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内文言文120个实词用法详解(一)
高中课内文言文120个实词用法详解(一)1.爱,ài(1)动词①喜爱,(宠爱、关爱、亲爱、心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柳毅传》)――看见大王宠爱的女儿在野外牧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②惠爱、仁爱(爱护)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对人仁爱,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贤明聪慧又讲忠诚信义,待人宽厚,爱护人民,③怜悯,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④爱惜(吝惜、吝啬、贪图)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梁惠王上》)——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⑤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2.安,ān(1)形容词①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②安定,舒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③缓慢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2)动词①安置,安排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②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3)疑问副词,怎么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沛公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我对死尚且不躲避,一杯酒怎么值得推辞呢?(4)疑问代词,哪里,哪儿沛公安在?(《鸿门宴》)――沛公在哪里?3.被,读音一:bèi(1)名词,被子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训俭示康》)——外面很有一些人讥笑您,(说您)就像公孙弘盖布被子一样(做假骗人)。(2)动词①覆盖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成名回来了,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好象覆盖了冰雪一样②遭受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秦王又击杀荆轲,(荆轲)受了八处伤。(3)介词,表示被动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读音二:pī,通“披”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②披散、散开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史记?屈原列传》)——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咏诗句。4.倍,bèi(1)动词①背向,背着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史记?淮阴侯列传》)——按照兵法,(布阵时)应当右面靠着山陵,前方和左面靠着水泽。②违背,背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鸿门宴》)——希望您详细的(对项王)说明我是不敢背弃他的恩德的。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违背事物规律而胡乱行动,那么天就不可能使人得到好结果。又如:倍言(违背信约);倍时(违时,错过时机);倍情(违背情实)③加倍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即使加倍赏赐,屡次的惩罚也还是不能避免祸乱。(2)数词,一倍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孙子?谋攻》)——十倍于敌就包围他们,五倍于敌就攻打他们,一倍于敌就设法分散他们的力量。(3)量词,倍数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过秦论》)――他们曾经以十倍于秦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开往函谷关去攻打秦国。(4)副词,更加,倍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自一人在异地客居,每到佳节更加思念亲人。5.本,běn(1)名词①草木的根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希望树木长得高的,一定要使它的根扎的稳固。②根本,基础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孟子梁惠王上》)——如果您要实行仁政的话,那么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求得解决)呢?为是者有本有原。(《原毁》)――这样做的人有他的思想根源③本业,常代指农业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论积贮疏》)——如果督促(那些弃农经商的)百姓,叫他们回到农业上来,都从事农业生产。④书本,稿本,版本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现在还保存那底稿,舍不得丢掉。⑤本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是无难,别具本章,狱词无易。(《狱中杂记》)——这没有什么困难的,另外准备一份奏章,审判书的内容并不改换。(2)量词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活板》)——如果印几十几百几千本,就非常快了。(3)动词,推究本源,考查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还是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由于人为的原因呢?(4)副词,本来臣本布衣,躬耕南阳。(《出师表》)——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种地为生。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孔雀东南飞》)――本来自己从小没有受过(好的教育),并且很愧对您的儿子(指焦仲卿)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陈情表》)――本来图的就是仕途通达,无意以名誉节操来炫耀。6.鄙,bǐ(1)名词,边界,边远的地方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过了不久,太叔段使原来属于郑国的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属于自己。(2)动词①以……为边界(边邑)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越过别的国家,把遥远的地方当作自己的边邑,您知道那是很难的。②轻视,瞧不起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孔子瞧不起他的器量狭小。(3)形容词,鄙陋,见识浅,庸俗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那些做官的人见识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孔雀东南飞》)――我人低贱,东西也鄙陋,不配拿去迎接你日后再娶的妻子。(4)谦词,谦称自己。敢竭鄙怀,恭疏短引(《滕王阁序》)――我冒昧地用尽鄙陋的心怀,恭敬地写下这篇小序。(鄙怀,自谦之词)7.兵,bīng名词①兵器,武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收取天下的兵器,把它们聚集到咸阳。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史记?项羽本纪》)――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追兵交战。②士兵、军队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鸿门宴》)――在这个时候,项羽的军队四十万人,(驻扎)在新丰鸿门③战争、军事、武力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扬州慢》)――荒废了池苑,伐去了乔木,至今还讨厌说起战争。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心术》)――军事崇尚正义。如果不合乎正义,即使有利可图也不要行动。④战略战术,用兵策略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孙子?谋攻》)——所以用兵的上策是攻破敌人的计谋,其次破坏敌人同盟国的邦交,下策才是攻打敌军。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心术》)――善于用兵打仗的人,要使战士们没有什么顾忌但有所依靠。8.病,bìng(1)名词①重病(轻的为疾)泛指疾病;君之病在肠胃。(《扁鹊见蔡桓公》)——您的病在肠胃之中。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陈情表》)――臣子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②毛病,弊病、缺点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原毁》)――不如舜,不如周公,这是我的缺点。”(2)动词①生病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没有实现,不久生病死了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项脊轩志》)――我很长时间生病卧床,闲极无聊,就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②担心,忧虑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君子只担心自己无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③责备,羞辱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训俭示康》)——古人把俭朴认为是美德,今人却因为俭朴而讥笑羞辱人家。(3)形容词①困苦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如果我不做这个差使,早就困苦不堪了。②疲劳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揠苗助长》)——今天我太累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9.察,chá(1)动词①观察,仔细看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我)慢慢地观察它,就(发现)山下都是石洞和石缝。②看清楚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孟子梁惠王上》)——视力足以看清楚秋天野兽身上毫毛的细梢,却看不见成车的柴草。③详审,考察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寡人之于国也》――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④明察,知晓,了解,弄清楚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按照情理去办。⑤考察后加以推荐前太守逵察臣孝廉。(《陈情表》)——先前一个叫逵的太守考查并推荐我为孝廉。(2)形容词,精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水清澈到了极点,就没有鱼了;人精明到了极点,就没有朋友。10.朝,读音一:cháo(1)动词,①朝见,朝拜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过秦论》)――强国主动表示屈服,弱国(按时)入秦朝拜。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过秦论》)――招致八州的列国诸侯来朝拜自己,已有一百多年历史;②拜见、拜访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项羽本纪》)――项羽早晨去参见上将军宋义(2)名词①朝廷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入朝拜见威王。②朝代,指整个王朝,也指某一皇帝的一代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当年刘备三顾茅庐,多次向诸葛亮询问天下大计,辅助两代君主,足见老臣心意。③对,向,表示动作针对的方向坐南朝北读音二:zhāo名词,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