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时间:2023-03-30 心得体会 点击:

基层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1

通过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知青岁月的整体形象清晰地展现在我面前,下面我谈几点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有追求。做为组织人事干部,面对错从复杂的工作环境,如果理不清头绪,就无法开展工作,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干不好工作的,做为党建工作人员,如果对基层党建知识学不深、学不透,是无法开展工作的,对基层的情况不了解,在工作中会有很大的弊端,如果有学习的尽头,有工作的方法。可以锻造你的心智和心志,如果不学习,也可以毁害一个人,它可以成为摧毁你的借口,究竟如何,关键看你的人生态度。要么在困境中崛起,要么在困境中毁灭。如果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得不到升华,就会处处怨天尤人。

二、爱学习。学习是人生进步的阶梯,学习能改变命运。这是不争的事实。通过自学,集中学习,来提升自己的能力,每天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从中汲取历史智慧,文学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了解五彩缤纷的人生。读书注重分析对比,力求知其所以然。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之所以具有哲学的眼光、底蕴和智慧,之所以能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经验,之所以常常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就与他注重学习、读书有关,与他“厚积薄发”的积累有关。

三、办实事。要时刻铭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只有心里想着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群众时时刻刻会把我们记在心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棘手的问题,进而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要为群众办实事,就要先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了解当地实际情况。我作为一名基层党建工作者,只有真切了解基层群众的疾苦和贫困地区群众生活的艰难,才能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才能够有正确的工作方法,才能真正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只要是村民需要的,我们都要去想去办。目的都是为了让群众过上美好的生活。我们乡镇干部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强调“要把人民作为我们力量的源泉”。

四、重辩证。我们作为组织人事干部,为群众办实事是硬道理,但是在办事过程中要讲原则、讲党性、讲政治。有利于群众的是事多办、不利于群众的事坚决不办。通过学习,自己的感受很深,习近平善于运用辩证思维处理各种矛盾,做各种细致的工作。他做群众工作很注意方法,也很人性化,从不采取强势、高压的做法,总是尽量做思想工作,认为把人的思想做通了,心理疙瘩解开了,事情也就顺理成章做好了。习近平看问题,习惯从多方面考虑,善于运用辩证思维方式,针对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反复推敲,互相印证,而不是简单地只从一个方面刻板地考虑问题,更不自以为是。这使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当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树立辩证思维,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就与他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注重学习唯物辩证法有关。

五、敢担当。说起担当,是大家很熟悉的名词,很多人是无法做到的,在大是大非面前担当的精神还不够,在工作中遇到解决不了的事就推诿扯皮,说明我们队工作的积极性不高,责任性不强,通过学习,感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处理问题有很大的信心,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能解决过去长期想解决但没有解决好的难题,办成许多过去想办但没有办成的大事,就与他这种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气概相关。

通过学习,我们在处理问题上,不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不能沉着淡定,不够冷静,做大事更没有冷静的心态和自控能力,遇事就手忙脚乱,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处理问题上,即使问题在严重也会沉着冷静,也可以条分缕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当今,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具有敢于担当和战略定力的品格,就与他在梁家河7年知青岁月所养成的担当精神和战略定力是直接相关的。

基层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2

《习近平到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是以领袖人物的具体成长阶段为切入,以生动鲜活的案例,展示了青年习近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坚强不屈的奋斗精神、至真至朴的为民情怀、无私无畏的历史担当,充满着大智大情大理,给人以深刻启发和宝贵教益,为当代青年人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吃苦与享乐、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做出了生动诠释,是青年人学习的榜样。

通过学习,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在他插队5年后被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砺成长,带领群众艰苦创业,改变山村的落后面貌,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堪称知青的楷模,也是我们最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楷模,折射出了党的领导干部不畏艰难的顽强意志、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和植根群众、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以知青习近平为榜样,就是要学习他忠于理想,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崇高品质。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通过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清晰的认识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改变当前农村面貌,重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实功:

