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征文 感谢这十年

时间:2020-03-22 医院工作总结 点击:

十八大征文 感谢这十年

十年前,我曾是这座城市的一名清洁工。

有天大清早,我在干活的时候突然晕了过去,当我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护士对我说,多亏我的家人送医院及时,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家人?我愣住了。

正纳闷呢,一位穿着考究的男士走进病房,他问我情况怎么样了。我才知道他就是我的救命恩人李先生。当他得知我在这座城市没有任何亲人时,李先生说我可以考虑换份工作。我说自己没有文化不能做别的工作。他说他的单位正好缺工人,可以去他那里。

于是,我成了李先生工厂的一名工人。我工作格外卖力,很快和同事们打成一片。工厂待遇不错,给员工缴了各项保险。不久,我和同厂的一个小伙相恋了。再后来,我俩把户口落在单位的集体户口上。

结婚一年之后,我们的孩子出生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等到孩子上学时,正好赶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了,这给工薪阶层的我们减轻了不少负担。而集体户口也能申请本市的经济适用房,我们的住房梦也圆了。

五年前,单位正好缺一个传达室人员,我想把老爸接过来做这个差事,他说家里种地也有补贴了,也领到养老保险了,不缺钱花了,也就不愿离开家了。

今年中秋节的时候,单位发的福利比前几年多了不少。李先生对员工说,今年国家减免了不少税,公司减轻了不少负担,这个甜头大家也尝尝。

这十年,我有了爱人、有了孩子、有了房子,我从一个城市边缘人成了这座城市的真正一员。我感受到了浓浓的爱意,我感谢遇到了好人,遇到了好时代。

这十年,我连做梦都是美的。

十八大征文 感谢这十年

俗语说苦日子度日如年,好日子岁月如梭。十年的拼搏,十年的奋进,在十八大召开之际,身为烟台人深切的体会到,十年来的成就是辉煌的,是有目共睹的!就简单的说说俺家乡的变化吧,我离开家乡40年了,家乡日新月日的变化令我感叹万分。

10年前我回家乡到处还是土路,晚上走路低洼不平需要打着手电,过了晚上8点钟到处黑乎乎的,真正属于寂静的山村。最近10年中,我的家乡父老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子,建设改造成了一个新型的农村城市化管理。在地方政府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村委会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在最近10年里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的穷村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那个不大不小的村子,现在是水泥街道,道路两旁也竖起了明亮的路灯,自来水通到了每家每户,想品茶的可以拿大队发的磁卡,到净水机旁插卡取水。有线电视网费用也由大队统一缴纳费使用。村子里到岁数的老人,由大队统一发放养老金,年底发放面粉食油,平时吃喝不用自己操心,年轻的则由自己选择社会养老保险。所以乡亲们一致说现在的日子过得真快,就是现在的日子太优越了,真要感谢党的政策好。看着衣食无忧的乡里乡亲,我心里有说不出感慨!乡亲们真正体会到10年来的变化,给他们带来的经济实惠!现在家家户户的庭院里胜似花园,半农村半城市的居住环境,胜似神仙!令城市居民羡慕不止!我也经常和老公早起骑着摩托车就当旅游回老家小息,太多的感叹,太多的沉思,在我的脑海里翻腾。10年家乡的变化就在眼前,记得当年我们村西头那座小山,由于像老虎在睡觉故称睡虎山。现在早已被开发商相中,现在那里正在建一个规模庞大的高尔夫球场。记忆中的穷山即将披上华丽的外衣,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众多厂矿企业耸立在村子的外围,以往的小村子一派和谐欣欣向荣的新气象!住惯了城市的生活,回到小村子是一种放松,天蓝蓝的,蔬菜鲜鲜的,瓜果甜甜的,鲜花艳艳的,一切是那么的柔和舒心……

十八大征文 感谢这十年

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但是我们国家在最近十年的发展却是日新月异,甚至可以说一日千里。谈起发展变化,人们往往爱说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的确,人们在这方面的变化太大了,太明显了。这方面的事例也太多了。我想比较的是在“玩”方面的变化。

我的老家在农村,在十年以前,农村的物质已经很丰富了,生活水平也很高了,想吃啥就有啥,想穿啥就有啥。但是,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村人的精神生活很低下。基本停留在低级低俗的水平,与城里有很大的差别。我有一个哥哥。他的“玩”就很有代表性。在农闲时节,他都玩什么呢?打扑克,打麻将,喝酒,胡吹还侃。尤其在炎热的夏天,人们光着膀子,拖拉着拖鞋,凑在一起。一吆喝,打扑克来——或打麻将来——几个人马上聚拢在一块,脱下拖鞋,垫在腚底下,就开始玩了。期间还夹杂着低俗的谈笑。这个场面,让人觉得农村人虽然富裕了,但精神生活很贫乏。或者说很低下。

我曾经劝哥哥。能不能学一学城里人,玩一些有益的活动。比如,篮球,乒乓球,或者练练太极拳等。哥哥一笑,说,咱农村落后,我也想玩点高雅的。可是你看看农村,哪里有什么活动场地呢?再说了,咱农民,整天干活,不用锻炼,还练什么太极呢?我不是城里人,不用瞎比画。哥哥说的是实情,农村的物质水平很高了。但是在精神文明方面与城里差的太大。农村还是落后。我在心里想,农村什么时候才能赶得上城里呢?

