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三观”党课学习材料

时间:2022-06-06 群众路线学习资料 点击:
“三思三观”党课学习材料

“三思三观”是我省提出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特色做法,其目的是组织党员干部通过开展“三思三观”学习讨论,认真思考“与百姓的感情深不深、与百姓的距离远不远、百姓在心中的分量重不重”,牢固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这是落实习总书记关于百姓分量批示精神的重要抓手,也是贯彻刘云山同志在浙江调研时关于精心组织好“三观”专题讨论要求的具体措施。

习总书记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调:“要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我们开展“三思三观”学习讨论,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为镜、以党章为镜、以先进典范为镜、以历史为镜,检讨在思想上是否背离了党的性质、宗旨,是否摆正了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否淡化了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上深挖根源、找准症结。

下面,结合前阶段“5 2”的学习,以及第一次专题讨论学习会时的精神,联系政府工作的实际,特别是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谈一些认识和体会,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开展“三思、三观”学习讨论活动,既是党意,也是民意,更是本分

说它是党意,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要求,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理。苏共在拥有20万党员的时候,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拥有200万党员的时候,战胜了希特勒;在拥有2000多万党员的时候,却失去了政权,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最致命的原因就是背离了党章载明的以群众路线为基础的民主集中制,也就是背弃了人民群众。

说它是民意,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的权力来自人民。“位是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这不仅是现代执政者的共识,也是历代明君的感悟。唐太宗和宰相魏征的君臣对话,道出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更是民意的集中体现。为政必须重视民意、顺应民心。“三思三观”所针对的问题是“四风”,“总开关”出轨越界、跑冒滴漏等人民群众最关注,同时又是最不满意的问题。如果再深入地分析,此前多少年来,我们认为是习以为常的,或者是司空见惯的事,恰恰是人民群众最反感的,或者是最希望改变的问题。比如说搞重大活动,大操大办,热热闹闹,我们认为是办实事、办好事,但是在群众那里,是铺张浪费,搞空架子,脱离群众。比如我们现在讨论的GDP问题,实际上,GDP和群众的收入没有必然的联系。再比如兄弟单位来往,外宾参观、请客、送礼,土特产、喝酒,都觉得这是平常事,但是群众认为这是精力不集中,认为这是脱离群众。再比如过去我们觉得下乡调研休息时打打牌等是小事,而群众心目中却认为是不勤奋从政的表现。再比如许多人都认为领导干部上电视多、新闻报道多就是形象好,但在群众看来这只是一个影子而敬而远之,被群众称之为电视上的领导,“平时找不到,要找电视上找”。长此以往,我们距离群众会越来越远。所以说,通过“三思”以正“三观”,是民意所在、民心所向、民众所盼。通过“三思三观”,可以把我们党政机关、党政组织、党员干部所思、所想,以及行政行为和群众的意愿紧密的结合起来。

说它是本分,是因为我们是党的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是根本,为民惠民是我们最大的大局,更是本分。习总书记曾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习总书记还要求:“我们是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一定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夏书记反复强调:你选择了做党的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这个职业,就要肩负密切联系群众的责任。这个道理,就像医生为病人治病,教师给学生上课,理发师为人理发的道理一样,这是本分。古人先贤也不乏有关这方面的思考和论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于谦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为官心中要有信念、要有百姓,常“三思”,正“三观”,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应尽的本分。

二、联系思想实际,深化“三思”,践行“三观”,就是要按照习总书记关于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当好“贴心人”、“大脚掌”、“定心丸”

习总书记曾指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五条二十字标准”。省委部署“三思三观”专题讨论,就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五条标准”的具体实践,更是让我们从灵魂深处,对自身的主观世界进行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真正在主观世界上实现洗洗澡、治治病的目的。

一思与百姓的感情深不深,要当好“贴心人”,做群众“离不开”的干部。如何当好“贴心人”?这方面,焦裕禄是最好的榜样,时刻不忘群众,坚持为民服务,是焦裕禄精神的实质所在。习总书记这样形容焦裕禄,称他是“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并要求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始终,做到深学、细照、笃行。

有首诗是这么写的:“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虽是诗句,却揭示了一个道理,即焦裕禄、孔繁森等人,之所以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是因为他们有“心里装着全体人民、惟独没有自己”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服务意识,是真正为民服务的好干部。

我以为,学习焦裕禄精神,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就是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思想。习总书记曾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小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牵动他们的思想情绪,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尤其是对我们基层干部来说,有些群众可能一辈子就找我们一次,但是这个印象就留给他一辈子,一次的印象就是一辈子的印象。因此,我们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态度,抓实做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每项工作,努力办实每件事。

作为老百姓来说,早上一起床,不太会关心GDP是多少,也不会关心我们统计报表上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多少,而是更关心的是衣食住行,关心工作环境、物价变化、孩子上学、天气变化特别是空气质量、出行路况堵不堵等具体问题。今年的“五水共治”,以及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全市十方面大事和市区十方面实事,都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办得好不好,群众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当好“贴心人”,就是要从这些具体问题着手。

二思与百姓的距离远不远,要当好“大脚掌”,做“不离开”群众的干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做群众工作的方法。早在1941年,毛主席就告诫全党:“共产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习总书记也强调:“群众的实践是最丰富最生动的实践,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要解决矛盾和问题,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拜群众为师,深入调查研究”。省委夏书记提出:“要用脚步丈量民情”。

悉心领悟领导的要求,就是要当好“大脚掌”,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我们有的干部,下基层嘴上不干净,往往是快中午才到,接着就是酒足饭饱,最后连自己下去干什么都忘掉。有些干部下基层腿上很干净,下乡坐在车里,进村猫在村委会或村干部家里,当“观光”干部、“卫生”干部。这样的干部虽然身在基层,却与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要做“脚勤手净”的干部,讲为民办事、讲效率的干部。把精力放在熟悉基层上,多跟群众交往交流交朋友。要腿多沾泥,做“夜访”干部、“田埂”干部。趁农民空闲时间拉家常,及时了解并准确把握农民最迫切、最现实的期盼。

这方面,习总书记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示范。在浙江工作的五年间,总书记前后八次到丽水,几乎跑遍了丽水的山山水水,也对丽水的市情、县情有了非常深入的把握。正是在一次次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总书记给我们指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方向。

从治水来看,群众扎根大地,熟悉水情,对本地小环境的水文特征、演变过程、水患根源、生态影响等了如指掌,并有切肤体会,他们点子多、方法新。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身体力行,多去基层了解情况,用脚步丈量水情,使治水真正便民惠民。

三思百姓在心中的分量重不重,要当好“定心丸”,做群众深信不疑的干部。只有以群众利益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要决策事先征求、听取群众意见;群众提的意见都认真对待,妥善解决;群众的困难都能及时了解、及时帮助解决,才能当好“定心丸”,才能走进群众心里,才能实现和谐的干群关系。具体来说,我觉得关键要做到三个方面:

1.坚持“天下为公”。习总书记曾强调:“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有天下为公的宽阔胸襟,摒弃任何私心杂念,把为全中国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唯一的追求,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鞠躬尽瘁”。总书记的讲话,既是对政治局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全党、对所有领导干部的要求。党员干部,本质是人民的公仆,理应为群众服务,当好群众的勤务员。但是,当前我们一些党员干部口中念叨为人民服务,手里权力却为关系开门,为小圈子里的人优先行方便。这种让关系户“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做法,冷落了普通群众,也违背了宗旨。习惯以隐情、私理取代公情、公理,胳膊肘往亲朋故友身上弯,必然会损伤党的公信力、生命线。

2.杜绝“私人订制”。指的是政策制定、指标分配、招投标条件设置乃至对困难群众进行重点帮扶,具体操作中却被个别领导干部先行一步,搞起“私人订制”,将天平倾斜到关系户,将名额分给亲戚朋友。可能许多时候,亲戚朋友也可能属于条件符合或困难人群,理应参与公平竞争或需要帮扶,但事情要摊在桌上讲明,该回避的回避,严格按照公开公正程序和职责办事。否则,就是干部亲属的“光环”成就了“加塞”的便利,破坏了社会公平,挥霍了民心。

3.打破“熟人关系”。当下,办事“找熟人”是不少人崇尚的行事方法,办事“唯亲”是少数干部的一种惯性行为。这就导致了“走后门”的歪风在一些地方盛行,甚至出现了一边痛骂“走后门”、一边又设法“找关系”的怪圈。不铲除这种根深蒂固的熟人社会歪风气,我们就不能让群众真信服。

三、联系工作实际,深化“三思”、践行“三观”,就是要把握立足点、找准着力点、打造动力点、聚焦关键点

开展“三思三观”学习讨论,贵在认识、重在实践。联系丽水实际,深化对“三思”的认识,牢固树立“三观”,就是要将立足点落实到具体工作上,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把握好改革、发展等各方面的问题。

1.把握立足点,这个立足点就是抓好保护好生态环境这个最基本、最公平的民生。习总书记曾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百姓对生态环境质量、生存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30多年前,人们求温饱,现在求环保;30多年前,人们要生活,现在重生态。“可以游泳的河”、“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已经成为人们衡量幸福感的重要标尺,也是老百姓对环境保护最起码的诉求。

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环境综合治理,以治水为突破口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型升级,有力的回应了老百姓的诉求。作为我市,拥有连续十年名列全省第一的生态环境质量,确保丽水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继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保全这方青山绿水,是我们作为党委、政府的责任。

这个责任,是政府对人民的责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党委、政府,我们不能让老百姓“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更不能要“被污染的GDP”。

为名额分给了得关键是法,其目的就这个责任,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对子孙后代的责任。在历史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是匆匆过客,都是资源、环境的临时托管人。我们既要注重当代人的幸福,也要顾及后代人的利益,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联系当前的工作实际,要把握三个关键环节:一是指导思想要牢固确立;二是发展战略要坚定不移;三是阶段性目标和举措要审时度势。

2.找准着力点,这个着力点就是发展好生态经济,特别是花大力气培育、发展生态工业。也就是发展什么的问题。把发展生态经济,特别是发展生态工业作为着力点,理由有三点:

一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我们研究工作、开展工作,要经常想一想是不是在按客观规律办事,只有遵循了规律,把握了规律,就是顺应民心民意。为什么历届市委要在“生态立市”中加上“工业强市”,这不是拍脑袋的决策,而是在按客观规律办事。客观规律告诉我们,工业化是不可逾越的阶段,强工才可以兴市,才能为城市化、现代化提供支撑。

恩格斯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大工业企业需要许多工人在一个建筑物里面共同劳动,这些工人必须住在近处,甚至在不大的工厂近旁,他们也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村镇。他们都有一定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还须有其他的人,于是手工业者、裁缝、鞋匠、面包师、泥瓦匠、木匠都搬到这里来了。于是村镇就变成小城市,而小城市又变成大城市。城市愈大,搬到里面的就愈有利,这就决定了大工厂城市惊人迅速地成长。”恩格斯的这段论述表明,工业化进程中对规模效益的追求,是近代以来城市化的最主要动因。因此,可以这么说,没有工业化,就不可能有城市化。工业化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还会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和加速器。

学习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特别是在浙江期间对我们丽水工作的重要讲话,我们也可以得出,跨越式发展并不是说要逾越某个发展阶段,比如说越过工业化阶段而直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关键是如何选择产业的问题。

从我们丽水的现状看,欠发达的主因在于工业化这个薄弱环节,工业化是亟需“补缺”的重点,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不放的重中之重。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生态工业的集聚发展,是工业化和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高度统一的,是不矛盾的,也是顺民心、合民意的。

二是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作为我们党委、政府来说,抓工作任何时候都要搞清楚,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哲学里面,有一对基本范畴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辨证地分析这对社会矛盾,就是要充分看到生产力本身才是推进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生产力的总和才是社会发展面貌的决定性因素。忽视了生产力本身的培育,那就是没有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每个阶段、每个区域都有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抓准了、抓牢了,就能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联系我们丽水实际,可以用一组数据来说明,我们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究竟是什么?丽水的面积占全省的16.77,人口约占全省的4.7。可是我们发展的指标却与此很不相称。去年的生产总值仅占全省的2.6,规上工业总产值仅占全省的2.8,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仅占全省的2.82,财政总收入仅占全省的1.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76.7和62.2。数据的背后,实质上是生产力的问题,而生产力的问题,又可以归结为市场主体的问题,但归根结底是工业发展短腿的问题。这些数据告诉我们,在工作中把生态工业的发展、培育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就是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三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当很多事物有矛盾的时候,看起来是对立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方法。一种是从看到现象的对立,最后看到还是对立。另一种是在对立当中看到统一性,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联系我们丽水实际,典型的例子就是如何看待省委对我们丽水的GDP和工业考核不作要求的问题。许多干部认为,不考核工业,就是不要发展工业,讲保护就不能讲发展。导致这种模糊认识的根源是思想方法上出问题,就像王书记在上一个专题讨论中心发言时指出的“非一即二”。没有做到一分为二的辨证思维。没有认识到丽水这几年生态建设之所以取得明显成效,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人们文明程度的提升,发展和保护本质上是统一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我们的指导思想,不是对丽水发展状况的一种评判,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是对丽水当前或者是现阶段发展状况的一种评价。我们丽水还远没有达到这样一种状况,这是只有经过不断的努力之后,才能达到的一种发展境界。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要看到不考核和不发展、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对立统一。具体到实践中,就是面上要大造谋求金山银山之“势”,点上要着力推进保护绿水青山之“本”。

3.打造动力点,这个动力点就是全面深化改革,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改革是最大动力,也是最大红利。全面深化改革,目的就是让发展活力充分激发出来,使社会财富充分涌流出来,让改革的红利更多更广的惠及百姓。

