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湖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时间:2023-06-06 学习总结 点击:

一、2017年主要工作

回顾本届市政府开局之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等各方面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市人民,以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动力,按照市第八次党代会作出的决策部署,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投入“四新”主题实践,认真落实“六重”工作,紧盯26件重大事项,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76.1亿元,增长8.5%,增幅居全省第二位;财政总收入达到408.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7.4亿元,分别增长13.3%和15.2%,增幅居全省第二和第一位;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9934元和28999元,增长9%和9.4%,增幅居全省第二和第四位;十方面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

(一)坚持提质增效,实体经济稳中向好

产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全面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9.5%、10.4%和14.5%,淘汰和整治“低小散”企业及作坊3058家。

项目引进推进实现新突破。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精准对接浙商、外资、央企等资本,浙商回归省外到位资金531.1亿元,实到外资10.5亿美元,引进首期固定资产投资超10亿元的“大好高”项目22个。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31亿元。

企业培大育强取得新进展。深入实施“金象金牛”大企业、“高技术高成长”企业和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等培育计划,“双金”企业达到16家、“双高”企业达到126家,新增上市公司7家,完成“个转企”1506家、“小升规”358家、“下升上”284家。出台新一轮降本减负政策,为企业减轻负担67.5亿元。

(二)坚持改革创新,发展活力不断迸发

“最多跑一次”等改革全面推进。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跑一次”和“零上门”事项分别占到全部办事事项的97.8%和59%,市、县区两级办事事项分别减少47.5%和38.9%。“多证合一”改革顺利推进,办理“多证合一”营业执照4.9万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市属四大国企集团净资产增长20.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扎实开展。

全方位推进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建立绿色金融专营机构12家,开发绿色金融产品94只,太湖绿色金融小镇挂牌成立。引导资金支持先进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发展,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281亿元,增长19%,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完成直接融资802.3亿元。

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深入实施“人才新政”,新引进各类人才2.9万名、“南太湖精英计划”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和人才项目211个、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5个,入选“国千”人才13名、“省千”人才19名,扶持大学生创业3727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8万名。大力支持众创空间建设,新认定国家级和省级众创空间26家。

(三)坚持“两山”引领,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生态文明建设继续走在前列。

入选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在全省率先剿灭劣Ⅴ类水,77个县控及以上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68.5%,提高2.9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每立方米42微克,下降10.6%。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硕果。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累计有70多万人次的志愿者走上街头、服务社会。扎实开展“十整治一完善”百日攻坚行动,累计整治老旧小区270个、农贸市场81家,新增停车位1.8万余个。全面开展中心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推进“厕所革命”,入选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城市。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初战告捷。

城乡建设水平加快提升。全面完成建设项目遗留问题清零,在此基础上城中村改造攻坚拆除2.6万户、1042万平方米。市级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89.6%,创建56个精品村和11个示范乡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基本实现全覆盖,创建美丽乡村路355.8公里。(四)坚持民生为本,社会发展持续进步

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以大学生、城镇零就业家庭和低收入农户等为重点,精准提供就业服务,城镇新增就业10.6万人,登记失业率2.22%。全面落实全市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政策,实施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新增缴存职工8.4万人。

社会事业发展更加协调。新高考平稳有序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到95%,学前教育“安吉游戏”模式享誉国际。药品供应保障机制改革取得突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双下沉、两提升”工程取得更多实效。新建成农村文化礼堂60家。

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七五”普法深入实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加快建立全方位、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刑事案件发生数下降31.4%。重大安保任务圆满完成,平安湖州建设有望实现“十一连冠”。(五)坚持担当实干,政府自身建设切实加强

行政效能建设扎实推进。大力倡导分内的事认真干、交叉的事主动干、分外的事愉快干,坚持一般事项答复、请示件办理、群众来信批阅“三个不过夜”,政府工作效率持续提升。

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深化。加强政府立法工作,出台市政府规章制定程序规定,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2部地方性法规草案。启动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成立全省首个设区市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全面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形成政府决策“开门听建议”常态化机制。

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加强。认真履行市政府党组主体责任,全面从严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守各项纪律规矩。切实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开展审计体制改革试点。

二、2018年重点任务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总的是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以及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一定要把南太湖建设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一张蓝图绘到底,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持续深化“四新”主题实践,全力推进“六重”工作,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低收入百姓增收、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全省“两个高水平”建设在湖州的生动实践,奋力当好践行“两山”理念的样板地、模范生,为加快赶超、实现“两高”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外贸出口保持稳定增长,继续提升占全省的份额;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均增长8%以上;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以上和8.5%;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7%;节能减排降碳完成省下达任务。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实体经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运行好“八个一”重点产业推进机制,加快绿色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争创“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加快提升新型动力电池、高端绿色家居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确保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快于规上工业。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建设,实施以“个十百千万”工程为主体的“龙腾计划”,推动太湖龙之梦项目顺利开业,确保旅游总收入增长10%。深化全国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建设,促进河海联运、水陆一体,力争内河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万标箱。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强化科学调控,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稳定粮食产能,确保供给安全。实施现代渔业绿色发展和茶产业提升行动,整合特色水果、蔬菜、笋竹、花卉苗木等优势产业向园区集中。培育做大乡村旅游、精品民宿、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推进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建设一批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业强镇。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品牌。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推进“互联网+农业”,建成20个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二)聚焦创新创业,大力汇聚发展新动能

