.18和6个百分点。去年,全市的森林覆盖率为26%,仅达到国际通用的生态良好指标最低线,虽然比2009年全国水平高出5.34个百分点,但是比全省2010年末低15.42个百分点。全市基本公共服务总量不足、城乡不均等、结构不合理、保障水平低、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仍需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
第三,机遇难得。十七届五中全会在综合分析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做出“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战略判断。省委提出未来五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西部强省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大幅提升综合实力、阔步迈向中等发达省份重要的时期”的“三个时期”的重要判断。由此可以看出,在未来五年,宏观经济形势将继续呈现出机遇大于挑战的特点。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把加快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首要战略位置,随着新《西部大开发十年规划》的出台以及《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我市在全省乃至西部、全国格局中的重要位置将会更加凸显,将会享受到更多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尤为重要的是,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市的体制机制更加优化、环境竞争力加速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正在步入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期,对生产要素的聚集整合能力大幅提升,进入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只要谋划得当、举措正确,我们完全有可能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因此,全市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发改系统的广大干部要深刻认识“我市处于发展关键期”所蕴含的机遇与挑战,清醒把握全市发展长项与短板、优势与不足,提升战略谋划能力,提升驾驭发展能力,以更加务实的作风为实现“十二五”各项奋斗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紧盯目标不放松,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重大问题
实现“十二五”提出的“三个上台阶”总体要求和“十个翻番”的目标,根本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扭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处理好四大关系,破解三大难题。
四大关系:一是加快发展与调整结构的关系。“十二五”,要坚持在发展中调结构、在调结构中谋发展。要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继续从政策、金融、技术等方面加大对非公经济的支持,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鼓励民营资本扩大投资领域,提升经济发展活力。继续强化二产的主导地位,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同时,要在加快装备制造业、纺织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同时,培育引进新能源、新材料、环保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推动经济总量和质量的双重提升。
二是均衡增长与跨越发展的关系。推进“南北两翼”率先崛起,是市委、市政府科学分析“十二五”期间咸阳发展趋势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前不久,市政府专门召开了“强板块”工作座谈会,目的是通过统一规划、分头建设、合力推进,尽快在全市形成以南部渭河北岸兴平至泾渭新区50公里城镇群、产业带和北部彬长旬能化工业、循环经济基地为两翼的两个增长极。在南部,要以泾渭新区、沣渭新区咸阳园区以及高新区建设为重点,逐步在区域内形成若干特色明显的块状产业密集区和城市(镇)功能区。在北部,按照“抓住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的发展思路,在做好煤炭资源深度转化的同时,更加注重建立多样化的产业体系,增强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同时,要协调推进中部地区的加快发展,努力形成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
三是城市建设与农村发展的关系。人类的发展经历了从部落—村落—城镇—城市的过程,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更是生产方式的改变。去年,我市的城镇化率是43%,我们提出“十二五”末的城镇化水平是53%,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以上。在工作方向上,各级发改部门要着眼于城乡统筹的“五个一体化”来谋划和安排工作,即统筹城乡空间发展,实现城乡规划布局的一体化;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城乡产业分工一体化;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实现城乡就业、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一体化;统筹城乡三个文明建设,实现城乡社会进步一体化。在工作举措上,要以乡镇机构改革后设置的镇为重点,实施“百镇开发”计划,推进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在城镇建设普通商品住房小区和引进房地产商在城镇进行开发等“三进”工作,着力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努力促进“镇有常住民,民有不动产,草根经济兴,富民又强镇”发展格局的形成。
四是强化投资与扩大消费的关系。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对我们咸阳这样一个内陆型城市来说,重点应该放在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上。“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完成1万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关键在于大项目的支撑和招商引资的推动。各级发改部门要牢牢抓住项目这个载体,全力以赴谋划项目、实施项目。要用好用活国家产业政策,充分挖掘我市自身的产业和资源潜力,策划一批投资规模大、拉动作用强、聚集效应明显的大项目,为快速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招商引资要在运作、策划上想办法、上档次,要敢于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掌握核心技术的大型企业给予超常规的优惠政策,鼓励支持这些企业注重产业链的引进配套。另外,随着我市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群众消费的热点将由生活型向享受型转变,住房、汽车等耐用消费品和教育、文化、健康等提高生活品质的服务产品需求会不断增大,我们要适应消费升级的变化,精心谋划服务业发展,科学谋划服务产业布局,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带动消费的持续增长。
三大难题:一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的问题。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低、城乡收入差距大的问题表现比较突出。这是我们咸阳消费增长乏力、产业结构不优、投资结构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解决好这一个问题,不但是一个民生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关系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败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各级发改部门要按照省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同步”的要求, 综合采取政策措施、产业措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措施,努力增强城乡居民收入,使城乡居民收入在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均衡增长,从而达到提高收入水平与缩小收入差距同步推进,让广大群众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二是城镇化水平低的问题。城镇化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推动力。