这方面,中央已经为我们树立了标杆。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的脚步紧锣密鼓。从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到建立上海自贸区;从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到推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从全面放开贷款利率,到扩大“营改增”、减免小微企业税负;从修订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到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无不彰显中央加快推进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以行政审批为例,一年多来,国务院先后取消和下放了362项行政审批事项,向社会发出了推进市场化改革的积极信号。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新设市场主体同比增长了27.63,其中私营企业增长29.98,和前些年相比较呈现大幅度的增长,改革的成效十分明显。与此同时,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央坚持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加强改善宏观调控,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政策措施,确保了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关于改革是发展的动力问题,有十分深刻的阐述,明确指出:总结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无论是思想认识还是实践探索,都是不断解放思想、不懈改革的历史。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不断解放思想,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的成就。对此,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不遗余力、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精神,联系丽水实际,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抓好以“三大国家改革试点”为代表的一系列改革,不断形成促进发展的强大合力。具体实践中,就是要通过“三思三观”讨论活动,进一步解决“为谁改革、谁去改革、怎样改革”的基本问题。

一是“为谁改革”的问题。一切为了群众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价值取向。通过这个讨论,就是要牢固确立群众观点、群众意识、群众标准,把改革目的和群众意愿紧密的联系起来,无缝对接起来。

二是“谁去改革”的问题。各级各部门是改革的主体,都应该承担起相应的工作责任,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不能对自己和本地区、本部门有利的就改,反之则不改。每个单位都要把自己摆进去,从我改起,从现在改起,从自身所在的这个部门、单位改起,决不能“手电筒光照别人”。

三是“怎样改革”的问题。就是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处着眼,就是要通过改革,冲破我们发展中的传统路径依赖、思想观念障碍、利益固化藩篱,攻克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体制机制的顽障痼疾,破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小处着手,就是要通过改革,使我们丽水在赶超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件事情都做的比别人快,包括每一个项目,每一个审批比别人快,建设时间比别人短,成本比别人低,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任何一个地方发展速度的快慢,就是靠一个个行政许可的项目,一个个项目的建设速度,还有管理的成本累计叠加起来的。当然再具体地说,就是要深入落实好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

4.聚焦关键点,这个关键点就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转变作风这个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这是对各级政府自身建设提出的要求,也道出了群众的普遍期盼。我觉得,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就是要准确把握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内涵。

一是建设服务政府,要强化宗旨意识。习总书记指出:“共产党最基本的一条经验是一刻也不能脱离人民群众”,建设服务政府,就是要始终强化宗旨意识、筑牢群众根基。在定位上,明确政府及部门的根本职责是为人民服务。在目标上,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的终极奋斗目标。在服务领域上,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从“越位点”退出,在“缺位点”加强,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二是建设责任政府,要强化权责统一。习总书记强调:“要牢记人民政府前有‘人民’两字”。我们由此可以延伸出,我们所有的职能部门,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离开了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个根本,离开为民服务的根本,我们的这些部门可以说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建设责任政府,一方面要科学划定明确清晰的权力边界,变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程序决策,为权力运行设定“紧箍咒”,特别要落实重大决策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和失责追究贯穿于权力运行全过程。

三是建设法治政府,要规范权力运行。习总书记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建设法治政府,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加强对权力的约束,规范政府及其部门的行政行为。一方面要依法行政。严格依法确定政府权力运行规则,真正把政府行为纳入法治轨道。另一方面要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做到政府权力运行到哪里,法律监督制约就覆盖到哪里。

四是建设廉洁政府,要注重公开、公正、公平。建设廉洁政府,要从群众身边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抓起,以廉洁的实效取信于民。一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提高办事效率。二是按程序决策和办事。“法无授权不可为”。推行行政决策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社会公示与听证,实行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三是健全监督机制。加强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四是切实加强公务人员的道德教育。要说到做到,立说立行,以实事、实业、实绩取信于民。

作为政府层面,还要牢牢抓住政府自身改革这个全面深化改革的“马前卒”、“当头炮”。根据省政府第三次全体会议精神,今年政府自身建设的工作重点是: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我们在完成好建立“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开展网上政务大厅建设,加强行政审批中介管理等省里规定动作的同时,将积极推进工作创新,全力打响“大代办”的服务品牌,打造“集成化”审批模块,推行“承诺式”项目审批新模式。二是全面推行政府及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这是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一项改革任务,核心是清权、减权、制权,这项工作我们已经正式启动。三是积极推进“两个不再”改革。即研究制定政府部门一般不再直接向企业分配和拨付资金、不再直接向企业收取行政事业费的具体办法。四是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4月底前,将完成全市市场监管局“三定”工作。目前,市本级和6个县(市)市场监管局已经挂牌、班子方案已经常委会通过。作为市本级来说,下一步我们还要根据市委常委会或者是常委扩大会的意见,再深入地推进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职能调整改革的问题。五是加快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我市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全面加强执法机构力量整合,扩大执法领域和范围,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重心下移。

在群众路线教育期间,我们进行“三思三观”讨论活动,目的想通过精神上的“补钙”,最终实现工作实践、理想信念上的“硬骨头”。常言道,先禁己身而后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在座的各位领导干部,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推进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受教育者,更是一级做给一级看的示范者,我们“三思”的深不深,“三观”树得牢不牢,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活动的效果。

最后,借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对象关于“三思三观”讨论的深刻体会,我摘录部分,与大家共勉。

一是要深刻反思,实现“刮骨疗伤”功效。要把自己摆进去,深刻、主动查摆问题,把问题找具体、找实在,不能灯下黑,更不能只照别人不照自己。要通过“三思”,反思本单位、个人在考虑问题、作重大决策、具体工作部署安排上,有没有把群众放在心上,是不是首先考虑群众利益。

二是要牢树“三观”,实现“活血化瘀”功效。要在改造世界观上求深化,要对照“三观”检讨思想上是否背离了党的性质、宗旨,是否摆正了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否淡化了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是否真正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三思”促“三观”,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奋发有为的风貌,不断激发为民服务、履职尽责的热情,不计较个人得失,全身心投入工作。

三是要即知即改,实现“通经达络”功效。通过“三思”发现的问题,要抓紧改、马上改,不能思想归思想、行动归行动;不能问题归问题、桥归桥、路归路。要以整改的态度、力度和效果,检验“三思、三观”学习讨论效果。

陈建波在专题讨论会上的重点发言

开展“三思三观”专题讨论,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百姓分量”批示精神的重要抓手,是我省教育实践活动抓好学习教育的特色做法。“三思”就是要认真思考与百姓的感情深不深、与百姓的距离远不远、百姓在心中的分量重不重,其核心是“心中要有百姓”。“三观”就是要牢固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生动深刻诠释,其核心和本质就是“群众观”,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根本问题。

一、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牢牢把握“三观”的深刻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讲得最多的是人民,讲得最深的是党同人民的关系。习总书记以身作则,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全党践行群众路线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也树立了榜样,明确了标杆。

一是深刻领会“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牢固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习近平同志一贯的思想,他在《之江新语》的《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做好“样子”》一文中就指出,“我们要始终牢记,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鱼得水活,树断根死,道理直白、浅显。革命战争年代,党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党的浙西南革命斗争历程就是一部党和人民同甘苦共命运、同奋斗共进步的历史,是中国革命史的一个缩影。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必定来自人民大众,因为实现“中国梦”,不是少数人的事业,而是整个中华民族、十几亿人民的事业。

二是深刻领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我们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选择的,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外,党没有自己的任何私利或特殊利益。习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当代语境下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科学表述,体现了党对历史责任的巨大担当,让人们听了感同身受。去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山东菏泽考察时指出,“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体现了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无限深情和深厚真切的百姓情怀。

三是深刻领会“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人民解放和幸福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融入到全部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习近平同志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面对省里对我市不考核GDP、不考核工业的“松绑”,市委市政府不懈怠、不松劲,树立“秀山丽水自图强”的理念,着眼于自身的实际,长远的发展,特别是群众的根本利益,坚定不移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指导思想,使绿色发展与改革红利更多地惠及全市人民,就是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最好实践。GDP是最重要的经济指标,不要GDP没有GDP,半点群众观都没有,现在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要什么样的GDP、怎么要的问题。

二、找准“三观”与践行群众路线的内在联系,牢牢把握宣传工作的本质要求。宣传工作有两大属性,一是根本属性,即意识形态属性,解决的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二是基本属性,即群众工作属性,解决的是“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宣传工作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更需要把群众路线贯穿始终,体现在全过程、各方面。

一是把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作为最根本出发点,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不仅仅是工作态度问题,更是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要始终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最根本出发点。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服务人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才有方向、才有灵魂,离开了服务群众,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就失去“主心骨”,更谈不上有所担当、有所作为。

二是把群众参与、群众实践作为最有效途径,解决好“依靠谁”的问题。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实践证明,没有群众参与的宣传是没有效果的宣传,没有群众互动的宣传是没有力量的宣传。要主动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思想上要真正尊重群众,工作上要真正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激发群众的创造,从群众中找到创新思路、改进工作的源头活水。习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极大地振奋了精神,凝聚了人心,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依靠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我们要以此为重要抓手,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三是把群众欢迎、群众受益作为最高标准,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必须坚持把群众喜欢不喜欢、接受不接受、受益不受益作为检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第一标准,在制定政策、出台规范、评选评比、考核表彰等工作中,增加群众的话语权、评判权。做让群众接受、群众喜欢、群众受益的宣传思想工作,既要阳春白雪,也要下里巴人;既要大剧院,也要露天舞台,更要“天天乐”文体广场。革命时期,红军、新四军、八路军,每到一处打土豪、分田地,给穷苦百姓带来看得到、摸得着的实惠。那时候做“一”比我们现在做“十”还要难,我们要继承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传统、好做法,研究解决新的问题,并用来指导我们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三、在实际工作中自觉践行“三观”,牢牢把握宣传工作的正确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坚持正确导向摆在首位,始终绷紧导向这根弦,讲导向不含糊,抓导向不放松”。导向是核心、是灵魂,导向出偏差,就会出大问题。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以导向为根本、视导向为生命,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切实把导向的要求贯穿到工作的各个方面,体现到一切宣传文化阵地和所有精神文化产品之中。

一是把握好价值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他告诫全党,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我们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性原则,站稳政治立场,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大张旗鼓地开展党的宣传工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必然要求。

二是把握好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现在,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在变,随着全面深化改革涉深水区、啃硬骨头,各方面变化愈发加剧。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舆论传播格局也在变化,关键是人在变,思想、观念、诉求呈现多样化多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很多人特别年轻人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走向“网络化生存”。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人在哪儿宣传文化阵地就要建到哪儿,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就要覆盖到哪儿。要重视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要结合反“四风”的要求,加强薄弱环节,切实解决好宣传工作的思想性、群众性、创新性、实效性。此外,“动员社会、组织群众,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大宣传工作,应以政府法制、行政体制、工作机制为保障,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并提出,从根本上提高宣传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把握好需求导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要实实在在地满足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要深入研究传播对象心理需求、接受习惯和方式的变化,弄清楚不同群众需求的共性是哪些、个性是哪些,以便有的放矢开展工作。要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把实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搭建起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社会)之间的沟通桥梁,在沟通中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与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引导和调节社会心态,疏导社会不良情绪,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难题,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胡侠在专题讨论学习会上的重点发言

根据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前期认真研读了《论群众路线》等三本必读书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重点学习了历届党的领导人对群众路线的论述,还自行阅读了苏联共产党亡党亡国的一些资料并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刚才又参观了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感到思想触动很大:

一、对十八大作出的“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战略部署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感到通过整风解决“四风”问题,非常必要,也很及时。

首先,感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与苏共亡党亡国形成了一正一反的深刻比较,令人深思。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这在“马恩列”和我们党历代领导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能深刻认识到。习总书记就指出:“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我们党从成立开始,就把自己的使命和群众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带领群众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土地革命,在全国各地广泛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并发动群众积极投身武装斗争,这些工作,为我们党夺取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保证。在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党依靠群众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迅速恢复了在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并逐步实现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在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我国经济实力迅速提高、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不断攀升。我们丽水也是一样,特别是当前市委真心实意为群众谋福祉,确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指导思想,团结群众、凝聚群众,坚定不移地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福泽丽水的子孙后代,受到群众拥护。可以说,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90多年奋斗得出的一条基本经验,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

而反观苏共和东欧共产党的解体,是最有力的反面例证。苏共拥有20多万党员时夺取了政权,拥有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希特勒,而到拥有近2000万党员时却失去了政权。照理说,人多力量大,联系群众也最广泛,但她为什么会倒台?根本原因就是在苏共执政的后期,严重偏离了群众路线这条生命线。苏共出现蜕化与变质,把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背叛为服务既得利益集团,把依靠群众变成依靠官僚和所谓精英,高层脱离人民,甚至不代表底层党员利益,党员干部特权思想和贪污腐败现象严重,完全失去了人民的信任。习总书记在兰考的讲话中就指出:如果群众观点丢掉了,群众立场站歪了,群众路线走偏了,群众眼中就没有你。1991年12月25日晚,苏联国家电视台播出了解体的消息,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近70年的镰刀斧头旗徐徐降下时,普通群众的反映是平淡的、冷漠的,仿佛这一切与他们根本无关。可以想象,当时的苏共背离群众、丧失民心的程度已是多少的厉害,即使这时不亡党亡国,群众也会起来斗争,推翻苏共的执政。

其次,感到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社会变革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蔓延到了党群干群关系,新时期脱离群众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虽然从总体上看,当前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情况是良好的。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四个多样化”成为我国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明显增强,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避免地反映到党员干部队伍中来。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功利价值对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确实产生了重大冲击,有的党员干部面对利益关系调整“一切向钱看”,有的党员干部为了升迁政绩忽视民生事业,有的党员干部嫌贫爱富“密切联系大款”,有的党员干部把群众当“刁民”伤害了群众感情,等等。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各种利益矛盾冲突加剧,一些脱离群众的问题更为突出,有的党员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甚至用“黄赌毒”来自我麻痹。有的党员干部心浮气躁,贪图虚名,应付上级,糊弄群众,无真诚爱民之心。有的党员干部官僚主义习气严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高高在上。有的党员干部贪图享受,以权谋私,甚至贪污腐化,违法乱纪。有的党员干部作风粗暴,知法犯法,甚至酿成重大事故,发生恶性案件,等等。还有,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主动放弃了思想政治工作阵地,面对非马克思主义大量争取基本群众的问题,无动于衷,丧失了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这些严重损害党和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问题,如果不采取断然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任其发展下去,必然会动摇我们的执政基础与执政地位。所以,中央作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战略部署,抓住“四风”问题这个牛鼻子,下定决心,通过一段时间集中解决,非常英明,非常及时,凸显了迫切性和必要性,必将有力地促进党群干群关系,有效地增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并为党委政府解决好全面深化改革道路上的其他问题,打好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第三,感到我们党在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自身问题方面有着非常成熟的经验,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又一次重大实践。