首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当前,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瓶颈是农村产业发展缺乏技术支撑。习总书记当时带书下乡的故事,启示我们,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将精准扶贫、生态旅游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卫生“六乱”整治等工作结合起来,加强各类技术学习,探索适合农村自身发展的产业,通过技术交流、技术培训,让文化、技术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其次要俯下身子,零距离贴近群众。习总书记与乡亲打成一片、做群众工作的故事让我很受鼓舞,这一历练过程正是习总书记治国理政大政方针的基础,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我们一定要融入群众当中,倾听群众心声,征求群众意见,时刻将群众所想所盼,认真倾听群众对村级班子建设、基础设施、富民产业、民计民生等方面的意见建议,针对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列出时间表、任务图,分项进行整改梳。

再次要增强岗位自信,发挥支部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担任村支部书记的经历是我们基层党员干部锤炼党性,坚定理念的最好例子。针对苟家滩村软弱涣散实际情况,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支部书记示范引领作用,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实现各项工作规范化运行,让支部引领作用发挥最大化。

最后要创新思路,狠抓工作落实。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党员中探索“一社三员”工作制度,即每社1名党建联络员,1名民勤收集员,1名卫生监督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开展“党员固定活动日”为契机,结合“六乱”整治,在学校探索实施“环境小卫士”“环境小能手”评比活动,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带动群众自觉参与村级各项事务,起到了抓点带面的效果。

基层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3

1969年1月,15岁的习近平一路从北京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直至1975年10月,习近平22岁,一干就是七年。

七年,实现了习近平从少年到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转变。

七年,为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提出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基础。

“不管多累多苦,近平能一直拼命干,从来不‘撒尖儿’”“近平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陕北七年是习近平一生最宝贵的财富。”“习近平是靠自己踏踏实实干出来的。”……29名受访人用自己朴实的话语、切身的感受将总书记遥不可及的大国领袖形象一下变得亲切具体、可触可感。

国家领导人尚且如此,我辈又岂能因一次成功就自我满足、因一次失败就自暴自弃?

常听到有人吐槽,“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我们现在是服务型干部!要修路、要平整土地、要精准扶贫……只是这个服务型干部的帽子并不好戴。”

究竟是什么原因,乃至于此?

是由于服务职责不清?隐性责任过多?还是由于服务投入不足?亦或是政策执行不力?

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表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一语中的,切中了问题的实质。

虽然自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干部作风有了极大改观,但部分干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现象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还有些基层干部对群众没有感情。干部不深入到村,如何能掌握村情民意?如何能够了解群众的疾苦和利益诉求?如何能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以这种方式干工作,群众工作难以开展自然难以避免。

干部能力的养成,关键在于实践。《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告诉我们,年轻人要想有所作为、有所进步,就要敢于较真碰硬、敢于直面困难,只有像习近平总书记那样经历过磨砺,才能绽放新的芬芳。

对此,在实践中提高干部素质势在必行。

首先,要敢于授权。主动为青年干部交任务、压担子,使其在实际工作中能力得到培养提高。对具有领导才能,群众拥护满意的干部,积极向上级组织部门推荐,为其施展才能搭建平台。

其次,要适时检查评比。一方面,选配青年干部深入精准扶贫和驻村服务一线,使干部在宣讲政策、传授技术、化解矛盾的过程中,得到锻炼机会、提高工作能力、培养服务意识。另一方面,不定期采取下村督促、经验交流、听取工作汇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工作督促、检查、小结和评比,“迫”使干部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进一步激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最后,要注重干部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在督促干部做好上级“规定动作”,真抓实干、攻坚破难的同时,打好“组合拳”,积极鼓励其根据自身和工作实际情况,及时研究创新百姓易于接受的“自选动作”,审时度势、智干巧干,切实破解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正如总书记所说,“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作为年轻人,更应初心不改、昂首奋进,主动深入基层一线进行磨炼,努力把自己创新创业梦融入伟大中国梦,坚韧不拔、充满自信地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

基层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4

近日,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该书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书中生动的故事详实的细节记录了总书记的家国情怀、理想追求、蕴含着信仰、真理和人格的力量。这使我深受启发,也给我们基层的党员干部在思想和人格上树立了榜样。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我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学会植根群众,这是成长的途径和力量的源泉。习近平同志回忆说:“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深深植根群众,是梁家河蕴含的崇高精神的精髓,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真挚为民情怀、强烈历史担当、务实思想作风和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源泉。只有我们置身于群众,才如植物扎根于大地,方能汲取成长的丰富养分。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始终不渝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基层、贴近实际,与群众交朋友、拜群众为老师,从群众中吸取我们成长的营养和干事创业的智慧和力量。

