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董新玉事迹

时间:2020-02-22 事迹材料 点击:

董新玉,女,汉族,1972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五小学高级教师。从事农村教育事业20余年,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她关爱本地学生,更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她关爱成绩好的学生,更关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她关爱家庭正常的学生,更关爱家庭有变故的学生。她潜心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备课时甚至把女儿和70岁的老妈妈请来当听众。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训练他们的表达能力,她每双周专门抽一节课,组织孩子们排练课本剧等活动。2009年,天津市启动了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培训班,她成为首期学员。她做课题、带徒弟,将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传授他人。曾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初登讲台,她把苦难当财富

23年前,由于农村缺少教师,住在城区还不满17岁的董新玉被分配到了大港区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简陋的教室,泥泞的小路是她生活的真实写照。身边的老教师以为她会扛不住,没想到,少年丧父的她却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老师少,刚刚毕业的她就包了一个班,成了30多个孩子的“首领”。到冬天了,她和孩子们一起用手拍煤饼、团煤球、点炉子,常常把自己弄成一个大花脸。中午,离家远的孩子们带来了饭,她又得像大姐姐一样帮他们把饭盒一个个码在炉子上,有的孩子带来了方便面,她又怕烫着学生,只好一个个给他们煮,常常是忙完了他们之后,自己才能吃上一口。

学校没有院子,出门就是玉米地,家长们怕她害怕,就让几个女孩晚上和她做伴。一天早上醒来,她觉得脑袋奇痒无比,让同事一看,才惊讶地发现,她竟然被学生们传染上了虱子。弄干净自己后,她又挨个给这些姑娘们治理。

多少年后,回忆起这一件件往事,她却觉得是一种幸福。

春风化雨,她用师爱滋润学生心田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与很多人不同的是,她关爱本地学生,更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关爱成绩好的学生,更偏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关爱家庭正常的学生,更关爱家庭有变故的学生。

近年来,董新玉所处的学校招收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一些本地学生、家长对外地人的偏见,对这些孩子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一次,当董新玉走进教室的时候,本地学生小刘对外地学生小王喊的一声“侉子”,让她心底一震。她沉默了一会儿,走上讲台,改变了原本的教学任务,温柔地把两个孩子一左一右搂在怀里,面对着全体学生,微笑着问:“同学们,如果我们三个人这样高高兴兴地走在大街上,别人会猜我们是什么关系呢?”“您是妈妈,他们是您的孩子!”孩子们大声地说。“是啊,在老师眼里,你们都是我的孩子。我们班有很多同学来自全国各地,我们能聚在一起学习,多有缘啊!”转过头,她又问小刘,你看,你这一声“侉子”,小王都快要哭了,你伤了她的心了,这样喊是不对的,我们可不能这样对待同学。假如你和爸爸妈妈去外地,在当地人眼里,你不也是外地人吗?如果他们也这样喊你,你心里是什么滋味呢?

一场风波过去,班里又恢复了平静。从此,董新玉对外地学生更多了一些关爱。小李,是她刚刚送走的毕业班里的一个外地孩子,由于父母忙于工作,常常顾不上照管她。董新玉看见她鞋子破了,第二天就把女儿刚穿一天的新鞋拿了过来。该订校服了,小李眼圈又红了,爸爸妈妈的厂子还没发工资,拿不出钱来,董新玉二话不说,拿出钱就为她交上了。又该交保险了……5年了,董新玉承担了小李的这些费用,只为了能让她安心上学。

