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卫生依从性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五篇】

时间:2024-11-01 整改措施 点击:

整改,汉语词汇,拼音zhěnggǎi,释义为整顿并改革。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手卫生依从性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五篇】,欢迎品鉴!

手卫生依从性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

  【摘要】 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 为提高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视, 为改进措施提供调查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和随机观察法相结合, 对神经外科包括护工在内的所有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进行跟踪调查。结果 依据2009年卫生部颁布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具体要求, 对问卷调查和随机观察法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神经外科医护人员总的洗手依从率为68.0%, 合格率为46.6%, 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的依从率为63.9%, 合格率为68.7%。护士对手卫生的依从性最好, 医生次之, 护工最差。且大部分医护人员最常用的手卫生方法为皂液加流动水进行洗手。结论 必须制定更加严格的管理方法和改进措施, 来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改进措施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医院感染是直接或间接经手传播的, 特别是医护人员手上常常携带大量的病原菌, 甚至有时为耐药菌, 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媒介[1]。加上近年来, 护工群体进居医院, 成为一门新的职业, 主要负责看护患者的生活, 她们的手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她们的手和医务人员的手一样是直接或间接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神经外科患者病情重, 抵抗力差, 再加上气管切开及气管插管多、留置管道多, 住院时间长, 营养缺乏, 一直是院内感染的高发科室。如何尽最大可能的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本文作者配合医院感染管理科的要求, 在2013年10月份就神经外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进行调查, 同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整改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神经外科包括护工在内的全体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本院神经外科分为三个病区, 二个重症监护病房, 实际开放床位为170张。共有包括护工在内的医护人员121人, 其中医生26人, 护士78人, 护工17人。调查时间是2013年10月份。

  1. 2 调查人员 神经外科在科主任和科护士长的领导和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联络员的指导下成立品管圈, 所有的品管圈成员都是调查人员, 经过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联络员统一培训和考核合格后, 对本科室包括护工在内的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调查, 观察和记录。考核合格的要求是, 调查人员对标准手卫生方法的次数、步骤、时间和范围的准确度达到99%以上。

  1. 3 调查方法 包括问卷调查和现场调查。

  1. 3. 1 问卷调查 依据2009年卫生部颁布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洗手和卫生手消毒的具体要求, 由品管圈成员设计本科《医护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问卷调查》表, 内容包括遵守手卫生的规定、目前的手卫生设施是否符合临床工作要求、对手卫生知识的掌握、常用的手卫生方法等进行调查。选择在正常上班时间发放调查表, 保证科室工作人员都能发放到位。

  1. 3. 2 现场调查 就是采用单盲法现场观察科室包括护工在内的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按照医院感染管理科的要求, 在临床工作中的医护人员必须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 来执行洗手和卫生手消毒, 尽最大可能地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在调查期间, 由品管圈成员安排人员对调查对象进行多班次的连续观察, 每个班次每个医护人员连续观察1 h, 不固定观察时间, 并保持观察对象不受任何干扰。统计:①手卫生方法应执行的次数:就是医护人员应执行的手卫生次数, 也就是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 知道什么情况下应洗手, 什么情况下应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②手卫生方法实际执行的次数:就是医护人员实际执行的手卫生次数。包括使用皂液加流动水、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等手卫生方法的实际执行次数。③手卫生方法的合格率:就是医护人员实际执行手卫生后的合格率。手卫生合格的标准, 就是对标准手卫生方法的步骤、时间和范围的准确度达到99% 以上, 并按国家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细菌采样。

  1. 4 统计学方法 所有原始数据均由品管圈成员采用Excel数据表进行整理、排序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 1 发放《医护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问卷调查》表121份, 收回121份, 有效率100%。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 神经外科医护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 见表1.从表1中可见, 护士对手卫生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最好, 医生次之, 护工最差。且大部分医护人员最常用的手卫生方法为皂液加流动水进行洗手。

  2. 2 通过现场观察的数据显示, 神经外科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率, 见表2.