党的历史证明,我们党是一个有敢于正视问题、割骨疗伤甚至是壮士断腕勇气的政党,是一个善于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凝聚群众智慧加强自身建设的政党。回顾我们党走过的历程,就能很清晰地发现这个特质。比如延安整风,围绕当时党内存在着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的现象,对党风、学风、文风进行了重点整顿,并树立了联系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为夺取革命最后胜利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保证。还有西柏坡会议,针对当时胜利前夕党内出现的骄傲自满和贪图享乐等情绪,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使得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党内蔚然成风。革命战争年代如此,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也非常重视自我的调节优化,比如,开展的“三讲”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等等,都有效地解决了党内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统一了思想,增强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我们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四风”。这“四风”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死敌,也是当前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一方面使党脱离群众、丧失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大政治优势,另一方面使群众同党离心离德,从根本上破坏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所以我们党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无疑是非常正确的。

二、组织部门要抓住机遇,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目标,通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整风活动对基层党建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我感到我们组织部门作为基层党建的主管部门,在指导基层党组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一定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以“双先双创”活动为统揽,努力打通党委、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首先,要优化密切联系群众的组织体系。现在随着就业多样化和社会人口流动的加快,我们在一些城乡结合部、两新领域、流动党员集聚地,联系群众的工作确实出现了许多薄弱环节和盲区。所以今年,我们要以整风为契机,继续加大组织覆盖的力度,要在去年新经济组织实现基本覆盖的基础上,实现新社会领域党组织的应建全建,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组织、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员。农村组织建设方面,要针对村级组织换届后的运行情况和党员干部的履职情况,进行“回头看”,重点对不能有效服务群众、群众意见大的软弱涣散党组织,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转化。要认真创新区域化党建工作,大力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网格服务团队等,构建灵活高效、贴近需求的组织服务体系,更加有效地整合服务资源,提高服务质量。

其次,要完善联系服务群众的机制。胡锦涛同志曾经强调:“群众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制度,认真执行制度,提高群众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在以往的实践中,我们已经总结了基层创造的“住村联心、事不过夜”、“双先双创”、“民情地图”、“乡会村开”、“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等一些符合基层群众实际的服务手段和做法,受到了群众的好评,接下去,我们要一以贯之地抓好落实,并形成长效机制。我们还要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民主开放的运行机制,使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更扎实的群众基础。要健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推进,完善各级党员干部调查研究、联系基层、挂职任职、接待群众等措施。要扎实开展“五好”服务型乡镇创建,促进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责任制的落实。要把党员服务群众、服务重点工作的情况纳入先锋指数考评体系,从严管理,督促广大党员增强群众观念和大局意识。

第三,要加强服务型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习总书记在兰考的讲话中指出:要防止用兴办实事代替解决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要防止只注重解决作风问题而忽视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倾向。所以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要督促基层干部在密切联系群众上下功夫,要做“大脚掌”,“用脚步丈量民情”,与群众常见面,常交流,解决好江泽民同志所提的“交通通讯好了,但干部离群众却远了”的问题。要把提事知人、提人知情作为基层干部开展群众工作的基本要求。现在,一些基层干部到农村、居民区去,除了几个村居干部认识,与基层群众基本打不上招呼、说不上话,甚至有的连群众的门都进不去。为此,我们将有针对性地在农村开展“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住村联心工作制度。我们还将把关键时候与群众站在一起作为基层干部做群众工作的硬责任,建立区域联系、服务包干的责任制,要求他们在群众遇到天灾人祸、婚丧嫁娶、生老病死以及突发事件时,始终与他们站在一起,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想办法、为他们排忧解难,培养基层干部与群众的深厚感情。

三、组织部门具体承担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指导和自身参与的双重责任,必须坚持作风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作风建设上走在前列。

习总书记在去年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讲:“组织部门只有带头把自身的作风搞好了,管理才有底气,严格才能让人服气”。所以组织部门要以更好的作风把各项工作做好。

第一,以好作风服务发展大局。首先,要全力以赴地组织指导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责无旁贷地自觉履行好统筹谋划、综合协调、指导推进、检查把关等职责,确保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其次,要把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与组织部门的职责科学地结合起来,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汲取群众的智慧,积极探索干部人事制度、组织制度和人才发展政策的改革创新,完成好市委交办的改革任务。第三,要紧紧围绕“五水共治”这一突出而紧迫的任务,发动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治水一线创先争优,形成治水的强大合力。要把干部在治水等工作中的表现和实绩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表现突出的干部予以重用,对治水不力、实绩不佳的干部进行问责,必要时予以调整。

第二,以好作风选拔作风好的干部。习总书记讲:“形式主义的根源在于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官僚主义的根源在于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享乐主义的根源在于“三观”不正确,奢靡之风的根源在于思想堕落、物欲膨胀”。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结合“四风”问题的解决,追本溯源,深挖病因,积极组织各级领导班子、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入开展“三思三观”学习讨论,切实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正确的唯物史观、价值观和执政观,补好党员干部的精神之钙。要落实好中央关于改进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工作的意见,把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践行群众路线情况、以及作风表现情况作为干部考察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和考察的实施办法,努力把作风好的干部选拔出来。要依靠群众的力量,从严管理干部,落实好监督管理预警机制的各项措施,加强领导干部日常行为表现的经常性监督,真正让干部感到“为官不易”。

第三,以好作风加强自身建设。组织部门自身的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近期,我们将根据市委的要求,实行开门整风,结合组织部机关开放日活动和深入基层走访活动,邀请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市县区党代表和基层党员群众,与组工干部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提出意见建议。我们将坚持把组工干部个人摆到群众具体的意见中去,透过具体的意见建议来反思个人的“四风”问题,把工作问题“四风化”,把“四风”的问题具体化,确保查找问题、整改提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把指导和督导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组工干部砥砺品质、增长才干的主战场、作为推动组织工作各项任务落实的主抓手,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

四、学习总书记在兰考讲话精神,把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参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条红线,贯穿始终,真正把自己摆进去,做到边学边查边改。

昨天,我认真学习了总书记在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感受非常深刻。总书记讲话立意深远、用心良苦,朴实无华、很接地气,为我们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重要遵循,也给我们讲清了为人处世的道理。准确把握总书记讲话要求,就是要把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的一条红线,以焦裕禄精神为镜子,全面深入查找差距。具体来讲,就是要对照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看看群众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在哪里,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在干什么。就是要对照焦裕禄凡事探求就里的求实作风,看看我们对基层情况熟不熟悉、最远最穷最偏的地方有没有去过、最苦最难的群众家门有没有进过。就是要对照焦裕禄“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看看我们在困难面前有没有绕着走、在矛盾面前有没有躲着行的情况。就是要对照焦裕禄“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看看我们的工作条件与基层干部有哪些不一样、看看我们的待遇与群众相比有哪些特殊化。这些只是一些粗浅的思考,接下去,我们要结合前期调研和征求意见中发现的问题,真正把自己摆进去,高标准、严要求,坚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抓起,抓好立说立行、边学立改。

姜华在专题讨论会上的重点发言

第二批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和地方一样同步展开,抓得也很紧。前两天,省军区督导组专门到我们分区进行了督导,提出具体要求。学习教育环节,我们系统学习了总政下发的《习近平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选编》、省军区下发的《习主席主政浙江时有关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摘编》和市里编发的《习主席历次考察丽水时所作重要指示汇编》,通读了省军区规定的“7本书”,3月10日至15日到南京参加了军区第二期集训班(蒋政委和宣参谋长第一期就参加了),聆听了军区3位首长(蔡司令员、秦副司令员、吴副政委)、5位全国全军知名专家的专题辅导和10个大单位27名领导的讨论发言,尤其是观看了国防大学专题教育片《甲午甲午》,很受震撼。通过学习教育,我再一次全面系统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念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深深地理解和感受到习主席忧党、忧国、忧民、忧军的切意真情、深邃思想和很接地气的作风,对“三思三观”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也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真正得到了一次很好的党性洗礼、头脑风暴、精神充电和能力加油。

我们军分区部队身处得天独厚的绿水青山的生态丽水,就是要真正想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牢固确立带兵打仗、当兵打仗的思想认识,为维护驻地安全稳定,推进生态丽水全面建设发展保驾护航。下面我结合我们分区部队的实际和我个人学习理解谈一点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知行合一,在扫“四风”转作风上见成效

“三思三观”教育可以说是抓住了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关键性问题,习总书记告诫全党:“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各级政府的根本宗旨。不论政府职能怎么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都不能变,要改进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改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纠正老爷作风、衙门习气,杜绝吃拿卡要那一套,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3月17日至18日,习主席在兰考调研指导教育实践活动时又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思想深刻、鞭辟入里,高屋建瓴、内涵丰富,体现了习主席抓群众实践活动的坚强决心。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说到底就是要彻底扫“四风”、转作风。一是在思想认识上使实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习主席深刻指出“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三思三观是一个统一体,相辅相成,只有把三思搞清楚,才能树立好三观。要求我们党员干部必须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我是谁”是一个身份和角色认知的问题,“为了谁”是一个工作目标的方向问题,“依靠谁”是一个工作力量的源泉问题,就是要找到力量根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三思”群众在心中的地位、与群众的距离,可以让我们清醒认识到我们来自哪里,我们是谁,更加坚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想信念,时刻端正宗旨观念。要认识到人民群众和我党事业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重要力量,革命战争年代,是人民群众把自己的子弟送上战场,作为革命力量的不竭源泉;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国家建设的伟大成就。今天,我们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进,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力量。二是在查摆问题上使实劲。习总书记深刻指出:面对世情党情国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这其中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一些党员干部的私欲膨胀,群众观点淡漠,出现了脱离群众的倾向,“身”、“心”离群众越来越远;有的下基层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搞层层陪同;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只愿做锦上添花的事,不愿做雪中送炭的事;一心想着造政绩,做表面文章,拉关系、找门路,对群众关心的问题绕、躲、拖,对上镜头、出风头围、追、捧,而不是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更不能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成为损害干群关系、引发民怨和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原因。凡此种种,我们有没有,有了有没有意识到,或者看到了无动于衷,听之任之。三思三观教育就是要我们查找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深刻查摆问题,才能解决好问题。三是在转变作风上使实劲。思想上认识到位是第一步,认识到了还需要做到,而知行合一,是最难的,也是必须的。作为我们党员干部来说,不但要在理论上回答好“三思三观”,而且要在实践上把握好“三思三观”,时时处处警醒自己,时时处处摆正位置,时时处处造福百姓,力争在工作实践中得到百姓的认可。习总书记讲,我们抓作风建设,发布八项规定只是开端、只是破题,还需要下很大功夫。每个共产党员、每个领导干部都应该有一种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能做个旁观者,要把自己摆进去,做自己应做的事,尽自己应尽的义务,我们党员干部更有机会和可能去为群众多做一些实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今年九月份将告一段落,但是群众观念却要永远地贯穿在我们的工作中,群众路线是要我们永远走下去的。平时多到群众中走一走,听一听,聊一聊,尽可能地多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望;政策制度出台前,多征求征求意见,以公开求公正是最好的办法;多听听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意见;权为民所用,要以情为民所系为前提,心系群众不能是官样文章,而应该落实到我们的每一件工作中去。

二、干在实处,在聚焦强军目标上使狠劲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马克思曾经说过:“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只有真抓实干,才能出成绩、见实效;只有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才能让老百姓受益得实惠。反之,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失职是对人民群众最大的亵渎。军队、军人的天职是打仗,能打仗、打胜仗是最大的、最好的为人民服务。一是认清形势,真打实备。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美国重返亚太,东北亚局势持续紧张,特别是我国与日、菲等国领海争端,趋向激烈,尤其是近期乌克兰局势扑朔迷离;台湾岛内政局复杂多变,从现在到2016年“大选”这段时间是台海局势走向的关键期;“三股”势力袭扰破坏活动猖獗,尤其是前期发生在昆明的恐怖袭击事件,表明恐怖活动已经从边疆向内地扩散,而且时间和地点都具有不确定性,对我们维护社会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也时常告诫我们分区官兵,要认清形势,战争可能一触即发,遂行任务行动可能就在眼前,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和紧而又紧的作风抓好作战准备,牢固树立随时准备打仗的思想。目前,我们正在强势推进分区信息化建设,加大对各人武部作战值班系统的改造升级工作力度,确保遇有情况能第一时间作出反应。二是着眼任务,积蓄后劲。丽水是进浙入闽通道,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我们分区部队平时遂行抗洪抢险、森林灭火和社会维稳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我们只有把这项任务完成好了,才是对党的最大忠诚,才是对丽水人民的最大感恩。与市相关部门成立了军地联合应急指挥部,建立了军地联合应急值班制度,定期会商和情报共享机制,有力提升了维稳处突能力。三是常态练兵,提升能力。俗话说“仗可千日不打、兵不可一日不练”,只有按照打仗的标准常备不懈抓训练,才能做到迅即能战、战之必胜,才能让人民群众放心、安心。我到分区各单位调研时,干部职工也普遍反映,这两年的训练抓得更紧了,更逼真了,自己也感觉能力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全年累计出动民兵1.6万人次参与抗击超强台风“苏力”、山林灭火和维稳处突等行动。缙云县人武部被省军区表彰为“抗洪救灾先进单位”,龙泉市人武部组织民兵成功营救“驴友”受到社会广泛好评,较好地完成了维稳处突、应急救援、抢险救灾等任务。今年我们将借鉴省军区牵头协调余姚抗洪救灾行动的成功经验,组织民兵应急连跨县域支援行动演练,6月在遂昌县人武部召开省军区赋予的规范抢险救灾行动现场会。