二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吃苦耐劳、刚毅坚定的品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也是我们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不可缺少的精神,我们要勇敢选择吃苦精神,在基层工作时,要真诚地和乡亲们打成一片,自觉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与乡亲们苦在一起、干在一起,就是敢于吃苦、乐于吃苦、善于吃苦,就是在艰苦奋斗中淬炼成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我当时和村民们辛苦劳作,目的就是要让生活能够好一些,但这在当年几乎比登天还难”。就是在当时条件下,他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尽自己所能,带领乡亲们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为大家争取美好生活。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们就要敢于担当,确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不急于求成、不急功近利、不浮躁敷衍,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记住造福于民是我们党员干部应尽的责任,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三要牢记学习是人生进步的阶梯,学习能改变命运。这是不争的事实。与习近平一起到延川县梁家河插队的知青戴明说:“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另外两个与习近平一起到梁家河插队的知青赵华安、张春富也说:“近平很喜欢读书学习,也喜欢写东西。”习近平到梁家河插队期间,装满了两个箱子的书。他在田间地头休息间隙抓紧读书,干了一天活再累,晚上也要看书到深夜。他勤奋好学,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今天,我们要把学习和工作充分结合起来。坚持学中干、干中学,做到学习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习近平说得好:“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基层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5

知青,是一代人的记忆,经历过知青岁月的人,都有一种情结,深深的落在脑海里,记忆里……对于年青一代的我们,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电影等方式接触它、了解它,它是中国特有的,是特殊时期的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最近,学习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通过学习感触很多。习近平与当年的知青下乡插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知青岁月,是当今干部锤炼党性的范本,更是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励志成才的鲜活教材。

对比现在的大学生们,平时高昂的生活费是家里父母按时提供,平时吃好的穿好的享受好的,有可是在学校也不珍惜学习的时光。大部分同学有谈恋爱的,有长时间翘课的,有沉迷于打游戏的,有课上大片大片睡觉的…. 大学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最重要,也最关键,我们真的不应该就这样浪费,不应该在该努力的时候休息,该奋斗的时候睡觉,该汲取知识的时候沉迷游戏,中国的大学生门你们是经历过12年的寒窗苦读,辛苦拼搏过五关斩六将考入的大学,请珍惜你们的大学美好时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加强锻炼,努力成才,不辱使命,勇敢担负起民族国家赋予的大任、重任。中国的关键在于少年,更在于年轻力壮,充满朝气和活力的青年人。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告诉我们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经历,知青生涯和那段特殊岁月,虽然生活十分艰苦,处境特别艰难,但也在品质、能力、修养等方面激励、磨炼和锻炼了他,促使他不断成长成才,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一代青年的佼佼者,最终成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所以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当代的大学生,你们虽然不能经历知青那样艰苦的岁月,但在大学时期一定要刻苦学习,经历一些挫折、苦难、磨砺是十分必要的。也希望当今的父母,不要太溺爱孩子,可以给自己的孩子锻炼的机会,培养他们优秀的品质,成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基层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6

一口气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潮澎湃。正好不久前去延安学习时也在梁家河村进行了体验、采访,如本书的记者们一样:在村史馆和知青窑前,在陕西第一口沼气池前,在至今仍发挥效用的淤地坝前,在赵家河知青林前,在总书记当年留下足迹的那些地方流连忘返,心灵一次次受到冲击和震撼,一次次得到洗礼和升华。

读完这本书后,更加深切感受到身为黄土地的儿子,习近平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那份真挚情感;更加深刻体会到如今身为总书记的习近平那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不变情怀;更加深刻理解了确立习近平总书记为党中央核心、全党核心的重大意义。

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7· 26”重要讲话精神、喜迎十九大胜利召开前夕,这本书对于每一位共产党人,对于每一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对于每一位正在成长成才的青年,都有着现实而深远的重大指导意义。

读这本书有很多收获、启迪和体会,这里简要汇报三点。

一、时代是思想之母,敏而好学无止境。

正如当年一起下乡的知青艾平回忆说:“七年知青经历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

在那艰苦的劳动、生活环境中,年轻的习近平从未放弃学习和思考,积极入团、入党,逐步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战士。