  从表2中可见, 护士的洗手依从率为74.9%, 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的依从率为80.7%;医生的洗手依从率为53.5%, 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的依从率为40%;护工的洗手依从率为54.8%, 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的依从率为37.9%;医护人员总的洗手依从率为68%, 合格率为46.6%, 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的依从率为63.9%, 合格率为68.7%。

  3 讨论

  3. 1 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普遍偏低 从表2中可见, 医护人员总的洗手依从率为68%, 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的依从率为63.9%, 原因有:①认识不到位。虽然, 医院和科室都会进行不定期的培训, 检查和考核, 但医护人员仍然未在心里认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未认识到自已手上带有多少细菌, 未认识到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的密切关系。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由医务人员传播细菌造成的医院感染占所有原因的30%[2] , 而医务人员手上携带的病原菌是主要的病菌来源。手的卫生清洁及消毒是降低医院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 只要医务人员正确洗手, 可使医院感染率下降50.0%[3]。②工作量大, 人力相对不足。在进行临床一线工作过程中, 医护人员有时没时间去洗手, 这项工作还没完成, 那边患者已在不停地催促, 脑海里想的是赶快把事情做完, 没时间去想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的关系。③手卫生设施不符合临床工作要求, 不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本次调查护士对手卫生设施最为满意, 原因是护士的工作总是与车同行的, 护士不论走到哪里, 干什么, 身边不是带着查房车, 就是治疗车或护理车, 车上都配有速干手消毒剂。④认知偏差。医护人员尤其是护士普遍存在认知偏差。认为洗手多了, 会损伤手上的皮肤, 认为皂液和速干手消毒剂对皮肤会有刺激性。因此, 就尽量少洗手, 尽量少用速干手消毒剂。其实,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皂液和速干手消毒剂均含有护肤的成分。   3. 2 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最好 从表1. 表2中可见, 在医生、护士和护工这三类人员的调查中, 不论是手卫生相关知识的认知, 还是手卫生的依从率, 护士都是最好的。其实, 在临床工作中, 护士的工作量最大, 工作也最繁琐, 她们须进行的手卫生次数最多, 而时间却相对不足, 尤其是神经外科的护士。但在调查中, 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最好, 原因有:①护士的管理最严格。神经外科要求所有护士必须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执行洗手和卫生手消毒, 由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联络员对科室所有的护士进行培训、考核、检查和监督, 护士长不定期的进行抽查。②护士对手卫生的认知较高。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后, 能将手卫生的相关知识与临床结合, 能认识到手卫生是否合格成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③与护士本身的性格特点有关。护士相对于医生和护工来说是一个爱干净的群体, 不论在生活中, 还是在工作中都养成了勤洗手的卫生习惯。

  3. 3 针对调查存在的问题, 采取的改进措施 ①加强管理。科室成立品管圈, 成员由科室管理者和高年资护士组成;职责由品管圈和科室核心人员经讨论后制定。将科室人员分成几个小组, 每一名品管圈成员都是组长, 负责本小组成员对手卫生知识的培训、考核、检查和监督, 同时还不定期的进行交叉检查和考核, 护士长每周进行检查, 并将考核和检查的结果与绩效挂钩。只有严格的管理才是保证患者安全和自身安全最重要的手段, 也只有严格的管理, 才能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 才能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没有严格的管理, 最多的培训, 最好的考试, 最完善手卫生设施, 也难以从根本上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②配备符合人性化的手卫生设施。如配备感应式或脚踩式水笼头, 配备干手器和干手纸, 使用含有护肤成分的洗手液和速干手消毒剂, 将手卫生设施安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等等。③做好宣传。要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意识, 宣传是必不可少的。毕竟培训的时间、次数和场所有限, 而宣传是无时间、次数和场所的限制的。如在每一个洗手池旁张贴“七步洗手法”的图示, 方便医护人员洗手时看到, 并按规范进行。在医护人员办公区域建一个宣传栏, 宣传栏要文字与图片相结合, 主要介绍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等。

  3. 4 手卫生是一种最经济、最基本、最简单易行的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原茵传播的手段[4]。为了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 必须管理者和工作者一同努力, 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有效地就医环境, 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孙伯英, 吴修荣.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相关因素的研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9):1277.