 

以最实的举措扩大有效投资。强化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推动各园区平台“70%的人员、70%的精力”用于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确保浙商回归省外到位资金增长10%以上,力争实到外资11亿美元。实施市县(区)长项目工程,主抓一批五十亿、二十亿大项目好项目。主攻工业项目特别是中高端制造业项目的引进推进,确保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新开工超过170个、竣工超过100个。深入实施和全面落实促进有效投资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民间投资、重大产业项目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均增长12%以上。

用最大的力度集聚创新资源。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引领,实施“1+N”人才强市新政和新一轮南太湖人才工程,全面落实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等政策措施,新引进大学生等各类人才6万名以上、“国千”和“省千”人才20名以上、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和人才项目200个左右,新增与大院名校合作共建的创新载体15家。鼓励民间资本利用库存楼宇、闲置厂房等存量资源发展众创空间,新增各类众创空间50家。大力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确保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6件。

靠最好的环境培育企业主体。大力弘扬新时代湖商精神和工匠精神,保护企业家财产权益、创新权益和自主经营权,营造更加优越的营商环境。加大企业梯度培育力度,力争“金象金牛”企业达到18家,启动新一轮“高技术高成长”企业培育计划,新增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90家,完成“个转企”950家、“小升规”400家、“下升上”180家。实施“五年倍增行动”计划,力争完成股改100家,新增上市公司6家、挂牌企业20家。推动建筑企业晋升资质、做强做大,力争建筑业总产值增长20%以上。

(三)聚焦深化改革,持续释放制度红利

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促进政府自身改革。全面推广“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确保所有民生事项和企业事项实现“一次办结”,其中80%以上开通网上办理、50%以上的民生事项实现“一证通办”。全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报备制改革,力争项目受理到开工许可的审批时限全省最短。有效运行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打破“信息孤岛”,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集中监管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

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撬动投融资领域改革。推动设立保险公司、民营银行、财务公司等总部型法人金融机构,培育私募基金、股权投资等新业态,加快建设太湖绿色金融小镇、长三角金融后台服务基地、长兴太湖资本广场等集聚平台,确保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000亿元以上。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严厉打击非法违规金融活动,确保信贷资产质量位居全省前三位。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以“标准地”改革和“五未”土地处置助推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供地模式,让有限的新增建设用地资源发挥出最佳效益。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强化企业分类综合评价结果应用,对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建而未投、投而未达标的建设用地进行专项处置,力争工业亩均税收、单位建设用地生产总值均提高10%,盘活存量建设用地6500亩。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进矿地综合利用,科学利用低丘缓坡,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四)聚焦对外开放,努力拓展发展格局和空间

主动融入开放大战略。全面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开展外向型经济发展提升行动、外向型项目招引行动、跨境电商扩强行动。抢抓“上海2035”规划启动实施的机遇,谋划打造沪湖绿色智造大廊道,加快融入上海同城化都市圈。紧密对接宁杭生态经济带、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运河文化带等规划建设。全力办好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以及国际锂电池峰会、世界木地板大会、国际乡村旅游大会,向世界展现美丽开放的湖州形象。深化与吉林省白山市等地的对口合作,做好对口支援、东西部扶贫协作以及外事侨务等工作。

加快建设开放大通道。全面实施交通“五年百项千亿”大会战,加速形成接轨沪杭、联通苏皖的大通道,构建外通、内畅、互联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实施高铁“三线”攻坚战,加速实现县区高铁全覆盖。完成宣杭铁路电气化改造,开展中心城市及杭德轨道交通项目前期。加快杭宁高速公路改扩建、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等工程建设,推进织新高速公路、苏台高速公路联络线等项目前期。开工建设申嘉湖高速公路安吉孝源至唐舍段、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等项目,加快推进京杭运河整治、长湖申航道西延等项目建设。

全力打造开放大平台。高起点谋划建设南太湖绿色发展新区,提升各类集聚区、开发区、高新区、度假区承载能力,加快形成10个万亩大平台的空间布局,争创国家级产业平台。在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实施重大平台项目准入新标准,深化“区域能评+区块能耗标准”“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构筑产业平台体制机制新优势。全面提升特色小镇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等融合功能,打造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高端平台。加快建设国际产业合作园,设立B型保税物流中心。侯卫东官场笔记