雷平生在回忆习近平为什么能够从一名普通知青成为梁家河大队的领头人时,总结了四个方面特点:强烈的使命感,辩证思维方式,遇事有定力,肯读书善学习。习近平自己后来也说过:“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在当年知青们的回忆中,习近平读过的书,古今中外都有。梁玉明回忆习近平对毛泽东《为人民服务》一文反复地看,反复地读,爱不释手,还与大家一起研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讲话中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

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 26”讲话中,有三个“牢牢把握”尤其令人感受深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重要精辟的论断,与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的学习与思考分不开,细读本书可以寻找到一些思想脉络。

比如书中雷平生回忆习近平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曾就《国家与革命》里阐述的一些问题与他认识的朋友探讨,其中一个问题是,共产主义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高级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那个时候国家将逐渐消亡。

二、实践是理论之源,践而行之出真知。

在梁家河村倾听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使我对习近平总书记“实践是理论之源”的阐述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进一步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把“知行合一”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的重大意义。

梁玉明在书中谈到习近平作为一名外来知青为何大家推举他当大队党支书时说:近平敢说、敢做、敢担当。近平处事非常公正。社员们都信服他,认为他公正,没有私心――关键是当了大队党支书后在梁家河做了许多实事:带头办沼气,带领村民打井,给村里办了一个铁业社,带领村民打坝地,引进种植烤烟技术,还办了一个代销店、一个缝纫社,给村里带来很大变化,直到今天,村里人还在受益。

雷平生也回忆了习近平过“四关”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的故事。2002年,习近平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对此也有详细记载。

石春阳也回忆说,当年的习近平有文化、有思想、有主意,头脑灵活,劳动非常下力气,和农村的壮劳力能干一样的活。他和村里人相处得非常好,感情非常融洽,群众基础非常好,大家都喜欢他。

石春阳还回忆当年习近平对村支部全体成员说:“哪怕一毛钱的事,你处理得不公,群众也不答应;10块钱的事,你处理得公道,群众也不会有意见。无论大事还是小事,该咋办就咋办。”

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始终在一点一滴的身体力行中,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在知行合一当中。

三、坚定理想和信念,青春书写华彩章。

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了黄土地上的人民,黄土地上的人民也回报和成就了一名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民的服务员”。

在书中,可以看到习近平年轻时因工作业绩突出受到的各种表扬和表彰。比如1975年共青团延川县委一份文件中提出,号召团员们在大办沼气中以习近平为学习的榜样。

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都非常关注关心青年,关注关心共青团事业,对此有过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回信,对他们帮助延安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感到十分高兴,他勉励青年一代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在广大青年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学生们纷纷表示,一定努力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精神,脚踏实地,再接再厉,为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当前各级团组织正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服务青年,服务大局。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中国青年报》负责人,我们正在“一面从严治报抓管理,一面全媒体融合抓转型”,认真落实好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48字方针”,坚持“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的办报宗旨。

报社近些年高度重视和开展新闻队伍“走转改”活动,对新入职的年轻大学生实行“轮岗制”,鼓励多下基层,多深入到青年当中去。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老实做人,扎实做事;不事张扬,只求实绩;勿忘人民,甘作奉献;鞠躬尽瘁,奋发有为。我们要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做人做事原则”,努力做知行合一的人民服务员――这就是我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最重要体会。

基层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7

《习近平的知青岁月》一书生动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与人民同甘共苦、水乳交融的故事,刻苦读书学习的故事和“苦其心志、劳其胫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集中现了人民领袖成长的独特魅力、崇高思想精神的独特魅力、生动感人故事的独特魅力。《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之路》,以宏大的事业、历史的高度,全景式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核心、全党领袖的成长之路,生动阐明了习近平总书记是在浓郁革命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我党领袖,是在苦难历史和曲折经历中成长起来的我党领袖,是在长期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我党领袖,是在重大国际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我党领袖,是在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我党领袖。作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忠诚践行“两个绝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以身许国、以身许党和深厚的为民情怀,争做新时期的合格党员。

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在红色基因传承中成长起来的,是在艰难曲折困境中磨砺出来的,是在复杂国际斗争历练起来的,是在极其丰富的革命实践中确立起来的,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之路》、《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进一步发自内心地增强了对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当的领袖的崇敬之情、信赖之心。