  [2] 韩黎, 朱士俊, 郭燕红, 等.中国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现状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6(1):11-12.

  [3] 田素芳.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行为干预与医院感染的相关研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13):2888-2889.

  [4] 冯凌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及改进对策.护理管理杂志, 2013. 17(6):774-775.

手卫生依从性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2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状况依然不容乐观,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就必须了解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常见依从性差的原因:

  1、对手卫生认识不足,不能按规范洗手。

  2、工作忙未及时洗手,缺乏手卫生的教育培训、相关制度与规范,缺乏手卫生的风险意识。

  3、增加科室成本支出使用皂液和无水乙醇成本高,造成科室支出增加,也是造成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差的原因。

  4、缺乏科学合理的洗手设施洗手设施简陋,偏少,设计不合理,手触式水龙头也增加价差感染的几率。

  5、缺乏手卫生对控制医院感染的认识。

  改进措施:

  1、加强手卫生的监督管理和反馈。

  2、院感科采用抽查(跟踪观察法)和对手卫生用品的要求,对全院各科各级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监测,结果在例会上向各科反馈,对态度不端正,要求不严的科室进行通报批评。

  3、要求各科加强手卫生管理在每月的感染自查中,将手卫生作为重点进行检查。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和帮助整改,以进一步提高

  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感染办

手卫生依从性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3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病人和医务人员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全院医疗用品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储存和发放等工作,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部门,工作人员的手为病原菌主要传播媒介。因此,提高中心供应室人员洗手依从性,已成为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内容。现分析影响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改善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1 影响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相关因素

  1.1 工作人员对手卫生知识认识不足

  供应室工作人员有护士、工人、消毒员等,文化层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工作人员缺乏手卫生及有关洗手和医院感染控制的相关知识,缺乏有关洗手能降低院内感染率的知识,特别是消毒人员在接触已灭菌物品前洗手意识低,认为没接触污染物品,不用洗手。

  1.2 洗手设施配备不全或不规范

  供应室洗手设施简单,干手设备、用具缺乏;洗手方法不规范,未按“七步洗手法”洗手,而且洗手时间也达不到要求,导致洗手合格率低。另外,下收下送时也缺乏必要的洗手设施。戴手套就没必要洗手,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戴双层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习惯不再洗手,造成洗手依从性低。

  1.3 忙碌与损伤,洗手依从性低

  供应室工作人员大多数是年老体弱、不能胜任临床工作的护士和无医学知识的工人。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和再生医疗器械由分散式管理向中心供应集中式管理转变,清洗、消毒灭菌量增加,服务面扩大。繁忙的工作使工作人员洗手意识淡薄,导致洗手依从性降低。皮肤损伤,手卫生产品引起皮肤刺激,经常洗手会使皮肤含水量减少而造成皮肤发干、皲裂,甚至会使表层微生物增加,从而影响洗手的依从性。

  1.4 群体影响

  群体之间行为习惯易相互影响。特别是科护士长手卫生情况直接影响科室工作人员对洗手的依从性。

  2 改善方法

  2.1 提高工作人员洗手意识

  根据工作人员洗手依从性及文化背景差异,开展目标不同、形式不同的教育,不断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不断提高整体综合素质。每月公布医院感染办检查手卫生情况结果及反馈的信息,使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有具体的认识,从而提高自身警觉性。同时从医院感染率下降又能使工作人员感受到手卫生的价值,从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2.2 制定有效的"手卫生制度及培训方法