三、走在前列,在军民融合发展上求作为

习主席强调,“要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军队要带头牢记和落实这个要求。开展“三思三观”教育,对部队来讲就是要在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上走在前列,我们分区部队,就是要在推进生态丽水跨越式发展上求作为。一是国防教育军地共抓。丽水市国防教育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去年全市有X名青年应征入伍,大学生比例达到29.2,这个比例比我们整个南京军区高出了两个百分点,甚至还超过了一些高校林立的大城市,这和我们丽水市委、市政府关心支持国防,推出优待政策吸引高学历青年参军分不开,这也是推进军民融合的最直接体现。作为驻丽部队,在抓好国防教育上我们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我们分区每年承训的学生人数都在3万人以上,去年我们云和县人武部持续推进“军民共建文化示范村”在全省影响很大,庆元县人武部将村级文化礼堂融入军事元素,大抓正能量提升的经验做法被全军政工网、《国防教育》等军地多家杂志媒体报道,今年我们还要在“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农家乐等工程建设中,加大军民融合力度,提高百姓生活质量。今年“八一”前,我们还要与市档案局合建红色资料库,举办“红色丽水、处州儿女”图片展,指导莲都区人武部完成省军区赋予的高级中学学生军训试点任务。市委、市政府也要组织驻丽部队召开联席会议,筹划出台《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办法》和《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在涉及每年转业干部方面,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市里主要领导亲自到驻丽部队征求意见建议,现场解决问题。近些年,100的团职干部转业安排相应实职,人武部主官随军家属100安排事业单位,100的军人子女入最好的学校。这是对我们驻军部队的最大支持,也为军民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二是实践活动军地共学。“三思三观”教育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应有之义,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我们师以下部队和地方地县市同步展开,虽然军地双方在组织形式内容环节上有不同,但根本目的是一致的,要走开军地共学的路子。适时召开军地学习活动的座谈会,互相学习好的经验做法,互相取长补短,不仅自己内部照镜子,互相之间也要照照镜子,找找差距。人武部主官都要参加地方教育活动,每名主官都有挂钩联系的乡镇街道,要多到联系单位扑下身子去实践,不仅要自己去,而且要带上干部职工,可以知民情、解民意。你比如我们庆元县人武部,带着干部职工参加挂钩乡镇教育活动的动员部署会,参与乡镇五水共治实践活动,拓宽了思路、开阔了眼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做法也被我们军区和省军区网站报道。前段时间我也走了我们分区的几个单位,每到一个地方我就讲,分区人武部践行群众路线最实在管用的是什么,就是要到群众中多走、多看,多听听老百姓的心声,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我们征兵、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哪一项都离不开人民群众。三是生态丽水军地共建。习总书记主政浙江时就高瞻远瞩提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战略思想。这不仅是260万丽水人民的共识,也深深扎根于每名驻丽官兵的思想中,我们分区部队就是要当好三种角色。当好抢险救灾的第一队,丽水在全省交通相对落后,特别是几个偏远的县,像庆元、景宁,有的只有一条主要进出公路,而且山多路陡,一旦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外面的救援力量一时进不去,主要就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和我们基层民兵力量。我到各县市人武部调研时也和他们探讨过,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怎么办,你们对驻地的基本情况了不了解?有没有调研过?有没有预案?有没有演练?多问几个问题就能掂量出老百姓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当好“五水共治”的排头兵,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参与各县市区的治水行动,提升秀山丽水可用、可赏、可游、可泡、可饮的“五可”人居环境。当好绿水青山的守护神,丽水是我们国家生态环境第一市,是长寿之乡,也是我们驻丽部队的第二故乡。前段时间,我带机关同志到市林业局了解掌握我市森林覆盖面和防火设施部署情况,感到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特别是组织民兵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工作任务还很重,如何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这片绿水青山,我们也将责无旁贷。下一步,我还准备抽些时间到市水利局、科技局、农业局、人防办等相关单位调研一下,掌握情况,提高抓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王永康在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

3月17-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始终,引导党员、干部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照一照。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对丽水党员干部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兰考是河南最穷、最困难的县之一,焦裕禄到兰考上任前,党组织与他谈话时提出,要他在思想上有经受最严峻考验的准备。焦裕禄坚定地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丽水是全省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困难多、矛盾聚焦多、工作问题多。我们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就是要不怕矛盾复杂、不怕任务艰巨、不怕责任重大,敢于克难制胜,敢于奋勇争先,依靠全市干部群众的力量,切实改变丽水的落后面貌,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

下面,我就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三思三观”,谈点想法:

关于“三思”,我讲三句话:

第一句话:要用“爱”来加深与百姓的感情

与百姓的感情深不深,集中反映了一个领导干部的公仆情怀。总书记深刻地指出:感情是一个非常本质的东西,带着感情做事,那是一种温暖,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2009年3月他在兰考调研时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把“亲民爱民”作为焦裕禄精神的核心内容加以强调,要求党员干部:深怀爱民之心,自觉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

焦裕禄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在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带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这种为民爱民亲民的作风,充分反映了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和公仆情怀。

我们深刻反思与百姓的感情深不深,就要时刻对照焦裕禄的公仆情怀,以总书记倡导的“出家人对待佛祖之爱、儿女对父母之爱”对待群众,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来解决,想事、谋事、干事都以群众赞同不赞同、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为出发点。

第二句话:要用“心”来拉近与百姓的距离

与百姓的距离远不远,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关键。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指出:群众的实践是最丰富最生动的实践,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要解决矛盾和问题,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拜群众为师,深入调查研究。他强调:要始终与群众在一起,始终与群众心连心。

焦裕禄就是践行群众路线,把真心交给群众的模范。他在兰考工作的475天,忍着肝病的折磨,常年奔波在农舍、田地。他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对兰考当时149个生产大队中120多个生产大队进行了走访和蹲点调研。他对全县大事小情了然于胸,始终把群众当亲人、当朋友。“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焦裕禄对群众的真心真情换来了兰考人民对党的拥护,对他的爱戴。

我们深刻反思与百姓的距离远不远,就是要像焦裕禄一样,始终把自己置身于群众之中,始终坚持与群众同甘共苦、同心同德。要通过建立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农户、联系乡镇、联系企业制度,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研究、掌握实情,用脚步丈量民情,在一线问计于群众,在一线服务群众,真正做到与群众心连心。

第三句话:要用“责”来加重百姓在心中的分量

百姓在心中的分量重不重,是检验党员干部宗旨意识的试金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心中没有群众,就不配再做共产党员。要经常问问自己,我们是不是在忙着与党的根本宗旨毫不相关的事情?有没有一心一意在为老百姓做事情?古时候讲,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现在就是要服务人民。

我们说百姓在焦裕禄同志心中的分量很重,就是因为他把改变兰考的面貌、让兰考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作为自己的责任。为此,他一直在为兰考的治沙、治涝、治碱而殚尽竭虑,一直在他生病住院的最后日子里,他想的最多的还是兰考的工作,最挂念的还是兰考的百姓。他死后的唯一愿望就是:要求组织上把他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后人把沙丘治好。

当前,我们深刻反思百姓在心中的分量重不重,就是要按照习总书记“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一定要把着力点放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放在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上,放在人口素质的提升上”的要求,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多兴利民之举、多办利民之事,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让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好日子”。这是我们最大的责任!

关于“三观”,我谈三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牢固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就是要坚持一切依靠群众

唯物史观,就是要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的发展。我们党历来认为,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总书记深刻地指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离开了人民,我们将一无所有、一事无成;背离了人民的利益,我们这些公仆就会被历史所淘汰。

实践也反复证明,每当中国前途命运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关头,总是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车轮的方向。很多外国的军事家总是疑惑,在解放战争中,为什么蒋介石800万装备精良的军队仅仅在三年时间里,就败在了毛泽东领导的小米加步枪的解放军手下?不久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四集电视文献纪录片《人民的胜利——淮海战役人民群众支前纪实》,很好回答了这个问题。几百万支前民工宁可自己饿肚子,也要把粮食送到前线。有些群众甚至饿倒在支前的路上,也舍不得吃一粒粮食。陈毅元帅感慨的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几百万支前民工用小车推出来的胜利!什么时候离开了群众,就必然一事无成,就必然失败!

我们强调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就是要在思想上牢固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就一定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形成推动发展的正能量。

第二个观点: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就是要坚持一切以群众利益为重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我们强调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就是要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视群众为父母、把群众当主人。

毛泽东同志在不同革命和建设时期,对“人民”曾有“四种”不同的比喻:第一种是把人民比作“上帝”,第二种是把人民比作“眼睛”,第三种是把人民比作“土地”,第四种是把人民比作“水”。这些比喻,形象的说明,群众在我们党的心中是至高无上的。

总书记指出:焦裕禄之所以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深受人民群众爱戴,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始终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在于他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

今天,我们践行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就是要牢记总书记的教诲:要从思想和感情深处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先生,把自己看作人民群众的公仆和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以群众利益为重。按照夏书记“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的要求,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把老百姓柴米油盐酱醋茶民生“小事”当成我们工作的“大事”来认真办理,努力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实现好、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三个观点: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就是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

执政观,就是指执政的理念,解决的是为谁执政的问题。为谁立命、为谁谋利始终是我们党一个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毛泽东同志经常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

2010年9月,总书记在中央党校2010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领导干部掌权用权的本质要求。领导干部无论官当多大、权有多重,都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要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2012年11月,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深刻揭示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特征。

作为领导干部,我们要始终牢记我们的权力属于人民,来自人民,我们是在为人民掌权,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要把人生价值与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多想群众少想自己,多想事业少想名利,坚持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真正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虞红鸣在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

密切联系群众是人大依法履职的内在要求。结合“三思三观”学习,就如何发扬人大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作简要发言:

一、要充分认识人大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意义

密切联系群众是人大工作的本质体现,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密切联系群众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是民主政治所决定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和民意机关,人大工作的本质是为民掌权、为民代言。

2.是人大履职所要求的。人大代表人民的意愿,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能行使国家权力。人大工作的最大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人大只有联系群众才能履好职,才能使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得到保证。

3.是自身建设所必须的。善做群众工作是人大机关干部的基本功。但是,我们也看到,人大机关和代表群体部分同志,不善于做群众工作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影响了人大自身形象。这也要求我们必须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加强人大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

二要正确把握人大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形式

充分发挥人大密切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和自身独特优势,正确把握人大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形式。

1.要善于运用群众的立场和观点。要树立群众观点、群众立场,明确新时期人大工作任务、特点,把群众路线当作人大工作的主线,贯穿于人大工作的始终。

2.要充分运用法律规定的形式和途径。通过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多察民生之情,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反映人民意愿,维护人民权益。

3.要自觉接受群众的意见和监督。健全主任会议成员联系基层、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和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探索建立常委会组成人员直接联系群众的机制,完善调查研究、定期接访和征集群众意见等制度,以改进工作、完善自我。

三要努力提高人大密切联系群众的能力水平

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健全制度,完善管理,努力提高人大密切联系群众的能力水平。

1.要增强为民履职的理念。始终把为民履职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多察民生之情,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做到群众关心什么、人大就监督什么。要把让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努力使人大工作体现人民的意愿,达到人民满意的程度。

2.要提高群众工作的能力。要放下身段,深入基层,广泛听取民意,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人民群众的所需所求。要主动与群众交流,听取群众意见,与群众说暖心话,办贴心事,拉近距离、增进感情,赢得群众的信任。要善于发现问题,勇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3.要拓宽联系群众的渠道。只有了解民心、掌握民情,人大工作才能更加符合群众的期待。要认真研究和把握新时期人大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拓展联系人民群众的途径,全面推进“基层走亲连心解忧”活动,不断扩大公众对人大工作的有序参与,增进交流和互动,提高人大工作的透明度。

陈瑞商在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

根据会议安排,我作个交流发言。我觉得“三思三观”,核心问题就是党群关系问题、群众观念问题。我谈两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党群问题是非常紧迫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讲,应该说以前也看到、听到过很多,特别是上午看了刘英纪念馆以后,结合这次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再来思考、来看这个问题,感觉更加震憾,更有感悟。

首先,对照自己。我有一次陪同刘锡荣同志到刘英纪念馆,当时听刘英东家儿子介绍,革命战争时期党员没钱交党费的时候,要从溪里拿一块石头放在党组织领导的家门口,目的是时刻提醒自己是党员。这是多么朴素的做法,但意义是多么深远,这也就是党员意识问题。今天我们在参观刘英纪念馆时看到,挺进师进来的时候,苏维埃政权和部队,用苏维埃币购买物品,但为了老百姓流通方便,后面用银元,一元换一元。这说明在那么困难的战争年代,群众的位置有多高,这也就是群众意识问题。对照自己,党员意识有很大差距,群众意识也有很大的差距。我觉得,党群关系的核心问题就是每个党员干部的心中有没有老百姓。有了之后,份量有多重;有了之后,自觉性如何;有了之后,能不能把工作落到实处。这三个问题解决好了之后,才能真正心中有群众、心中有老百姓。通过今天上午的参观与学习,觉得自己有差距。

其次,对照现状。从当前实际看,党群关系问题也是很大的问题。我前两天看浙江电视台播放的党建节目,其中讲到一个山东的妇女,在部队要被敌人包围的紧急关头,在自己生了小孩后的第四天,就连夜抱着刚出生的孩子去给部队送信,避免了部队的重大伤亡。我现在想,如果换成是我们被包围在里头,还会不会有人给我们报信。我估计没几个人会了,很可能还会瞒着你。这就说明现在党群关系一种新情况的出现,已经很严重。

所以我觉得,对照自己与对照现状,都迫切需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这次活动,把“三思三观”作为浙江的特色、亮点来开展讨论,我觉得非常有必要。

第二个观点,解决群众观念问题必须是具体的。老百姓认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必须看到真真切切的好处。现在不仅仅是理念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行动的问题。习近平同志提出,要以问题为导向。也就是说,现在要对照党群、干群关系,找出存在哪些问题,哪些重要问题,哪些关键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党群关系就会有裂缝;反映了这些问题,说明了群众的要求;解决了这些问题,说明了党群关系的粘合。所以我觉得,一定要具体落实到工作当中去。