一是加强学习,党支部要把“一文一书”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每名党员都要结合《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之路》一文的学习,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历练成长经历和艰苦奋斗精神,讲认识、谈体会,摆问题、查不足,在思想、作风、党性上进行“补钙”和“加油”,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引向深入。二是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进一步提高对树立和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重大意义的认识,把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作为做大的政治,自觉接受熏陶、锤炼党性,自觉忠诚核心、维护核心,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绝对一致。三是立足本职工作,全力推进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国务院安委会第七督导组反馈问题,举一反三,督促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加强痕迹和信息管理,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曝光力度,积极践行新理念,创造新业绩,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提供安全保障。

基层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8

今天,我从西子湖畔来到掠燕湖畔,与大家一同分享《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出版的喜悦,感到非常荣幸。首先,我对本书的出版发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对

本书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厚重鲜活的教材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我与中央党校和《学习时报》的渊源。

我于2009年参加了中央党校第九期中青二班的学习,在这个校园里整整待了一年。今天,回到熟悉的校园,感到非常的亲切和兴奋。在这里,我有幸聆听了习

近平校长的5次讲话,聆听他“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谆谆教导,作为8位学员代表之一,我参加了学习时报社召开的“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座谈会

,会后《学习时报》还专门刊发了我们的发言。在这里,党校的老师们实事求是的理论勇气和诲人不倦的职业素养,带给我很多的思考和启迪。

在党校学习的岁月,也养成了我至今《学习时报》每期必读的习惯,成了一名忠实读者。当我看到《学习时报》刊发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系列采访实录后

,深受启发。2017年3月以来,我们学校迅速组织开展了“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此项工作得到了浙江省委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车俊同志作了专门

批示,省委宣传部和省委教育工委给予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学习教育也受到了《学习时报》的关心和支持,6月14日,《学习时报》头版以“当代青年成长成才

的鲜活教材”为题,报道了我校的学习教育情况。

如今,这本书正式出版发行,极大地丰富了党史的珍贵史料,也必将对全国各级党组织开展更广泛的学习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此书应当成为中国大学生的必

读教科书。此时此刻,我作为高校的一员,内心感到非常的激动和振奋。

二、青年习近平精神的当代价值。

我们把学习教育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引导青年学子在课堂内外学、思、践、悟,努力成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青年大学生。

一是学。青年习近平的成长历程是滋养青年学子的思想沃土。我们的学习教育,主要突出教师和学生两大群体,统筹好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三大渠

道,引导青年学子学习青年习近平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这四个方面。我看到8月16日中央党校

发布的关于全国各级党校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意见中增加了“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这项学习内容,我觉得非常好,这为我们的学习教育丰富了内涵

我们的学习教育覆盖了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寝室、每一个留学海外的党小组,引起了热烈响应,师生们对总书记青年时代的事迹耳熟能详、自发传颂。

二是思。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

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面对总书记的讲话,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结合青年学生的特点,创新载体和抓手,以更加生动鲜活、更加贴近青年学生思想的形式,开

展好思想政治教育。

我们的学习教育,就是要引导青年学子在思想多元的复杂环境下,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立场,牢牢把握住青春前进的方向;引导青年学子勇敢担负

起历史重任,扎根中国,让个人梦想与家国情怀、与中国梦同频共振,为时代注入青春气质;引导青年学子勤于学习、敏于思考,努力走在创新创业的最前沿;引

导青年学子从容面对时代所赋予的磨砺和挑战,迎难而上,搏击奋进;引导青年学子求真务实、脚踏实地,“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

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我想,这就是我们学习青年习近平精神的当代价值所在。

三是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校组织成立了200个小组,由社会科学教研部具体组织实施。暑假,学校还组织了数十支社会实践队伍,分赴

全国各地追寻总书记的足迹。其中一支由我带队,8月2日-6日,我们由专家教授、青年教工、学生代表组成的一行39人循着《学习时报》的采访内容奔赴梁家河。

当采访实录中的故事一一展现在面前,当梁家河村支书石春阳同志为我们生动讲述总书记知青岁月里那些感人的场景和故事时,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灵魂再一次