(五)聚焦生态文明,不断提升城乡人居环境

深化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改革创新。按照“样板地、模范生”的要求,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争创践行“两山”理念先行示范区。完善立法、标准、体制“三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生态文明领域地方性法规建设,完成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等制度。建立促进绿色生产生活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全面推行中心城市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实现市区公交车电动化全覆盖。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实施“811”美丽湖州建设行动,全域推进美丽湖州建设。开展10条重点河道区域综合治理,创建100个“污水零直排区”,打造1000条美丽生态河道,完成15万亩渔业养殖尾水治理,确保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的县控及以上断面比例、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五水共治”再夺大禹鼎。打好蓝天保卫战,开展“蓝天杯”考核,推进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确保市区PM2.5浓度下降到每立方米40微克以内、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2%以上。全面开展土壤污染调查,逐步推进污染地块分类治理。深化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基本完成重点废弃矿山生态修复。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完成“湖州城市总规2035”编制,启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推进“多规合一”。坚持中心城区和长兴、南浔“一体两翼”组团发展,推动德清、安吉组团协同发展,提高全域城市化水平。统筹推进滨湖一体化开发建设。抓好老城有机更新和新区开发建设,有序推进老旧居住区块征收改造。深入推进“三改一拆”,完成城中村改造任务,争创基本无违建市。以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为抓手,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全面实施中心城市精细化管理。推进物联网安防小区建设,规范和提升小区物业管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深入实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

实施产业提升、美丽建设、人文发展、乡村治理、民生优化、制度完善等“六大行动”,高水平创建农业全面现代化、环境全域美丽、生活全民幸福、要素全效流动的乡村振兴示范区。推动美丽乡村全方位提档升级,力争市级美丽乡村基本实现全覆盖。启动实施促进农民增收三年行动计划和新一轮促进低收入农户全面发展行动。提升改造农村公路130公里,争创全国美丽公路示范市。统筹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治理,打造100个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善治示范村。全面完成农村“三权”确权登记颁证。

(六)聚焦民生福祉,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

提高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

精准帮扶困难群体就业,完善劳动关系协商机制,统一城乡失业保险政策,完善多层次社会救助机制,推动低保和扶贫政策的有效衔接,健全低保扩面提标机制。稳步提高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快养老机构和养老床位建设,推动医养结合。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加大对重病和重残儿童救助力度,确保自闭症、先天性耳聋等患儿全部得到及时救治。推进住房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和受益面。大力发展红十字、残疾人、慈善等事业。

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发展。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红马甲”“黄丝巾”等更多正能量温暖湖城。实施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实施新一轮学前教育发展行动计划。发展民办教育,推动与知名高校合作办学。推进健康湖州建设,争创健康中国示范区和综合医改先进市。推进文物活化利用,加强溇港圩田、桑基鱼塘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展示,讲好“丝、茶、笔”等文化故事。高质量办好第十六届省运会,推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增强全社会法治信仰。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无缝对接机制,注重矛盾纠纷的源头防范和多元化解。加强“基层治理四平台”能力和全科网格规范化建设。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坚持“防为主、防为上”,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造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升级版。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加快构建综合性、全方位、系统化的城市安全发展体系,全力夺取平安金鼎。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实现省级双拥模范城“八连冠”。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越是重任在肩,越要自身过硬。我们要不断深化“四新”主题实践,坚持团结、奋发、担当、高效、干净,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提升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着力打造为民政府

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牢记群众之事无小事、企业之事无小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走进基层、走进一线、走进矛盾,从一件件“关键小事”抓起,切实解决发展所需、群众所盼的实际问题,以改革发展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二)始终坚持大抓落实、大干实事,着力打造有为政府

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深化机构改革,加快形成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坚决不搞虚假政绩、不搞数字游戏,始终突出“六重”工作,继续排出一批于当前迫切、对长远有利的重大事项,一件一件抓好落实。进一步完善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事事有人干、人人有责任。建立健全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为敢闯敢试者撑腰,给改革创新者鼓劲,让广大公务人员愿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三)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公开透明,着力打造法治政府

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推动重点领域立法,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完成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更好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作用。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加强新型智库建设,持续深化“开门听建议”。严格执行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完善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等制度,切实做到“开门作决策”。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将行政行为放在阳光之下,全面落实“开门晒结果”。

(四)始终坚持防微杜渐、干净干事,着力打造清廉政府

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严明纪律规矩,坚持“一岗双责”、以上率下,层层压实责任,狠抓清廉湖州建设各项任务落实,持续提升政府系统从严管党治党水平。严格执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的办法,坚决防止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反弹回潮。牢记廉洁之事无小事,全力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履行职责,严查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

热门标签:
《20xx年湖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文章下载

《20xx年湖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