一是要服务群众。要让老百姓确确实实尝到好处,首先是民生问题。李瑞环同志有次在社区调研,一个老奶奶说家里煤气气压不够,这是件很小的事情,李瑞环同志说,每个老百姓家里的小事,就是政府工作的大事。小事解决好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也就好了。现在老百姓的要求非常具体,家门口的路灯不亮了,路边的水坑积水了,小孩读书不方便了,家里老人就医有困难了等等,都会把火发到党委政府身上,都会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其次是发展问题,这是群众的长远利益。当前的经济运行在某些地方、某些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如果不解决好,要贻误丽水的发展,最终伤及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是要依靠群众。这是有感而发的,上次政府常务会议上,黄市长在讨论五水共治时指出,现在党委政府的决心非常大,是否能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很关键。如果不依靠群众,不把群众发动起来、参与进来,好事就办不好。老百姓会以为这是政府要求干的,可能会在边上看,政策处理还要掏钱。所以我认为,要把好事办好,就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要让群众有主人翁的地位。现在可能我们在服务群众上有差距,在依靠群众上也有差距,让群众没有主人翁的意识。现实生活中,有的家境非常好,父母对子女很好,子女不一定孝顺,觉得生活太简单太容易。反而是那些农村出来的,生活非常艰难的,子女一起参与奋斗的,对父母很孝顺,觉得父母不容易。现在的党群关系,我觉得类似这种情况,政府什么都要解决,什么都送上门,反而人家不领情,不觉得好。这一点应当引起我们的反思,这几年应该为农民做了不少事,为什么怨声越来越多呢?可能帮人家做主,帮人家做事,应是其中的原因。

朱晨在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

根据发言安排,我着重从平安建设的角度,谈一谈学习“三思三观”的体会和思考。

“平安建设”是省委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通过这几年的平安丽水建设,尤其是自己从事平安综治工作以来,我深刻体会到,平安建设就是最直接的群众工作,平安建设的成效如何,群众满意不满意,都直接反映出我们做群众工作的方法、能力和作风。我认为,平安既是“易碎品”,同时也是“必需品”,一方面政府有职责,因为平安是动态的,现在平安不代表将来平安,面上平安也不代表局部没事,不能有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作为党委政府和政法机关,必须如履薄冰、居安思危,不余遗力地维护好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另一方面群众有需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平安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我们必须千方百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努力创造群众追求、认可、满意的平安。

连续九年的“平安市”,成绩来之不易,“平安之鼎”可以说一年比一年沉。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更高起点、更高水平上谋划平安建设,我认为,不论我们的工作理念、机制、方法如何创新,总的一条始终要牢牢把握,那就是要始终坚持用群众工作来统揽平安工作,做到在思想上更加尊重群众、在感情上更加贴近群众、在工作上更加依靠群众,使平安建设始终建立在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之上。具体有三点思考:

第一,平安建设的评价机制要体现民意。平安不平安,群众最有发言权。任何一项工作,评价机制都是最有效的指挥棒,平安建设也不例外。要想让以民本为导向的平安理念不落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评价机制上下功夫,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群众评价指标体系,真正把评判平安建设成效的“表决器”交到群众手中。如何在平安建设的评价体系中体现民意,一方面,要增加民意在平安考核中的权重,比如,在省平安考核的指标体系中,总分1000分,其中“人民群众安全感增强”一项就有100分,是所有考核指标项目中分值最高的一项。导向非常明确,就是突出群众的评价。因此,这种导向我们也要在今后的平安乡镇(街道)、平安村(社区)等考核中给予体现。另一方面,要把科学的评价建立在群众的广泛参与之上,去年,我市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参与率是47.3,总体不是很高。而且,在省平安考核中,县(市、区)的平均扣分是56.12分,其中“平安三率”(满意率、知晓率、参与率)就扣了18.2分,主要是知晓率、参与率的扣分,这说明,群众在平安建设中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也是我们在今后的平安建设中需要重点研究的一个问题。

第二,平安建设的工作制度要结合民意。平安建设是一项群众工作,其一切工作制度都要指向基层,指向群众。对此,我们在定措施、抓管理、强服务的各项工作中,都要把民众和社会的因素考虑进去,建立健全社会动员机制、社会激励机制、群众自治机制,更加注重依靠和激发人民群众、社会组织的智慧和力量,来推进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这方面,我认为要转变两个思想上的误区,一是我们讲重视基层、加强基层,并不是把什么任务都推给基层,而是要把精力向基层集中、力量向基层加强、政策向基层倾斜,既要给基层压担子,又要为基层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条件。二是我们讲群众参与、共建共享,并不是让群众通过个体参与社会治理,而是要更多的借助社会组织的力量,管理政府管不了、管不好的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事项,通过组织发挥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比如,杭州有3000多个“和事佬”协会遍布城乡,这些协会都是民间社会组织,有人民调解员、社区工作者,也有法官、民警、律师,更多的是生活在社区的离退休同志,每年化解民间纠纷近万起,成为社会和谐的润滑剂。而我市目前有各级各类调解组织3400多个,调解员1.5万余人,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兼职调解员,工作积极性不高,调解的成效也不是很明显。另外,目前,全市注册的各类社会组织只有1627家,每万人仅拥有社会组织数7.7个,全省约为20个。因此,在社会组织的培育、管理、引导等方面我们还要进一步下功夫。

第三,平安建设的工作方法要落实民意。民意是平安建设的“风向标”。在推进平安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善于用群众的眼光审视平安建设的各项工作,善于用群众的视角反思平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平安建设由“围绕指标、排名转”向“围绕群众意愿、要求干”转变。落实民意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好群众信访工作,信访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其核心就是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当前,我们一些信访问题由易拖难、由小拖大,导致缠访、闹访、非访不断增多,既有群众思想认识上的原因,也有我们自身工作方法、制度、作风上的原因。做好信访工作,我认为要把握好这么几点:一是信访工作要纳入法律框架之内。以法律、法规为底线,严格执法,违法必究。二是解决信访问题要有专业人员。解决问题不是信访部门,而是相关职能部门,我们推行轮值接访就是这个道理。三是要依法行政,从源头上减少信访量。四是要正确对待信访者,认真善待信访者。中国自古就有“屈死不告状”的传统,不是遇到大事,绝大多数信访者是不会走上上访这条路的(个别缠访、闹访者除外),对信访人一定要尊重、理解、关心、解难。五是对缠访、闹访、非访一定要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公安机关要履行职责,对无理上访不能哄,哄得了一时,哄不了一世。现在花钱安稳了,明天后天他还会闹,并且价码会越来越高。

毛子荣在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

根据会议安排,我简要汇报关于“三思三观”方面的学习体会。我认为,“三思三观”的核心思想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观”,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开展“三思三观”学习讨论,有助于我们党发挥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最大优势”和避免脱离群众这一“最大危险”,站稳群众立场,密切党群关系,强化公仆意识,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联系莲都区教育实践活动实际,回答好“三思三观”,重在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走进群众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党员,如果与群众的距离远了,就与党拉开了距离;心中没有群众,就不配再做共产党员。”作为党员干部,要努力做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带头人,做人民群众信赖、尊敬的贴心人。

1.走出机关大门。放下身子,走出机关,走近群众,抽除与群众的“隔热层”。以区级领导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区直部门“一把手”为主要对象开展“接地气、增底气”活动,广泛听取意见。按照一名领导干部带一名后备干部、一名住村干部(或一名园区联系员)的“1 X”模式,到农村、企业和治水节点担任驻点工作人员,汲取民意民智,解决实际困难。

2.走进群众家门。干部平时若都不进群众家门,群众就有可能会堵党委、政府的大门。要围绕变“群众堵门”为“干部进门”,以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住村干部为主要对象,深化落实“住村联心”制度,全面开展“走山路,唱山歌”活动,推动基层干部常坐群众炕头、常站农民地头、常拉百姓话头,密切联系群众,热情服务群众。

3.叩开群众心门。针对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用“键对键”代替“面对面”的情况,在全区广泛开展“当面锣,对面鼓”活动,积极搭建现场议事、当面恳谈、电视问政等平台,推动各级各部门和各级干部真听意见、听真意见。截止目前,全区已征集到各类意见建议1500多条,既有反映“四风”方面的问题,又有反映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问题,为边查边改奠定了基础。

二、办实群众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最终要落实在一件一件的实事之中。”要深化认识,拓展方式,切实做好为民办实事工作。

1.办实事。着力解决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五水共治”方面,落实“一图一长一网”举措,力争用三个月时间消灭垃圾河,一年内消灭黑臭河,到明年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户受益率达到70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7以上。“三改一拆”方面,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个拳头抓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扎实推进老小区、城中村改造,强力推进“无违建区”创建活动。“双创”方面,治顽疾,攻难点,加强市容市貌、城市秩序整治,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确保如期完成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示范文明城区创建目标。“示范点创建”方面,全面实施社区、美丽乡村、农家乐、企业、示范镇、学校、区直机关、农村党建等8大系列示范点创建工作,促进城乡建设上档次、上水平。低收入农户增收方面,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创新扶持措施,加快低收入群众脱贫增收步伐。企业帮扶方面,选派干部任“企业助理”,加大企业帮扶解困力度,指导企业转型升级。

2.实办事。坚持起点准、过程严、落点实,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推行区四大班子、区级领导干部年度重点工作公示承诺制度,完善限时脱稿汇报、干部实绩上墙、季度汇报、半年小结、全年汇报等行之有效的制度,确定年度“十件实事”、“社区十件实事”项目,年初向社会公开承诺,年终接受群众评议。

3.事办实。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有效破解土地、资金、人才、体制等要素制约,努力实现最佳审批服务、最佳企业服务、最佳便民服务,不断提升干部群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三、过好群众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要相信和依靠群众,但不能做群众的尾巴;干部要教育和引导群众,但千万不能站到群众的对立面。”要重视发挥群众中蕴藏着的巨大智慧和力量,“跟着群众跳火坑”,过好群众关。

1.敬畏关。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作为领导干部,我们要敬仰群众、敬重群众、敬畏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甘当群众的小学生,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之中。

2.口碑关。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作为领导干部,我们要重视解决民生问题、关心群众冷暖,不让鲜花掌声淹没群众意见,不让成绩数字掩盖矛盾问题,不让发展成就麻痹忧患意识,确保决策科学理性而又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3.形象关。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评价,最直接的来自于身边党员干部的评价。作为领导干部,我们要自觉把自己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群众中立起标杆、树好榜样。

廖思红在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

“三思三观”,“思”是基础,“观”是目的。这次学习讨论,旨在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就是要求我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对此,我谈几点认识。

一、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领导干部来源于群众,代表群众的根本利益,并实现群众的根本利益。领导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是“1”和“0”的关系,离开了群众,领导干部永远只是“1”。做统战工作,就是要根据这一原理,以空前的广泛性、包容性、多样性、社会性,引导不同阶级、阶层、政党、集团、社团组织团结在市委周围,共同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共享美好生活。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我党指导各项工作的理论来源于群众的实践,我党思想路线中最核心的就是“实事求是”。据此,作为统战部长,我要认真履行职责,按照中央和省委统战部的工作要求,在市委市政府重大事项的决策中,协调好统一战线成员的有关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及民主监督等方面工作。

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

人生观、价值观是基本立场问题。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我服务的统一战线成员来讲,因为群体的多元化和社会性,既要承认其利益的差异性,也要强调团体利益、个人利益必须融合到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之中,当两者发生矛盾冲突时,个人利益、眼前利益必须服从于全局利益、长远利益。要做到这点,就要掌握群众真实的思想、情绪、愿望和要求,用脚步去丈量,用心去体会,用正确的方法去分析、提炼、引导,还要一心一意,确立行大道、走正道的人生追求。

四、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强调的是对群众的感情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在群众有困难的时候,要感同身受,做贴心人、服务者,在解决群众的困难中取信于民,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当前经济形势复杂,非公企业面临许多困难,非公经济人士、华侨企业家经常找我们,反映各种困难、要求。我们要把统一战线成员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统战工作的重点加以研究破解。

五、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一种根本工作方法

正确对待群众的意见,把群众的意愿转变成现实的途径、步骤,进而实现群众利益,但同时也必须意识到,群众的意见也并非都是天然正确的,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去梳理和对待。合理的就接受,就去做,不做就是官僚主义;基本合理的要一分为二,合理的那部分去做,不够合理、不正确的要做好解释;不合理的意见就要敢于做引导工作,做说服工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要有分析、有判断的,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判断的方法是辩证法,判断的标准是符不符合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局利益、长远利益。同时还要积极寻找工作路径。去年11月,根据浙商侨商回归中遇到的问题及客商的意见,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研究后与行政审批中心联合主办,由丽水市温州总商会、温州银行、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等单位联合承办,在市投资项目审批代办服务中心建立丽商服务中心,从项目审批环节到后期建设、生产,为客商提供一条龙服务,探索统战社团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路子,助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夏建成在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05年11月22日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就郑九万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开展“三思三观”专题学习讨论,不仅是我省教育实践活动抓好学习教育的特色做法,更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百姓分量批示精神的重要抓手。作为领导干部,要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批示精神,其核心就是要以“三思”促“三观”,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一、以“三思”促“三观”,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前提是与群众建立深厚的感情、真正做到心连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做群众工作要将心比心,换取真心”。建立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是领导干部密切党群关系、摆正公仆位置的前提,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动力。近年来,瓮安事件、孟连事件等接二连三发生,就突出反映出我国部分基层存在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的问题。人民论坛杂志社曾组织了“群众最喜欢的干部类型”专题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对群众有感情”排在了第一位。无独有偶,人民网曾推出了“百姓与基层干部”网上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老百姓最欢迎基层干部能为他们办实事,对老百姓有感情,有服务意识,能深入基层;最反感基层干部工作缺乏责任心、作风浮夸,高高在上,不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由此可见,着力增强宗旨观念,对群众有感情很重要。因为感情决定态度,感情产生动力。而感情的建立是在相互的交往过程中产生和不断增进起来的,这种感情的培养很难单纯从书本上得来,也很难单纯从单位里得来,必须在同人民群众的同甘苦共患难中培养出来。首先,是要“身入”。就是要从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入手,耐住性子、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带着问题、带着感情、带着责任进社区、进农户、进车间,经常和群众在一起,让群众时刻感到党员干部就在他们身边。第二,是要“心入”。就是要把群众当作血脉相连的亲人,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吃一桌饭,同叙一家亲,以心交心,将心比心,坦诚相待,做群众的贴心人,只有这样才能让群众感到亲近,群众才会向我们说实在话、聊知心话。第三,是要“融入”。就是要认真倾听群众呼声,重视群众诉求,学会换位思考,自觉站在群众方面考虑问题,体会他们的难处,注重他们的感受,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成为群众的“主心骨”。