一眨眼,十年过去了。我们的农村与城里的差距越来越小。城里有宽阔的马路,我们农村也有,城里有高楼大厦,我们农村也有。城里有一排排的汽车,我们农村也是车水马龙。再看看在精神生活方面,我们农村的社区里也有篮球场,乒乓球馆……..我在哥哥家里,看到他的墙上挂着健身球,床头挂着太极剑。我故意对哥哥说:“咱农民,整天干活,不用锻炼,练什么太极呢?。”哥哥笑着说:“你呀,又来取笑我了,咱农民,也得锻炼。以前我的观点跟不上,现在,我明白了,体力劳动不能代替体育锻炼。咱也得进步。要活的健康。”

说笑间到了傍晚,我以为夏天的这个时候,人们又会凑在一起,玩扑克,玩麻将了。可是,出乎我的意料,农村的业余生活也很丰富。吃过晚饭的人们,有的在打乒乓球,有的拉二胡。东边的音乐也响起来了,几个女人跳起了健身舞。我一看,领舞的正是大嫂。随着音乐声的传递,来跳健身舞的越来越多。我正在观赏着,几个人招呼哥哥,我仔细一看,他们没拿扑克,也没拿麻将,都拿着太极剑。哥哥跟我打个招呼,兴奋地跑到他们中间去了。

农村的变化太大了,就连“玩”,也是越来越好。越来越高雅。

十八大征文 感谢这十年

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条件可谓艰苦。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条件,还是我们学生的学习条件,那真是因陋就简,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一块木板,两边用泥砖头一垒就成了我们学习的课桌。这样的课桌既不牢固,又不安全。由于我们那时都比较调皮、好动,有一次下课,我们在教室里追逐打闹,结果把教室里的大部分课桌都弄塌了,还把一位同学的腿砸伤了,害得我们被老师狠狠的批了一顿,把我们的家长也请到了学校。现在想想,真是好笑。学习用品就更不用提了,练习本几乎没有,随便找一块瓦片,那就是练习本。谁要是能拥有一块买来的石板,那是很幸运的。如果有一个像样的本子,那更是幸福的不得了了。老师所用也只是一盒粉笔加一套教材,外加一块黑板,上课老师都要在黑板上反反复复写字,不够写了,用黑板擦擦掉再写,一堂课下来,嘴里、头发上、衣服上沾满了一层白白的粉笔灰。很多老师的手指都被粉笔烧出了裂口。尽管这样,老师和学生同样演绎分享着学习的快乐。时光流逝,岁月变迁,到了初中,条件有所好转,我们告别了木板课桌,用上了两人一张的真正的课桌。瓦片、石板也远离我们成为了永远的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简洁、方便的练习本,但仍要节俭着用。就这样,年复一年,我们上完了初中,又上完了高中,走完了上学之路……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高中顺利毕业并荣幸的走上讲台,从学生、农民转变成了光荣的人民教师。亲眼目睹了教育的变化,成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受益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成家立业,有了孩子。女儿在改革开放的春风的吹拂下,也到了上学的年龄,此时条件则大为改观了。课桌不再是两人一张,而是一人一张式的课桌,并且上面还是活动的掀盖式的桌子。学习用品也变得丰富多彩了。什么先进的转笔刀,美观大方的钢笔,各式各样的全自动笔,美观精致的铅笔盒等等,应有尽有。所用的笔记本设计的也是非常的美观大方,看着就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更可喜的是先进的电视、电脑也走进了学生的教室,多媒体、幻灯片也已走进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精致的小桌子、小椅子,学习资料也十分丰富,只要电脑上鼠标一点,各种学习资料应有尽有。教师的办公条件、教学条件也随着改变,电脑人手一台,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都非常的快捷、方便。黑板也不再是以前的墙壁黑板了,取而代之的是移动无尘黑板,一节课下来,教师再也不用受粉尘之苦了。从粉笔加黑板到幻灯片、录音机,再到实物投影仪、多媒体,30年来,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始走进学校,走进教室,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是我最深切的感受。