十多年来,董新玉已记不清为这些孩子拿来了多少衣服,也记不住都为谁垫付过学费,但是这些孩子却牢牢记住了她。毕业几年后,重返老家或者辗转他乡的学生还是会通过电话、网络和她进行着联系,爱将他们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董新玉从不放弃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崔某,老师们眼里的问题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差,还爱打架。一次,因为和同学打架,他不告而别,下午没来上课,在通知家长后,董新玉马上骑车找他,由于着急,董新玉摔倒在地,裤子磨破了,她顾不得许多,操场、小饭店、游戏厅满世界寻找,当她终于从学校后面的地里找到一脸恐慌的崔某时,董新玉的满腔怒气又化为乌有,一边安慰他,一边将他带回学校。为了提高他的成绩,课上尽量为崔某创造发言的机会,课下为他补习功课,当他在课堂上磕磕巴巴地背完课文后,她会带领学生们真诚地鼓掌;当他因为考试取得及格成绩的时候,掌声同样会再次响起,当他在体育运动会上取得成绩后,他的笑容更加灿烂了。董新玉知道,当他长大后回忆起小学生活的时候,一定会记得这些开心的画面,一定会自信自强!

真心帮助家庭遭受变故的学生

周某,家境富裕,学习成绩优异,是老师、家长眼里的好学生、好孩子。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却让他变了。他的父亲被查出身患癌症,在花去一大笔医药费后撒手人寰,家里只剩下母亲和他相依为命。顶梁柱的突然坍塌一时让他无所适从,无忧无虑的生活不复存在,他渐渐变得少言寡语,脾气也变得乖戾、暴躁,学习成绩急转直下。一次,英语课上他和英语老师顶了起来,最后竟然一摔门扬长而去,并声明再也不上英语课了。董新玉意识到这时的周某急需从心理上进行引导、疏通,便找到他,以朋友身份和他谈心,为他讲自己的故事。真诚的话语慢慢地打动了他,周某高高昂起的头慢慢低了下来,压抑已久的泪水夺眶而出。董新玉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你是个优秀的孩子,是母亲的全部希望,你必须努力学习,让妈妈放心,做一个坚强的男子汉。老师是你的朋友,也是你的亲人,有什么困难可以找老师。谈话结束后,他主动找英语老师道歉,重新回到了课堂。从此,他把董新玉当成朋友,董新玉也竭尽所能去关心他、帮助他。爱再次显示了它神奇的力量,一颗冰冷的心被温暖了过来。董新玉清楚地知道,一个孩子对一个班级、一所学校、一个社区而言只是几十分之一,几百分之一,几千分之一,几万分之一;可是对一个家庭而言,“这之一”却是百分之百的期待,他承载整个家族的希望。庄稼毁了可以再种,春去了可以再来,可人生没有轮回,孩子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就握在为人师者的掌中,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潜心钻研,她在课堂绽放美丽

熟悉董新玉的人都知道,她痴爱教育事业,痴爱语文,小个子的她身体里好像蕴藏着无限的能量,总是不知疲倦地钻研着她喜爱的语文,不断地提高着自己的教学水平。

还记得她为了聆听教育前辈靳家彦先生的课,她上午上完课后,连中午饭都来不及吃,就急匆匆地坐上去市里的车,到了市里,又再次倒车到了红桥区,终于赶上了靳先生的《两小儿辩日》,朋友和她开玩笑说:你还真有股‘痴劲儿’,你这是穿过一座城来听课啊!”她只是俏皮地一笑,又倒车回来,坐上车,她才发觉自己肚子饿了,人已经是精疲力尽了。

要说起她做展示课,更看出她这股“痴劲”了!学校地处农村,教学上展示的机会相对来说就少了许多。2001年,大港区被定为国家级课改实验区,农村学校也有了很多机会,面对着得之不易的契机,在大港区初露头角的她抓住每一次公开课的机会,潜心钻研自己的教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从不轻言放弃。常常是接到任务后,来不及试讲,转过天就要讲课,为了上好每一节课,让每一节课真正起到示范作用。她把家里当作她的课堂,客厅的门就是她的黑板,茶几就是她的讲桌,爱人、刚上一年级的女儿是她的学生,甚至连70岁的老妈妈也被请来坐在一旁当听众。她一丝不苟,玩游戏的女儿不好好回答问题,竟也让她说哭了。凭着这股“痴劲”,她的课上得越来越精彩,越来越有味道。一位听完她课的老专家笑着说:“你还真有点‘人来疯’啊!一上课,容光焕发,精神劲全来了。”家长们听完她的课,拉着她的手,质朴地说:“我们孩子跟着您学,可开心了!”每次语文课后,孩子们总是在后面追着她说:“老师,下节课咱们还上语文吧!”