二、以“三思”促“三观”,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核心是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服务于人民,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作为最大责任,把执政为民、为民用权作为正确使用权力的基本准则,真正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领导干部官越大、权越重,为人民服务越应该作出成绩,越应该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习总书记的这些用权理念值得我们每个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铭记于心、身体力行,从而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首先,是要牢记群众利益,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就是要始终坚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切实把群众之事当成自己的“家事”,把群众工作当成“家业”,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知民之所盼,察民之所忧,亲民之所爱,于民之所需,诚心诚意地为老百姓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第二,是要坚持实事求是,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结合起来。就是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群众的意愿和承受能力,努力把上级政策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坚决防止和克服主观随意性和经验主义,真正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第三,是要求真务实,狠抓落实。就是要着力在“察实情、出实招、见实效”上下功夫,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突出矛盾,多做调查研究,多听意见建议,特别是要紧紧围绕如何改善民生福祉、化解矛盾纠纷和提高群众收入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问题,制定实实在在、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行动措施,做出经得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三、以“三思”促“三观”,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关键是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已经被有些党员干部淡忘了。现在交通工具发达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通讯工具先进了,干部与群众的沟通却难了;干部的学历高了,做群众工作的水平却低了。”当前,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群众思想观念多元、多样、多变,这给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带来了严重的挑战,特别是在新形势下,有些党员干部存在不敢做、不会做、不愿做、做不好群众工作的多种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深入研究和把握群众工作的新情况和新要求,着力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各种能力。首先,是要提高向群众学习的能力。“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是生活的先知,冷暖甘苦感受最深刻;群众是智慧的源泉,改革发展体会最真切;群众是施政的基础,政令得失反映最真实。作为领导干部要甘当群众的学生,虚心向群众请教,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领导艺术的提高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沃土中,不断从人民群众中吸取营养和力量。第二,是要提高组织群众的能力。关键是要尊重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意愿、要求和利益作为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为人民群众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要感召群众,坚持深怀爱民之心、用真情感召群众,恪尽为民之责、用人格感召群众,多办利民之事、用实惠感召群众,示范引导、用典型的先进事迹感召群众,加强教育引导、用共同的幸福愿景感召群众;要以身作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率先垂范,始终站在群众的前列,要求群众做的自己带头做好,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第三,是要提高沟通群众的能力。沟通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桥梁,关键要取得群众信任。要学会与群众打交道、交朋友,说老百姓能够认同的话,讲老百姓能够接受的理,做到“进得了门,谈得上话,交得上心”。特别是要善于掌握、利用各种新技术、新手段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尤其是要通过网络了解民情、汇集民智,使网络民意能够在现实的领导决策和政策执行过程中体现出来。第四,是要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能力的一项基本功,调查研究能力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党员干部要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到一线去,到条件艰苦和情况复杂的地方去,彻底解决党员干部不愿调查研究、不敢调查研究、不会调查研究的陋习。要亲自揭锅盖,摸炕头,看粮仓,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第五,是要提高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能力。相对于快速变动的社会结构、快速流动的人口、日趋复杂的利益结构和多元化的群众需求,目前的社会治理体制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党员干部转变观念,面对非政府组织(NGO)、新经济组织等快速发展,导致社会政治力量多元化的趋势,顺时应势,推进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的转变,更多通过民主沟通、社会协商的办法和途径,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提高治理能力,密切服务于社会治理的全过程,重点围绕化解各种矛盾、处置突发事件、应对网络媒体等锤炼和提高自身才干,更好驾驭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四、以“三思”促“三观”,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根本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促进领导干部干净干事。古人云:己身正,不令而行;己身不正,虽令不从。少数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严重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因此,坚定不移地反腐倡廉建设、促进领导干部干净干事就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一项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干干净净干事,就是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严守党纪国法,自觉做到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让领导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让领导干部“不想腐”,就是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常补理想信念之“钙”,形成“不想腐”的思想道德防线,从而做到严以律己,防微杜渐,自觉抵制名利、金钱、美色的诱惑,做到一尘不染,两袖清风,永葆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让领导干部“不能腐”,就是要从源头抓起,从完善制度入手,形成一整套“不能腐”的严格制度体系,规范领导干部对公共权力的使用,使其难以滥用权力、以权谋私。让领导干部“不敢腐”,就是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形成惩治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

朱继坤在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

我认为,“三思三观”本质上是要弄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第一,要弄清“我是谁”,牢记安身立命之本。弄清“我是谁”,是一个身份认知的问题,反映了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前几天我们专题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习总书记的讲话,对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指导,也对县级的工作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我认为,像“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将自己的满腔热血倾注于兰考大地,就是用生动实践回答了“我是谁”的问题。弄清“我是谁”,关键是牢记两点:一是心里装着群众。要有人民的情怀。习近平总书记的《之江新语》中,就强调心无百姓莫为“官”。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二是保持清廉本色。要把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的要求作为座右铭,以敬畏人民的态度,慎待手中的权力。

第二,要弄清“为了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弄清“为了谁”是一个执政目标的指向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之江新语》中有一篇文章叫《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里面就讲到,领导干部要想真正在群众心目中留下一点“影”、留下一点“声”、留下一点印象,就要精心谋事、潜心干事,努力为人民多作贡献,而绝不能靠作秀、取宠、讨巧,博取一些廉价的掌声。弄清“为了谁”,我认为要做到“两个少看、两个多看”。一是少看“增长率”,多看“满意度”。不能只见物,不见人,我们既要见物,也要见人。没有GDP是肯定不行的,但作为党委政府来讲,要淡化GDP情结,把经济增长建立在群众生活品质的提高上。去年以来,我们以解决学生入园、群众看病、群众出行和百姓饮水等问题为重点,推进了县人民医院迁建、机关幼儿园等一批重大民生项目建设,正是这种“小项目,大民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二是少看“平均数”,多看“均衡度”。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扶贫工作的时候说过,平均数会掩盖差距。经济指标的平均数,并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老百姓的实际生活水准,作为党委政府,一方面要完善创业就业扶持机制,解决好低收入群体的增收问题。去年,我县发展“三个家家”成效显著,农家乐营业收入、农村电子商务销售额、来料加工费三个数据走在全市前列。我们还努力把缙云烧饼打造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要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让所有老百姓公平享有公共服务。我们提出“城乡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路径,就是要努力解决缙云工业化、城市化不协调和城乡差别拉大的问题,让更多老百姓共享发展的成果。

第三,要弄清“依靠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弄清楚“依靠谁”,是一个执政力量的依靠问题。毛泽东同志说过,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邓小平同志说,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落实到实践中,要做到“三个广”。一是广接地气。只有广接地气,才能“聚人气、增底气”。所以我们提出缙云要释放正能量,首先干部要养大气,树正气,接地气,心中要有群众、要深入基层。去年9月份,我们就开始了“转作风,连民心,千人百日走基层”活动,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走访乡村、企业493个点,梳理难题237项,已帮助解决163项,效果很好。二是广开言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法就在群众中。好措施、好办法哪里来?答案是从群众中来。像我县330国道的问题,县委、县政府做了三个研究方案,公开征求四套领导班子、退休老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意见,统一了思想,工作开展的非常顺利。多听群众意见,很多问题、矛盾就能化解在前面。三是广纳真言。特别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把自己摆进去,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最真实的声音。

卫中强在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

“三思三观”是我省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符合中央要求、体现我省特色的理论成果之一,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百姓分量问题批示精神的重要抓手,是贯彻刘云山同志在浙江调研时关于精心组织好“三观”专题讨论要求的具体措施,开展好“三思三观”学习讨论对我们深入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谈几点体会或认识。

一、深化“三思”、践行“三观”的前提是做到即知即改。评判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键看什么?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是看进行了多少表态、开了多少会议、撰写了多少总结,关键是看在多大程度上整改了多少现实问题。中央一直强调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着力解决突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达到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四风”问题,要从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找准靶子,有的放矢,务求实效。但我们有些同志确实“四风”突出、“三观”不固,特别是有些党员干部不了解群众情绪,不关心群众疾苦,这些问题不同程度而又普遍存在,违背党的性质宗旨,严重损害党群关系,不断侵蚀党的肌体,影响和危害不言而喻。“深刻反思与百姓的感情深不深、与百姓的距离远不远、百姓在心中的分量重不重”,让我们看到了与百姓的距离、看清了对百姓的态度。为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走过场、解决问题,必须坚持把深化“三思”贯穿始终,用好“三观”这个武器,做到边学边改、边查边改,除作风之弊,扫行为之垢。

二、深化“三思”、践行“三观”的目标是实现精神洗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种种问题,特别是“四风”问题都是顽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借鉴延安整风经验,强调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明确提出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为的就是使我们执政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李克强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这样谈理念,他说“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做人要正、办事要公,才能利国利民”,彰显了本届中央政府以民为本、勇于担当的理念和情怀,充分表达了“三观”的深刻内涵和外延。通过深入的学习,我认为“三观”不仅顺应形势需要、符合本届政府执政理念,也是我省广大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其精髓是为民,重点是务实,强调的是作为。通过在活动中强化服务意识,增强责任感;强化宗旨意识,牢固群众观;强化实干意识,培育服务观;进一步牢固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实现党员干部精神洗礼、灵魂升华。

三、深化“三思”、践行“三观”的关键是建立长效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课题,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必须经常抓、长期抓。既要立足当前,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刘云山同志强调,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顽固性,抓一抓就好些,松一松就反弹,在抓思想教育的同时必须注重制度建设。只有建立好的制度机制,才能持续发挥激励、约束作用,让好的作风得到弘扬、让不良作风受到遏制,也才能避免改作风“一阵风”。在深化“三思”、践行“三观”过程中,尤其需要探索研究做好群众工作的机制、方法、途径,比如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如何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新手段来提升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比如在整改“四风”问题上,通过什么渠道打牢弘扬良好作风的思想基础;比如在干群关系处理上,怎么才能取得实质性突破。总之,就是要把“三思三观”作为贯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条主线来抓,成为党员干部的长期自觉和行为习惯。

林健东在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

前面,大家就“三思三观”的重要性谈了很多很好的看法,那么认识了重要性后该怎么做?该做些什么?我认为重点要做到5个字:深、实、细、准、效。下面,根据分管工作实际,我结合“五水共治”工作谈点三点体会。

一、“五水共治”是群众路线的“试金石”之一

习总书记明确要求,今年的改革要从时间表倒排最急迫的事项问题改起,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而“五水共治”完全符合这“四个改起”的要求。夏宝龙书记2月26日在嘉善调研指导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时也讲,“五水共治”攻坚战是检验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最大考场。王建满顾问也强调“五水共治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出各级党委、政府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心,照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所以说,“五水共治”是路线教育的“试金石”之一,可以试出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水平、作风水平、干群关系,“五水共治”是路线教育一面亮堂堂的镜子,可以让党性修养低下、作风涣散、干群关系紧张等不合格的党员干部无处遁身。而在“五水共治”与路线教育相结合上,我市走在了全省前列,开展了“万名干部基层治水”活动,其中5000名市、县管党员领导干部、后备干部作为治水工作指导员;5000名青年机关党员干部,配合治水指导员开展工作,并制作了“治水”工作指导员进村入企工作手册。

二、我市“五水共治”总体进展顺利

“五水共治”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去年我市迅速启动,开局良好。今年,市委市政府继续以铁的决心、纪律和手腕全面推进,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不留退路、不拖时间、不能手软、不作解释的“四不”要求,努力形成破竹之势。春节后召开第一个全市性大会——“五水共治”大会,全面部署推进,本月19日又在松阳召开了全市“五水共治”工作现场会进一步落实推动。我本人也持续通过专题调研、专题部署、专项督查等工作手段毫不懈怠地抓,先后赴浦江、丽水开发区、市环保局(治水办)、遂昌县、松阳县、缙云县、龙泉市等调研。各县(市、区)也是大张旗鼓地抓、雷厉风行地干、敢打敢冲地推。总之,全市上下已然形成“领导重视、部门负责、全民参与”的治水大氛围,全市“五水共治”工作正朝着“干好一三五、提前治五水”的总目标顺利推进。

三、当前需要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

尽管我市“五水共治”开局良好,推进迅速,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各地工作进展参差不齐。从前一阶段全市“五水共治”专项督查情况看,个别地方的领导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没能高度集中工作精力,有的地方治水办抽调人员实际到岗情况并不理想,工作督查没有形成常态化,舆论宣传力度不大,个别地方“五水共治”指挥室、作战室和“一表六图”制定进度缓慢,有的“河长制”河道“四个一”尚未完成,多少存在“上头热下头冷”的现象。从目前全市治水捐款资金到位情况看,认捐金额达1.27亿元(其中现金1.11亿元,物资0.16亿元),截止3月24日,实际捐款到位只有7436.357万元(物资除外),到位率为66.7。

二是农村治水任务极其艰巨。我市地域面积全省最大,农村治水任务量大面广,且治理点分散。全市2014—2016年“三年行动”计划治理2461个行政村。每一个村的污水治理都涉及规划编制、工程设计、政策处理等大量前期工作,各县(市、区)与全省同步大面积地铺开农村治水工作,且不说规划设计需要一个过程,目前仅仅寻找并确定设计院单位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是城镇治污基础设施薄弱。治污水是“五水共治”五个手指中的大拇指,是工作全局成败的关键所在。从我市实际情况看,主要的短板在于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基础过于薄弱,历史欠账多。从规划目标看,2014—2017年全市有总投资65亿元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其中腊口污水处理厂项目、污泥处置中心项目,以及县市污水厂扩容建设和管网的建设是重点和难点所在。