如今,现在的学生条件更好了。除了能够分享那些先进的教学设备之外,连学费、书费都不用交了,许多穷人的孩子也能如愿上学。还穿上了免费校服,坐上了免费校车,享受免费午餐的愿望即将实现。……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变化远远地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尤其是教育上的变化,更是令人震撼。“少年富则国富,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想,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会越来越大,教育的变化也会越来越大,老师和孩子们也会越来越受益,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十八大征文 感谢这十年

孩子放了暑假,妻子想领着孩子回一趟老家。于是我们一家三口坐上班车,拎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回了家。

老家就在海阳县城北部的半社乡村。现在的连村路一直修到了家门口,这条路是五年前修通的,是全省“村村通工程”,省里市里拨的款投的资。水泥路面既宽敞又平坦,跑起车子一溜烟,距县城也就是半炷香的功夫就到了。不像以前回趟家,得耗上五六柱香的时间。没别的原因,通往村子的道路,只能算是一条小山道,窄窄巴巴,坑坑洼洼,坐在拖拉机上一路颠簸着,都把人抖散了架子。

岳父母看到我们一家三口回来,甚是欢喜,恰巧赶上中午饭,干脆改善改善生活吧!妻子寻思说道:“要不然咱到街上买点腿棒骨,清汤寡水烀着吃。就买那种肉少还带点筋的腿棒骨,既吃肉又不觉着腻。”我赞许地点点头。

吃午饭时,一大盆热气腾腾的棒骨端上餐桌。也许是饥困的原因,孩子的吃相跟狼似的,只见他两手握着骨头,嘴巴跟肉筋较上了劲,咬着筋腱就想撕扯下来。我和妻子瞅着,很为孩子的牙齿担心,千万别撅断了牙根啊!

“用小刀割一割(海阳方言读作gǎ)!”孩子姥爷建议道,接着给他外孙递过一把水果刀。“那哪行!刀子那么锋快,就为那么点肉,割了手割了嘴咋办?”他姥姥高低不同意。孩子也一脸的不情愿,在他看来,那点零碎肉还至于那么费事费力吗?

看着盆里吃剩的腿棒骨上还有一些筋肉,我的老岳父不想浪费,就拿起搁置在饭桌上的那把水果刀,说道:“扔掉怪可惜的,干脆我拿把小刀剔剔肉吃掉吧!”

这时,只见妻子也找来一把水果刀,坐到饭桌旁,很是娴熟地在骨缝里剜着肉。我一边喝茶,一边跟家人拉呱聊天,说起村子这几年的变化。

在当地,曾流传着我们半社乡村的呱,“半社乡,半亩麦子擀碗汤”,意思就是说半社乡的地力贫瘠,种地种不出好光景,种不好地的日子还能不苦?别说是擀碗面汤,就是吃顿肉也得好好精算一下。说到这里,老岳父点点头。他说:“那阵子,裤兜里确实没几个钱,只好到集市上割一点骨架回来,给全家打打牙祭。”老人所说的骨架,其实就是稍微带点肉的猪骨头。炖熟的肉,用捞子捞出来,沥干汤汁,盛到饭盆里,端上饭桌。吃剔骨肉是幸福的事件,也是件辛苦的事。有时候,嚼着一块肉筋,嚼不烂也咽不下去,类似现在的口香糖。

“现在变化大呀!鸡鸭鱼肉的早就不是稀罕玩意了!咱半社乡家家户户的,谁把割点肉当成过年的景来看?”老岳父感叹地说道。

我随声说道:“现在吃肉都吃腻味了,还真吃不出过去的肉香味,还是那时的棒骨吃着香嘴,叫人回味啊!”妻子也地点点头,细声细语说道:“看你说的!过去有过去的味道,现在有现在的味道,无法同比!”

“知足常乐啊!”老岳父笑着说:“这几年农村老百姓日子好过多了!种田不纳粮不说,公家还给你农机补贴、柴油补贴!农业特产税、农业税也取消了!前两年,家电下乡,好家伙,一车一车的彩电往咱村家里送!”

“咱家也家电下乡,添置了液晶电视!省了好几百块钱呢!”岳母续着话题,一脸的笑意,接着说道:“咱们村现在眼不光盯着那几亩地,什么赚钱干什么!村里这两年成立了好几家专业合作社,养鸡养猪,瓜果桃李,蔬菜大棚什么的,东西不害愁卖,真是挣钱啊!对了,咱村还有养野猪的,到时候,咱去割点野猪肉尝尝!”

孩子一听,兴致高昂地嚷嚷道:“太好啦!俺吃着野猪肉,叫俺姥爷唱京戏!大闹野猪林!”

全家听了,开心地笑了。

热门标签: 四月十八 十八召开大时间
《十八大征文 感谢这十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文章下载

《十八大征文 感谢这十年.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