2009年全球已经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首次实现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重大转折。2009年全市城镇化率为42%,比全省低3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6个百分点。由于我市城镇化水平不高,不仅对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充分就业造成了直接影响,而且对统筹城乡发展造成了极大制约。根据《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的2020年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化水平达到60%的要求,我们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3%以上,这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是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实现“十个翻番”的重要支撑。“十二五”期间,我们不但要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加快建设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而且要树立城镇群的概念,把包括县城在内的镇的发展放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加强城镇市政设施、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以在城镇为农民建设普通商品房小区为突破口,着力推进人口向城镇聚集、土地向规模经营、产业向园区聚集,全力加快城镇化步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三是经济外向度低的问题。经济外向度如何,直接决定着这个地区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我市经济外向度不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实际利用外资水平低。去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额仅为3500万美元,仅占本身总量就不大的全省68亿美元的0.5%。第二,出口份额小。去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为3亿美元,占全省400亿美元的0.75%,出口对经济贡献的份额太小。第三,走出去的力度更小。尤其是本土企业对外扩张、拓展国际市场几乎是微乎其微,第四,招商引资的水平还不高。引进大企业大集团不多、高端产业少。这一系列的问题,一方面对经济总量的扩张造成了影响,另一方面,对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与我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与建设内陆型开发开放战略高地的要求相差甚远。“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围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以新一轮产业转移为契机,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加强与兄弟省市、境内外知名企业和商业协会的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和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鼓励企业在扩大出口的同时,加大进口技术、设备、原材料的力度。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并购和战略性资源开发,提高经济发展的外向度。
三、认真抓好开局之年的工作重点,确保“十二五”实现良好起步
关于今年的经济工作,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已做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发改系统要深入学习,全面贯彻落实。尤其是在以下几个重点、难点工作方面,要下功夫谋划、协调、落实。
一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各级发改部门要认真做好中、省关于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的精神解读和挖掘工作,加快制定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和措施,争取更多的中、省产业项目在我市落地。要以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环保等产业为重点,加快天虹多晶硅二期、陕西有色新能源产业园以及彩虹液晶玻璃基板和光伏玻璃新生产线、多晶硅铸锭等项目建设,努力把咸阳建成太阳能光伏以及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支持陕柴重工发展核电装备制造,把我市建成新能源制造业基地。
二是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要紧抓项目建设不放松,对于今年安排的市级重点项目,加快进行衔接、完善和调整,并以市委、市政府文件下发各县市区、各部门实施。新建项目要按照时间节点和前期工作完成情况,把每个项目的开工时间定下来。续建项目要把投资额度分解到每个月。对这些项目,继续实行市级领导、市级部门包抓和定期通报制度,帮助解决手续审批、环境保障等问题,扎实搞好服务,真正让项目单位把精力用到建设上。
三是抓好重点板块建设。今年是实施“南北两翼”崛起的启动之年。泾渭新区、沣渭新区咸阳园区、高新区务必要解决好体制机制的障碍问题,全面完善各项规划,并按照规划要求,迅速启动相关项目建设,尽快拉开建设框架。兴平市要按照咸兴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对产业进行合理布局,抓住西吴重点镇建设的机遇,着力打造城市副中心。做好兴平到泾渭新区轻轨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将来与机场轻轨连接起来,直达西安。彬长旬能化基地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亭口水库、柏岭寺水库、红岩河水库等水源工程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内基础设施和水资源的保障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要在做好几个重要煤炭转化项目的同时,注重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的掌握,真正把煤炭资源充分利用好。
四是启动实施“百镇开发”计划。“百镇开发”是我市今后城乡统筹工作的一个重点。要做好全市乡镇机构改革后建制镇的调查摸底工作,对这些镇,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产业类型分为几个大类,每个大类制定出一个统一的规划,用以指导建制镇的发展。要整合教育、卫生、住建、文化、体育、信息等专项资金,加快县城和镇所在地学校、医院、文化图书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及道路、给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建设综合市场。在有条件的镇,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带动发展城镇二、三产业,提高城镇公共服务水平和人口聚集两大能力。
五是全力落实民生工程。今年我们提出了十大民生工程,每一个都是群众关注的热点。这十大工程,既是任务,更是政府给群众立的军令状,年底必须全部完成。发改系统和各相关部门要尽快谋划,提早动手,争取资金,完善措施,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同时,要按照市上抓好几件民生大事的工作思路,各部门也要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谋划几件关系民生大事,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完善工作。经过前一阶段的努力,全市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已经基本形成,但需要完善的地方还很多。春节过后,市上将召开人代会,审议通过“十二五”规划纲要。可以说,全市规划编制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请大家一定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建议》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好规划,高起点谋划一批支撑力强、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大的项目,进一步加大改善民生的力度,搞好规划的衔接平衡,把经济发展目标与民生改善、社会建设目标有效衔接起来,把中长期规划与年度计划结合起来,把“十二五”发展与今后更长时期的发展目标统一起来,努力让规划更富前瞻性、更有指导性。
总之,希望同志们进一步发扬好的作风,牢固树立全局观念,不断提升战略思维、战略谋划和服务发展的能力,为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不断把咸阳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向新阶段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