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训练他们的表达能力,董新玉在班里创设了“快乐周五”,每双周专门抽一节课,带领孩子们排练课本剧、举办诗歌朗诵、猜谜语大赛等活动。经过她训练的孩子们在大港区举办的小学生辩论赛上,礼貌大方侃侃而谈,一举获得了大港区的一等奖。谁又能想到这些孩子五年前还是说着让人费解难懂的家乡话呢?谁又能想到,五年前,这些孩子还是课上连手也不敢高高举起呢?

董新玉常常告诉她的学生们这样一段话:在课堂上,老师还没教,你就会了,你是天才;老师没教,你也不会,你是正常的;老师教了,但是你还不会,却不懂装懂,那就可就有点傻了!她的这一段话,卸除了孩子们的心理包袱,如今,她的课堂上,没挨上回答问题的孩子急得是嘴里直喊“我、我……”;小手一个劲地高高举起。

2002年,在天津市双优课评比中,董新玉一举获得小学语文学科一等奖,随后又获得天津市电教课一等奖,国家级课例一等奖,参与天津市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所撰写的论文也不断见诸报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村小老师在人们诧异中逐渐走在了大港小语的前列,2004年,在大港区名师的评选中,通过抽签、赛课等环节,她被评为了大港区首届名师,也是六位名师中唯一的女性。

志当存高远,人生贵追求!面对着厚厚的的荣誉簿,董新玉没有停止她前进的脚步,而是不断地向教学的更高峰继续攀登,实现着自己在教育战线上的人生价值。2009年,天津市启动了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培训班,经过一轮轮严格的选拔,她成为了首期学员,也得以和全国以及天津的教育前辈更近距离地沟通,她主动请缨上研究课,让前辈侯丙琛先生为她诊断课堂;就自己关于语文教育教学的想法请教教科院的薛永宽教授,又得教科院张武生院长的点拨,她最终确立了符合她自身的“小学语文情智互动式教学法”的研究。

甘做人梯,她将多年的探索授予别人

鲜花、掌声纷至沓来,但这并没有让她满足、迷失,并没有让她孤芳自赏,傲视他人。2004年,为了发挥名优教师的作用,大港区成立了青年教师研修班,她被聘请为研修班的指导教师。这一干就是六年,做课题、带徒弟,她倾囊以授,引领着这些青年教师在语文这块教学领域探索着。大港区小城区大农村,为了深入每一个学员所在的学校,她克服重重困难,走进他们的课堂,组织教研活动,点拨指导他们的课堂。要知道在兼任这些工作的同时,她还担任着一个班的教学和学校的教务工作,从学校回来,常常是累得散了架。天性乐观的她转过天回到学校,依然是精神奕奕。

天津市“265”农村教师培训启动后,董新玉被聘请为实践指导教师,带领静海组的骨干教师进行活动。由于相隔较远,她就建立了QQ群,和组员们及时沟通,每学期两次下乡亲自指导课堂实践,无论再困难,她也想办法克服,因为她知道,这些学员能有这样的学习机会也非常不容易,她要对得起肩上所承担的这付重任。

在学校里,她还有着四位徒弟,在她的带领和指导下,滨海新区教坛名家、滨海新区教坛能手,一个个教坛新秀从这个不起眼的农村小学走了出来,这在整个大港也是首屈一指的。

董新玉是幸福的,她的幸福来自于她的工作,虽然她身兼数职,任务繁重:教务主任、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天津市“265”实践指导教师、大港区教研基地负责人,但她是快乐的!虽然她个子不高,但她却托起了家长们的希望,托起了一个个明天的太阳!

热门标签: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 河北省教书育人楷模
《201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董新玉事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文章下载

《201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董新玉事迹.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