四是资金筹措压力大。我市“五水共治”计划总投资461亿,其中市本级51亿;2014年计划完成投资66亿,其中市本级10亿。虽然市县两级高度重视,财政资金安排优先考虑“五水共治”,前期通过全面发动筹集捐款金额达到1.27亿元(含物资约1600万元),但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丽水,市本级和各县(市、区)财政收入水平低,财力单薄,“五水共治”投资缺口巨大。

上述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重点研究解决。

金建新在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

近段时间,通过认真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汇编》、《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等有关重要论述以及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深刻反思自身的思想行为,深深觉得开展“三思、三观”学习讨论,具有时代性、现实性、针对性,目的是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诟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让我们时刻坚持永远把群众放在第一位,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觉得讨论活动本身就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这一根本工作路线的生动实践。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把自己摆到群众中,走进群众、贴近群众、敬畏群众,才能真正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才能真正拉近与百姓的距离,增进与百姓的感情,增加百姓在心中的分量。借此机会,也谈点认识和体会。

一、思想上要真正走进群众。要不断强化宗旨意识,正确看待权利和利益、群众和自己,真正在思想上有积极的态度,内心里有强烈的认同感。要以一颗真心,带着诚意,真正走进群众心里。人心需要人心换,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要真正深入群众,主动与群众交流沟通,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所想,关切群众所需,真正走进群众的心里、取得群众的信任;要真正融入群众,体谅群众的处境,体察群众的难处,真正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二、作风上要真正贴近群众。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糜之风这“四风”问题,就是要让我们深入对比这“四风”问题,让自身“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对作风建设来一次大排查、大检验、大扫除。就是要放下身子,走出机关,做到真正贴近群众。实践党的宗旨,和人民群众形成血肉联系,没有感情是不行的,要认真找问题,对比“四风”,让自身清醒下来,深入细致地去想一想、去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要认真查原因,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和自身实际,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找准问题的真正缘由;要认真转作风,不断地去自省、自警、自励,通过不断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坚持良好的思想作风、学习作风、工作作风,真正建立群众观点,坚持同人民群众的朴实情感,使自己在这次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中,上好作风建设的“必修课”。

三、工作上要真正敬畏群众。要在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把自身负责的具体工作摆进去,看看过去的工作哪些离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看看今后的工作如何更好地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时刻绷紧“为民负责”这根弦,敬仰群众、敬重群众,领导干部尤其要敬畏群众。要真心为民办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有所担当、有所作为,勇于创新、敢于改革,为群众做实事,为群众解忧难;要真心受民监督,自觉把自己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公开决策,让群众来评判工作的好与坏。

相信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和以往开展的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一样,一定是一次触及灵魂的洗礼和反思。这种洗礼和反思,对于自己增强党性修养,做一个有益于党和人民的人,一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蓝资霞在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

一、对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认识

根据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总体安排,我重温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倍感亲切。群众观点的重要内容是:

(一)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也就是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史观。

(二)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三)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一切共产党员都要把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是否向人民负责作为自己的一切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准则,把向党负责和向人民负责统一起来。

(四)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形成群众观点的有机整体。

群众路线是建立在群众观点基础之上的无产阶级政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根本路线,它包括两个方面: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党的基本的领导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我党几代领导人都是非常重视和一贯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的。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工作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致胜的法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是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

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党几代领导人都是非常重视和一贯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的。

二、“以三思正三观”就是在认真思考“与百姓的感情深不深、与百姓的距离远不远、百姓在心中的分量重不重”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一切以民众、民生为出发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人为本,人民至上;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常怀亲民、爱民、为民之心,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

习总书记反复强调,心中要有百姓。去年习总书记考察山东菏泽市,在各县、区主要负责人座谈时,给县委书记们念了一副对联,告诫大家“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在2013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就解决老百姓打官司问题又作了重要指示。

习总书记执政以来,他的讲话多次提到“人民”和“责任”,触及百姓的心声。他指出,要转变作风,就是要打破“围城”、“玻璃门”和无形墙,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接接地气很好,一枝一叶总关情,什么是作秀,什么是真正联系群众,老百姓一眼就看出来了。

三、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国内外的复杂形势,重新强调党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的这“三个必然要求”,进一步诠释了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着长期、复杂、严峻的执政考验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以及外部环境的考验,同时存在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种危险”,其中脱离群众是最大危险。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先后开展了整党、“三讲”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有效地促进了党风的好转,但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特别是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有的党员干部不了解群众情绪,不关心群众疾苦,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违法违纪的案件时有发生,等等。“四风”问题严重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为此,必须直面问题,“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必须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不断巩固和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宋永平在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

开展“三思三观”的学习讨论,是我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抓好学习教育的特色做法,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重要抓手。开展“三思三观”专题学习,关键是要通过认真把握“三思”更好促进“三观”的牢固树立,而“人民至上、法律至上”理念则是“三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正确认识“三思三观”,以“三思”促“三观”。“三思”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查摆问题的有效手段。一思与百姓的感情深不深。就是要求我们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心中装着群众,摆正与群众的关系。二思与百姓的距离远不远。就是要求我们经常深入群众一线,与群众一起同工作、共生活,同甘共苦。三思百姓在心中的分量重不重。就是要求我们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而“三思”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坚定树立“三观”,塑造正确的主观世界。一是要牢固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二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坚持“三思三观”,必须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理念,充分发挥人大制度作用。对照“三思三观”要求,当前我们存在“四风”问题,其根本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人民至上的理念树立不够,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有所淡化。人民至上就是坚持人民自己当家作主,始终坚持党领导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必须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人民至上的理念,依法履行好法定职责,让人大机关成为最有群众基础和活力、最能代表民意、最会为人民服务的机关。一是做出重大事项决定要在“依法、民主、科学”上下功夫。要确保重大事项内容合法和程序合法;要深入群众、听取民声、了解民情、集中民意,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各方智慧,努力追求实现群众利益的最佳效果。二是履行监督职责要在“重点、力度、实效”上下功夫。要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重点,加大对“五水共治”、产业转型升级、民生和生态保护等重点工作的监督力度,督促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切实提高监督实效。三是发挥代表作用方面要在“融入、表达、联系”上下功夫。要充分发挥代表广泛联系群众的作用和优势,努力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建立代表向选区、选民述职制度,让代表真正融入群众中;改进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工作,使代表说话更管用;健全“人大--代表--群众”之间的沟通联系制度,畅通民意表达和沟通渠道。

三、坚持“三思三观”,必须要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理念,着力推进司法公正。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只有强调法治,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的利益。依法治国从根本上说就是按照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治国,主张法律至上即是主张人民意志至上。强调法律至上理念,一是表明法律要平等地约束所有人。任何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都不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任何人都不能以个人意志代替法律。二是表明任何公权力不得超越法律。公权力的行使必须遵循“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原则。三是法律是全社会行动的准则,无论是党的领导,还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民主权利,都必须严格依法办事,自觉遵守法律规定。

“法律至上”理念最终要落实在司法层面。司法工作必须要牢固树立和践行“法律至上”理念,维护法律权威,切实用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一是要坚决破除重实体轻程序观念,牢固树立实体与程序并重观念,切实防止程序违法现象,让“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应当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二是要坚决破除重打击轻保护观念,牢固树立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并重观念,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把执法办案过程变成既打击犯罪、维护和谐,又化解矛盾、保障人权的有机统一过程。三是要坚决破除重业务建设轻队伍建设观念,牢固树立抓业务与抓队伍并重观念,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司法能力和水平,提升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实现公正与效率的有机统一,增强司法公信力,维护司法权威。

吕文明在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思考,我认为“三思三观”核心是解决群众观的问题。我理解的群众观,简单说就是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指出的,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点说,要把群众观切实体现在促进科学发展、为民办实事和真抓实干上。

首先,坚持把群众观体现在促进科学发展上。对丽水来说,加快发展和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两者不可偏废。回想邓小平同志“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是硬道理”的论述,以及习总书记说的“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遇到任何困难,发展的意识不能淡化,发展的热情不能降低,发展的干劲不能减少”。我感到发展第一的思想还要牢固树立,只有发展才能使丽水人民过上好日子,与全国人民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但从环保局长频频被邀“下河游泳”。可见,“开宝马、喝污水”也不是老百姓所期盼的。所以粗放型增长的老路不能再走,发展不能以牺牲绿水青山为代价,要对丽水的可持续发展负责。这也提醒我们,要通过站在百姓角度不断反思、反问,切实找到与百姓期盼的差距,防止出现我们辛辛苦苦的干,百姓指指点点骂的现象。

二、坚持把群众观体现在为民办实事上。我们常讲,“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群众的口碑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标准。当年在省委党校培训时,听到一个案例,很多同志可能都听到过。说的是温州正泰集团的老总南存辉,每年出资给社会上部分生活困难的白内障患者动手术。而且在手术后还亲自带礼品上门慰问。那些重见光明的患者都很激动,一位老人拉着南存辉的手说:“南总你真好,你比共产党还好”。当然南总是讲政治的,“我是共产党教导的”。这说明百姓是通过身边一件件具体人和事的感受,来评价我们党。我们每个人也要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为党的形象添砖加瓦。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环保问题、腐败问题、分配不公问题和山林、土地、水利纠纷以及偶发事件等各类社会矛盾日益增多,漠视群众正当利益和合理诉求的行为时有发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必须要高度重视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干部自觉为民务实清廉,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三、坚持把群众观体现在真抓实干中。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邓小平曾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搞建设搞改革搞发展搞民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要我们一铲一锹、一砖一瓦地落实好,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以实际行动做出让群众满意的成绩。在真抓实干中,要切实用好“三思”方法,对照自问每一项决策是不是都通过民主程序,着力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对照自问每一个投资是不是都是群众所拥护,着力在项目谋划及建设上更好体现民意民需;对照自问每一项改革举措推行,是不是群众所期盼,着力在群众满意上下功夫,只有边思边改边工作,才能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武昌在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

作为省委赴诸暨督导组组长,参加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边督边学,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和五本书,很受启发,体会很深。最大的体会是要弄清楚群众路线的真谛和手中权力的本源,联系实际,就是要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强化群众立场,在工作内容上进一步反映群众愿望、满足群众需求,在思想作风上进一步增进群众感情、拉近党群距离。

一、始终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弄清“我是谁”,更好、正确地定位自己,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对于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非常重要。权力来自于人民,这是权力的本源,也是最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党群之间鱼水关系、血浓于水,只有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智慧的增长和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私之利,才能更好地用好权力、服务群众。

二、始终抓牢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搞清“依靠谁”,否则就找不到依靠的力量,我们再美好的社会理想也只能成为空想。所以说,在这个问题上,关键是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工作中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方法。毕竟党员干部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而基层群众的热情是无限的。

工作实践充分证明,如果我们不能够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不善于从群众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我们纵有三头六臂,纵使24小时不休息地工作,也是徒劳无功的,我们最终所做的工作也不会得到群众的认可。

三、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明白“为了谁”,一切为了群众,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这些是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至理名言,告诫我们无论环境怎么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方向不能变,需要我们时刻铭记于心、见之于行。

“四风”问题的形成非“一日之寒”,根源上还是“主人”思想在作祟,没有把自己当成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希望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思想认识上根除这个“痼疾”,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干部工作的主要标准,把群众所想所思所需作为自己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内心上真正把群众放到“主人”位置,从而更加坚定不移地践行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

徐岳明在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

今天的“三思三观”专题讨论,我体会,实际上就是回答“如何践行群众路线”,解决好“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通过近段时间的学习,感到有三点体会比较深。

第一,自己就是一个平民百姓。从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来看,父母都是普通人,60年代跟随母亲下放到农村,亲戚朋友都是普通老百姓,自己其实也就是个普通老百姓。虽然这些年,工作岗位有了变化,有时候别人也把你当成了“官”,但我始终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平民百姓。我要求自己必须做好两条。一要朴实,注重实际,勤俭节约,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二要不搞特殊化,做到严字当头,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第二,对老百姓有一种感情。我始终认为,做人、做事、做官都要与人为善,以善为先、以善为天,要将心比心。这几年,从市县、到乡镇、农村、企业,在工作中和许多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交了很多“布衣朋友”。而且,这种感情是相互的,这些“布衣朋友”也给了我很多帮助,告诉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办法。

第三,要真正服务群众。我自己,能够有幸成为一名领导干部,靠的是组织的培养、同事的帮衬、老百姓的支持。我也经常提醒自己,既然组织和群众给了我一个展示才华、干事的舞台,就要倍加珍惜,就要苦干实干。也切实感受到,通过办好老百姓的事,让老百姓受益,是一件非常欣慰的事情。

从办公室角度来说,具体要做好三件事。一要当好领导与群众之间的桥梁。树立“服务领导、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努力当好领导决策的参谋,做好服务基层和群众的后勤。二要热情服务群众。以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努力做到态度热情、语言实诚、方法得当、落实到位。三要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尤其是要做好群众信访工作。对群众有误会、不理解的,要做好宣传解释,把话说明,把理讲透,争取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对重点信访老户的,要做好思想疏导,找准症结、解开心结、打通关节,努力把矛盾化解好,把问题解决掉。

同时,我觉得,还要见贤思齐,把焦裕禄等先进典型和朱志伟等身边典型,作为一面镜子,照照自己还有哪些不足、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让自己更好地树立起“三观”,更好地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陈重在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

开展“三思三观”专题讨论,对照检查自身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内涵丰富,历久弥新,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课题。往小了说,它体现党员素质。往大了说,它影响全党形象。往远了说,它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衡量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标准和方法很多,党群干群关系就是最直接的“风向标”、最鲜明的“温度计”,值得我们时刻关注和警醒。