  以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之《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消毒技术规范》等卫生行业标准为依据,制定供应室工作人员手卫生操作规程及各区域手卫生要求、次数和洗手指证:下收下送前后、处理污染物品后、处理清洁物品前后、接触无菌物品前后、戴手套前、脱手套后、穿脱隔离衣前后等均应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每周1次利用晨会时间对工作人员进行“七步洗手法”及手消毒方法的培训,强调洗手的时间和次数。将“七步洗手法”的操作步骤图示粘贴于各个洗手池旁,以提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定期对洗手方法进行考核,对各区域工作人员进行手部微生物监测,将监测结果在科室公布,以提高工作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2.3 改善洗手设施及条件

  手卫生设施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方便适宜的手卫生设施是提高手卫生实施率和保证手卫生质量的必要条件。 洗手池简洁,台面上设施简单,便于清洁,各种管道置于台下,台下排水设施保持密封,不渗漏,防止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科室配有感应式或脚踏式水龙头、干手设备等。洗手除使用干燥悬挂的肥皂外,还可使用带消毒成分的洗手液。选用具有护肤成分的洗手液及快速手消毒液,以保护工作人员手部皮肤。本院所选用的速干手消毒剂为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其中所含的乙醇杀菌作用明显,速度快、易挥发、无残留活性,甚至有小包装,便于携带,可直接放于口袋里,这样在操作前后及下收下送等,随时随地都很容易完成对手的消毒,提高了手卫生的依从性。洗手使用优质自来水及纯净的流动水,使用前冷热水可调和,合适的水温既可提高去污力,又可增加洗手的舒适感。

  2.4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工作繁忙是影响供应室人员洗手依从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管理者必须合理安排工作人员上岗,实施人性化排班,减轻工作强度及压力,改善洗手依从性。

  2.5 戴手套与手消

  戴手套是一个双向保护措施,既保护自身不受病原微生物污染,又保护无菌物品不被污染。但如果长时间和不加选择地使用手套,可能会对手部卫生程度造成更大影响或引起皮肤过敏。有报道,橡胶手套有3%——52%的不可见渗透。也就是说,戴手套不能完全屏蔽病原微生物。因此,要正确合理应用手套,即使戴了手套,也要养成规范的手卫生习惯。在特殊情况下也可用手消代替洗手。

  3 小结

  强化手卫生,切断由于手所致的医院感染传播途径,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内容。洗手是阻断因各种操作而传播疾病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是灭菌物品的质量和病人安全的重要保证。

手卫生依从性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4

  护理院感整改措施:

  1、坚持周一或周二督查院感、护理。

  2、规范使用输液巡视卡

  3、化药、配药双签名

  4、各种无菌包、无菌物品按效期先后顺序排列

  5、完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登记

  6、全体护理人员掌握六步洗手法操作和针刺伤的应急预案

  7、完善护理安全措施,看一下本科室有没有护理安全隐患。如住院病人安全标识:防滑、防跌倒、防褥疮

  8、住院部护士对病人病情了解不全面,健康教育不到位。

  9、住院病人要做到“六洁”,即脸、头发、手足、口腔、会阴及床单位清洁。

  10、医用垃圾分类清楚,包装好并注明产生科室、时间。

  11、护理核心制度需全面掌握

  12、有计划练习护理操作,护理业务学习。

手卫生依从性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5

  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发起“手卫生促进活动”,旨在通过提高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1〕。医院感染将造成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增加死亡与医疗费用,给患者和医疗机构带来巨大损失〔2-3〕。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地措施〔4〕。医务人员有效的手卫生,可降低约25.0%-50.0%的医院感染发病率〔5〕,保证医疗安全。

  1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

  1.1 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仍然较低〔6〕,主要原因是医务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认识不足。手卫生意识差,多数医务人员未认识到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的关联性,认为只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多数医务人员认为经常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会使皮肤变粗糙,从而影响了洗手的依从性。

  1.2制度的缺陷 目前我院在手卫生的制度及管理上不完善,医务人员在WHO推荐的5个时刻(接触病人前、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病人后、接触病人体液后、接触病人周围环境后)有没有按要求执行手卫生,手卫生方法掌握不够,未形成良好的手卫生氛围。