受到触动。

四是悟。通过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感悟。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生动活泼,契合青年特点。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体系,它更是一种信仰体系、价值体系和思想体系。我们要通过生动活泼

的思想政治工作,让学生更加明确信仰什么、忠于什么,让学生在面临选择时更加自觉地作出符合时代要求、国家需要的选择,让学生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更加清

楚地知道应该怎样去思考,怎样去解决。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榜样教育的作用,提高实效。榜样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最有效的方式。我们每个时代、每个民族、每个领域都需要有榜样、有英雄

。人民领袖就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最宝贵、最重要的“大英雄”。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就是要从人民领袖的成长历程中汲取自身奋发向上的磅礴力量。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触动心灵,激发内心深处的感情认同。我们在思想上信赖核心、政治上维护核心、行动上紧跟核心,最基础的是要在感情上爱戴核心,

因为发自内心深处的感情认同是最深沉最真挚的认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一个个案例、一幕幕场景,有血有肉、真实感人、启迪心灵,大家愿意讲、愿

意听、也愿意学,充分激发起了师生们的情感认同和真心爱戴。

追寻思想源头,有助于青年师生学习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七年知青岁月,是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渊源”和“初心”。

追寻总书记成长经历,寻找到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思想源头和治国理政的实践开端,这有助于青年学子更加深刻直观地理解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精髓

要义,从而筑牢思想根基,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

三、持续推动“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

下一阶段,校内,我们将通过课堂教学、理论研究、舆论引导三大途径,系统推进、全面深化学习教育;校外,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好“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

”学习教育实践基地的长期作用,不断提升学习教育成效。

我们希望能够和中央党校以及《学习时报》进一步加强联系,借着《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出版的东风,把这次学习教育打造成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的精品,逐步在全国高校中推开,真正把学习教育有机融合到高校的育人、党建、文化、实践、创新创业等各方面工作中去。

基层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立场”“民心”是习近平总书记经常提及的词汇,也是他十分关心的话题。他一再强调:“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由此可见,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心目中有着多么重要的分量。

一个人思想的形成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近日读刚刚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深切地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上述这些重要思想的提出,与他在陕北七年的知青经历有着深切的关联,正如他自己曾说过的,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让他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七年知青岁月,正值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初步形成的时期。他在贫瘠的陕北黄土高原上与普通农民同甘共苦七年,对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有着深切的认识与了解,并且将自己当作了普通农民,他当年曾说过“我现在就是一个普通农民”,正如书中一位受访者所说的,他说自己就是个普通农民,反映出对农民思想感情的变化,他没有自称知青而是自称农民,说明他不是把下乡插队看成是一种临时的过渡,而是将自己完全融入农民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基层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人民立场,与他这七年的知青岁月密不可分。

习近平总书记自己讲过,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是陕北老乡收留了他,养育了他,教育了他。当年,大批的北京知青下放陕北农村。陕北本来就十分贫穷,一下子接纳这么多北京知青,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当地的负担,但陕北群众如同当年迎接中央红军一样对待来自北京的知青。书中一位受访的北京知青说:“陕北老百姓对北京知青那种关怀爱护,是其他不少地方不能比拟的,因为他们把对中央红军那份感情、对毛主席那份感情拿来对待北京知青。他们认为,你们是北京的知青,就等于是毛主席身边的孩子,甚至把你看成是毛主席的孩子,是用这么一种心态来接待你的。”当时,年仅15岁的习近平作为一名“黑帮子女”下乡到延川梁家河,但梁家河的群众没有歧视他,还在这里入了团,入了党,还被推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一年后被推荐上了清华大学。陕北群众对他的这种关心、帮助与爱护,使他对陕北群众有着深深的情感,他曾说过:“咱梁家河人对我好,我永远都记得”。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梁家河时,深情地对当地群众说,我迈出人生第一步就来到梁家河,7年时间里,梁家河父老乡亲给了我无数关爱,使我受益终生。我永远不会忘记梁家河,永远不会忘记父老乡亲,永远不会忘记老区人民。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和当年众多北京知青一样,从大城市来到偏僻落后的农村,正如其中有的受访知青所说的,必须与这块土地和这里的人民处理好关系,必须依靠当地群众教他们怎么劳动,帮助他们生活,所以,他们“如果和老乡建立不好关系,就会生活困难”,“于是逐渐形成了一种这样的意识:要依靠老乡,要与老乡好好相处,要尽心尽力为父老乡亲做事。否则,在农村插队就没有价值,我们的未来也就没有出路”。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总书记走向社会的第一站,他也在这里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七年的知青生活,使他不但懂得了什么叫群众,更懂得了什么叫联系群众,什么叫群众路线。正因为如此,他担任总书记后中央政治局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定,就是“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并随之开展了全党性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梁家河的七年。

基层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10

青年意味着什么?从梁家河到中南海,习近平给出了他的答案。正如他所说的,“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习近平知青岁月表现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对党一以贯之的忠诚热爱、富民强国的抱负和担当、一心为民的深厚情怀、宽厚敦实的优良品质深深感动了今天青年一代。笔者通过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进一步了解了习近平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被他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和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深深感动。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真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实现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行动指南,从而坚定了真心跟党走、真心拥戴习近平同志这个核心的决心。笔者结合近期对习近平总书记“7·26”讲话精神的学习,深感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学习领袖精神、树立核心意识应该体现在在党信党、在党爱党、以身许党、拥戴核心上,为此,要锤炼以下几个方面的崇高品格:

锤炼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意志是什么?简单地说,它是人类用来控制、调节自身行为,以达到预定目标的能力。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政党,要想在事业或目标上有所成就突破,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是不行的。古今中外承担大任、成就大事业的人,不惟有超世之才干,亦必有坚忍不拔之意志。革命烈士邱少云在全身被火焰燃烧的情况下,凭借坚强的意志,趴在草丛中纹丝不动,直至光荣牺牲,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整场战斗的胜利;航天英雄杨利伟在常人难以忍受的训练环境中,刻苦训练,练就了良好本领和对抗航天环境的过人能力,最终凭卓越的能力和过硬意志在航天员中脱颖而出,为祖国建功立业。新时期的共产党员若要想为党、为人民干出一番事业,就要夯实坚忍不拔的意志基石,做到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精神始终不懈怠;无论任务繁重还是单一,标准始终不降低;无论力量强大还是薄弱,士气始终不衰退,坚忍不拔、矢志不渝,胜利地完成党的各项任务和历史使命。

锤炼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战争年代,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崇高的理想信念。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许许多多共产党员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是因为他们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激励。现在有的党员不能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说到底还是理想信念动摇了。坚定理想信念,最重要的就是坚持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同时,把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与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结合起来,矢志不移地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而奋斗,扎扎实实地做好当前的每一项工作。

锤炼至真至朴的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孔繁森曾经说过,“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凸现了一名优秀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深情厚意。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政治观点,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衡量一名党员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尺。“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做到心中时刻装着人民,牢固树立为官就是服务的思想,对权力、钱财、名利“思知足以自戒”,不汲汲于功名、不惜惜于富贵,以“昼无为、夜难寐”和“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求真务实、忘我工作,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力竭力解难事,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一番成就。

锤炼无私无畏的历史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俄罗斯媒体记者采访时指出:“我的执政理念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应该担当的责任。”这句话给我们以深刻启迪。担当体现一个人的魄力与责任,敢于担当是一种政治责任,是一种行为操守,更是一种思想境界。须知,工作是在攻坚克难中推进的,政绩是在攻坚克难中创造的,威信是在攻坚克难中树立的,能力也是在攻坚克难中提升得,越是困难和艰苦,越能考验干部、成就干部。没有敢于担当的精神,先锋模范作用就无从谈起;没有敢于担当的品格,就难以直面困难、解决问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四个伟大”新征程中,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就要做到: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引领伟大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七年知青岁月中锤炼出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至真至朴的为民情怀、无私无畏的历史担当,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给养,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走好新长征路、接续奋斗、夺取新的胜利的重要法宝,我们要倍加珍视、发扬光大。领袖的品格风范鲜明展现着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气质形象,领袖的智慧情怀极大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前景。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其它网友正在看:

公务员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座谈会发言稿(18)篇公务员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精选10篇党员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精选10篇组工干部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基层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学习感悟10篇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4篇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座谈会讲话稿2篇乡镇街道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情况汇报6篇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情况汇报20篇
热门标签: 优秀基层党员干部事迹 基层党员干部的现状
《基层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文章下载

《基层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