  1.3 洗手设施差 洗手池配备少,多数科室只有护士站和治疗室有洗手池,全科人员共用一块毛巾;甚至有的医务人员将自己的工作服当做毛巾;很多科室均在使用固体肥皂。

  1.4 成本核算 医院规定手卫生产品均由科室独自承担,科室为了节约成本,尽量减少手卫生用品的数量,而使用固体肥皂。

  1.5 人员严重不足 医务人员缺少,工作忙时根本没有时间去洗手;多数护理人员人员认为工作高于一切,只要把患者照顾好了就行,而忽视了手卫生,甚至把全部工作做完后才去洗手。

  2 改进对策

  2.1 争取院领导的支持 向院领导说明洗手的重要性。说服院领导手卫生产品成本由医院支出,不再算科室的成本支出,使科室的医务人员不再有思想顾虑,以利于手卫生的开展。针对人员不足的情况,通过与院领导的共同协调,增加临床医护人员的比例,减轻个人劳动量,有助于提高洗手的依从性。

  2.2 全院制度的落实。(1)根据《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规范》制定符合我院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组织大家学习,相互交流,让医务人员体会手卫生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2)组织手卫生培训,其主要内容包括手卫生的5个时刻、正确的洗手方法及快速手消毒剂使用3个方面。

  2.3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如讲解并现场演示六部洗手、在病房及门诊墙上张贴手卫生宣传画、在每个洗手池上方张贴六部洗手法示意图。多样化的宣传方式,有利于认真学习洗手的指征,明确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洗手,什么情况下可以用速干手消毒剂,提高其自我保护及保护患者的意识,形成洗手的自觉性。

  2.4 完善手卫生设施 (1)及时提供手清洁剂,可明显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用密闭式液体皂容器,安装非手触式水龙头,有效地避免污染环节。(2)提供方便可及的速干手消毒剂,在病房走廊、治疗车、换药车、查房车等配备快速手消毒剂,达到手卫生触手可及,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同时,可避免因洗手消耗过多时间,加重工作负担。(3)配备一次性擦手纸巾,使用方便、快捷、无刺激,利于提高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2.5 加强手卫生的监督及检查 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通过定期监测手部带菌状况,将监测结果公布。不定期下病房查看医务人员洗手的执行情况,定期考核手卫生知识和六部洗手法,并将考核结果纳入科室质量考评的指标之一,与科室的奖金挂钩。

  2.6 推广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在洗手不方便的情况下,如果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速干手消毒剂在一定情况下能代替洗手,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的依从性。乙醇类免洗手消毒液即用即取,搓擦待干便可完成卫生手消毒,约需20秒,且除菌率可达95.4%〔7〕,具有耗时短、杀菌性强、使用方便、刺激性小、不受水源场所限制等优点,易于被医务人员接受。

  总之,要切实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院领导的支持重视是基本前提,手卫生设施配置的合理、合格、方便是手卫生执行的前提和保障,全方位的培训,规章制度的落实是成功的关键,通过严格的监督检查、多模式干预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程利民,李东林,鲁艳,等,医院免费提供手卫生设施与手卫生执行率调查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1,9(1):93-94.

  [2]Allegranzi B,Nejad SB,Combescure C,et al. Burden of endemic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Lancet,2001,377(9761):228-241.

  [3]Kampf G , Loffer H ,Gastmeier P. Hand hygiene for the prevention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J〕. Dtsch Arztebl Int,2009,106(40):649-655.

  [4]冯笑峰,赵玲华.手部卫生与患者安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2):1745-1746.

  [5]侯铁英,江飞舟,张友平,等,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干预方法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10(11):1576-1578.

  [6]叶茂林.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调查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2):1752-1753,1784.

  [7]习红英. ICU工作人员两种洗手效果监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1):1523.

热门标签: 科室手卫生依从性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手卫生依从性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
《关于手卫生依从性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文章下载

《关于手卫生依从性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五篇】.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