封建社会的开明君主如唐太宗,曾经把君民关系比喻为“舟水关系”,强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党在此基础进一步发展,把党群干群关系定位为“鱼水关系”、“血肉关系”,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信任我、委托我,我代表你、为了你。党的定位虽然是清晰的,也是一贯的,但随着党的历史方位、党员成分和社会土壤的变化,目前的党群干群关系出现了一些偏差。部分党员干部包括我自身,因为宗旨意识不够强,群众观念相对淡薄,作风不够深入扎实,和老百姓之间有时成了“油水关系”。少数党员干部,因为“见利忘义”,投机取巧,有利时就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无利时则躲到一边,和群众成了“蛙水关系”。还有的甚至和群众关系恶化,势同水火(如最近发生的山东平度征地事件),成了“水火关系”。这六种关系,前三种关系经常被老百姓传诵、怀念和赞许。后三种关系经常被老百姓调侃、讽刺甚至抨击。

针对党群干群关系的现状,反思自身平时的思想和言行,我觉得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自身做起,改进方法,转变作风,切实消除党群干群之间的隔阂与“裂痕”,非常重要和紧迫。

一是要树立“由民作主”的理念。小时候看电影《七品芝麻官》,对里面的那句名言印象很深,“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县太爷唐成敢于“为民作主”,所以老百姓称他是好官。但是,“为民作主”实际上就说明封建时代“小民”不能自己作主。“由民作主”与“为民作主”一字之差,反映的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它要求人民群众自己当家作主,充分表达和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党委政府的职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群众的满意为根本标准。对照这一理念就可以发现,我们的思想里或多或少还是存在一些“为民作主”的意识,有时候工作没有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心态一失衡,就容易埋怨群众“不领情”、“不知足”,甚至“不识好歹”,结果加剧党群干群关系的紧张,反过来更加影响工作的推进。

二是要强化“为民服务”的职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强调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政府首先要加快自身改革,转变自身职能,由过去的经济建设型政府逐步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由原先的“划桨人”逐步向“掌舵人”转变,由目前的“社会管理”加快向“社会治理”转变,致力于为全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更好的公共服务,努力为老百姓谋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当前,全省各地正在积极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和企业投资“负面清单”。实行两个“清单”制度,意义非常深远,这是一种从体制机制上强化政府“为民服务”职能的有效举措,作为政府班子的一员,我觉得应该积极参与,并且努力把它抓紧抓实抓到位。

三是要保有“我也是民”的心态。前段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的时候曾经给当地干部念过一副对联,其中下联是“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自己也是百姓”就是一种“我也是民”的心态。我觉得,保有这样一种心态,才能淡化当“官”思想,强化“事业”意识和职业精神,学会不再是在人民群众的感恩之中而是在监督批评之中把各项工作做好。保有这样一种心态,才能以心换心,以情动情,推己及人,真正从群众的诉求出发,直面矛盾和纠纷把各项工作做好。保有这样一种心态,也才能对党纪国法多一份敬畏之心,对人民群众多一份感恩之心,对弱势群体多一份怜悯之心。然后反过来,老百姓也才会对我们党员干部多一份理解之心,多一份宽容之心,最终实现党群干群之间的“血肉相连”和“鱼水交融”。

改善党群干群关系,说说容易做做难。但我觉得这件事即便最难我们也得做,因为现在不抓紧做,说不定以后就连做的机会也没有了。

葛学斌在专题讨论的发言

根据会议安排,结合前阶段“5 2”的学习,围绕深刻反思与百姓的感情深不深、与百姓的距离远不远、百姓在心中的分量重不重,牢固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的专题学习讨论,我谈四点认识和体会:

一、牢固树立自觉执行群众路线的意识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这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同时也是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所获得的最为宝贵的经验和致胜法宝。想当年中国共产党的从领导土地革命,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建国以后在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直到改革开放时期,唯有群众路线坚持好,与百姓的感情深、与百姓的距离近、在百姓心中的分量重,群众观念牢固,党的事业才能健康发展。战争年代党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而现在党的发展仍然需要由民心凝聚而成。所以我们党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时期都不能忘记时刻依靠群众,保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作风,更要让我们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同人民共享。牢固树立群众路线意识,深入实践群众路线,是党性修养的重要体现,执政为民的重要内容,更是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领导干部的内在要求。

二、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牢牢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城市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市民从四面八方来到这个城市,城市的点滴变化都与百姓的生活休戚相关,城市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坚持群众路线。

第一,在城市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的决策过程中要让群众参与,如举行规划听证会、项目效果图公示、在媒体上征求市民意见等等,包括去年以来重点推进“三改一拆”、“交通治堵”、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许多方面都注重积极吸收群众参与。

第二,在城市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要自觉接受公众监督,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是公众利益的集中体现,城市建设的好坏、工程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群众生活的品质和安全,要在群众的监督之下,对群众的建议意见要认真研究,及时梳理并回应。

第三,城市建设的成果要与市民分享,因为城市品位的提高、城市项目建设的落脚点都是为了改善和提升市民的生活。无论从城市建设项目的决策、实施、竣工,都要始终贯彻落实让群众参与、群众监督、群众分享的理念。

三、在城市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群众路线的工作活力

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构建和谐社会着眼,从工作实际出发,提出了“百姓城管”理念,积极服务民生,解决了不少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领导、社会和普通群众的肯定。在城市管理过程中,牢固树立“百姓城管”理念,充分发挥群众路线的工作活力。

一要关切百姓期待。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深入推进,严防死守式的单一手段正在渐渐失去应有的效用。疏导作为一种新的执法手段,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成为改革的导向。在城市管理过程要更好地关切百姓的期待,应成为城管的重要课题。

二要破解百姓难题。要认真调研城市管理难题,优先解决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要突出抓好群众身边事、眼前事,对群众和舆论反映集中的各类问题必须下狠决心、化大力气解决,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真正让群众满意。

三要主动服务百姓。要简化城管审批程序,方便群众办事。要结合日常巡查,主动进店入户了解百姓的需求,帮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要加强城市管理信息宣传,主动把城市管理政策法规送到百姓手中,充分发挥基层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广开渠道,大力争取广大市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城市管理,形成“同住一座城,共建一个家”的浓厚氛围。

四、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群众路线的政治智慧

群众路线是一大法宝,也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集中体现如何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充分发挥群众路线的政治智慧是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根本保证。一个科学的城市规划的决定了城市的品质和城市的未来,特别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市化。如何实现城市规划尊重科学、遵循规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全面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导向。一是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趋势;二是要深刻领会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城市化问题的决策部署;三是要坚持相地造城、以文化城、以梦建城的理念;四是要深入研究,深刻感悟人民群众的期待。因此在一个科学的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既要坚持领导的理念、专家的智慧,更要把百姓的期待有效结合。只有把过去文化的积累、当下群众的期待和对未来美化生活的向往,进行系统的总结、提炼,并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加以遵循,这是编制一个符合当地实际又能符合未来城市发展需求的好的规划的前提和基础。

随着群众路线教育的全面开展,特别是通过“三思三观”集中讨论,从事城建工作的同志们都要全面反思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有没有把老百姓的期待放在重要位置?有没有积极回应市民群众的意见诉求?有没有认真研究群众参与、群众监督、群众分享的机制?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实践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坚持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

任淑女在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

作为分管农口的副市长,作为天天跟农业、农村、农民打交道的我来说,应该是最需要、最迫切常“三思”,找准“三农”工作方法;立“三观”,明确“三农”指导思想,以“三思”促“三观”,以“三观”指导“三思”,使工作目标、工作抓手、工作成效更接地气,让我们朴实的农民兄弟理解、支持和参与,合力共进。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以丽水农民增收作为“三思”、“三观”的检验标准,知行合一,全力践行。

一、以农民增收作为丽水“三农”工作首要,立“三观”

丽水有217万农民,占全市总人口的82,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多增、快增,缩小与全省差距,提升城乡占比水平,才能不拖全市努力与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保持同步的发展后腿。但在全省十一个地级市中,丽水农民收入最低,去年刚刚破万10024元,比衢州11924元少1900元,仅相当于全省水平16106元的62.2;城乡收入比最大,去年为2.9:1,而衢州是2.42:1,全省是2.35:1。因此,必须把农民增收作为丽水“三农”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生态精品农业发展,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设美丽乡村等。

二、以产业提升和深化改革作为“三农”工作方法,常“三思”

1.提升产业,打基础。必须从丽水“三农”现有实际出发,立足百姓身边周围有的生态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要素优势(在上次“三问三思、三破三立”专题讨论会上,我作了详细列举),尤其是要抓好特色产业(习总书记2007年调研龙泉竹垟畲族乡的时候,就指出欠发达地区在探索发展之路问题上,要特别抓好特色产业,特色产业是看家本领,是立足点);坚持生态化、标准化、品牌化、电商化发展思路,扩大和提升生态精品农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坚持项目化、业态化、可收益化,大力推进农家乐综合体为首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坚持标准提升、设施提升、服务提升,推进新农村从宜游→宜业→宜居的更高水平建设;从而提高丽水整个“三农”内生发展、建设水平,提升美丽乡村环境含金量和生态农业品质竞争力,为农民增收致富奠定基础。

2.深化改革,谋长远。顺势而为,推进以农村土地确权为核心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改革把百姓身上有的沉睡的资产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唤醒盘活,推进土地确权发证,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造等,把资源变成资本,把资本变成现金,促进农民财产性、金融性和投资性收入,提升乡村资产资源的价值,为农民可持续增收谋划好发展方向。同时积极跟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民融入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势,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三、通过学习、调研、实干,落实“三思”“三观”实践要求

1.通过学习,吃透“上情”。习主席同志曾经指出“要努力具备符合时代要求的知识结构,要将学习转化为内在的自觉,成为自己的一种兴趣、一种习惯、一种精神需要、一种生活方式”(引自《之江新语》)。在当前丽水“三农”工作进入转型升级发展关键阶段,在当前全国深化农村改革推进期,更是要坚持学中干,通过向书本学、向工作实践学、向基层群众学,更新观念,熟悉政策,拓宽视野,吃透“上情”。坚持干中学,通过向研究农村改革、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融会贯通,不断改善工作方法。

2.通过调研,掌握“下情”。浙江的新农村建设,要体现因地制宜原则,不同的地方也要体现各自的特色和发展水平(引自《之江新语》)。丽水有9个县(市、区)2725个行政村,地区差异性和地方多元性明显。因此,必须科学调研,有的放矢,带着问题下基层,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必须经常调研,将调研常态化、日常化,尽可能安排时间深入到县市区、农业基地、生产企业、农户了解情况,摸准“下情”。

3.通过实干,有效推进。将“上面的精神”和“下面的实情”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谋划,在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的同时,使全市“三农”工作推进更有力、有效。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达到11200元;争取到202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提高到18000元,缩小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占比从2013年62提高到2020年77.1。

徐子福在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今天我们进行“三思三观”专题学习研讨。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要深刻领会“三思三观”的本质内涵

这次我们围绕“三思三观”主题开展学习研讨,这“三个思、三个观”可以说抓住了群众路线的关键。我的理解,“三思”的核心是我们领导干部要树立怎样的群众观,而“三观”的本质是我们领导干部如何“做人、做官、做事”。通过学习,我们应该树立三种意识:

1.学习“三思、三观”,就是要树立“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的群众意识。我们参观了浙西南革命纪念馆,重温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让我们深刻理解,我们的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与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而当年苏共之所以亡党亡国,最重要的原因是苏共没有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越来越脱离人民群众,而成为官僚和特殊利益集团的代表,这一深刻的历史教训我们一定要汲取。同样今天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人民群众仍然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保证。

2.学习“三思、三观”,就是要树立“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公仆意识。我们党与人民群众长期同甘共苦、患难与共。“舟和水”、“鱼和水”,“公仆和主人”等比喻都形象生动地强调了群众的地位和作用。我要始终牢记自己的位置和身份,决不能高高在上,做人民的官老爷,而是要时时处处警醒自己,不要因地位改变而改变,当好永不褪色的人民公仆。要扎根人民群众,虚心倾听人民的呼声,不谋私利,不作表面文章,不背叛理想信念。

3.学习“三思、三观”,就是要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担任意识。一个干部能不能做成事,个人的能力不是最大的差距,差距关键在于有没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和责任感。凡勇于担当者,他们的境界往往是为公、为民,为他人而奉献、献身;凡不敢担当者,他们的境界往往是为自己,只顾个人利益得失,念叨自己的那一点小九九。作为领导干部,要树立“牺牲自我、成就事业”的情怀,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加快推进秀山丽水现代化建设。

二、把“三思三观”的落脚点入在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上

“三思、三观”学习讨论,贵在认识、重在实践。要通过学习,全面纠正和反对漠视群众、疏远群众、怠慢群众的不良作风,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价值观和执政观,切实做到以知促行、立说立行。

一是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三思”思得深不深、远不远,直接关系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能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深刻反思,真正把人民群众当父母、当兄弟、当姐妹。要牢固树立“三观”,坚守到底,真正全心全意为民干好事情,真正聚智聚力干成事,尤其要广泛动员群众,依靠广大群众解决改革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要真正体现在自律自严,在勤政的同时做到廉政。

二是在作风上要深入群众。要加强与基层干部群众接触与交流、始终做到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要对群众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宽容,多一些推心置腹,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崇尚节俭、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把扫除“四风”之弊、行为之诟体现在当前工作之中,使教育实践活动真正成为荡涤自己心灵的一次洗礼,成为群众满意与干部正风的民心工程。

三是在工作上要抓出成效。就我市金融工作而言,就是要千方百计扩大信贷总量,改善信贷结构,提高金融机构存贷比,争取年末存贷比达80以上。重点抓好两项工作。一个是“金融创新”。在农金改创新上,重点推进农村林权、土地流转经营权、农房产权“三权”抵押贷款,实现农村“三权”抵押贷款业务增量扩面提质,“三权”贷款规模在2013年45亿元基础上,每年增长15—18,三年后规模达到75亿元、五年后规模达到100亿元。在金融组织创新上,重点是鼓励民间资金、华侨资本有序进入金融服务领域,积极研究设立华侨信托基金和民营银行。同时要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农村融资担保体系,在辖内9个县(市、区)全面推进财政出资、行业协会组建、商业性运作、村级担保基金等四个层次的担保组织建设。在信贷产品创新上,要鼓励各金融机构立足当地产业特色,不断创新满足不同群体融资需求的涉农信贷产品,推动石雕抵押贷款、农民创业贷款等业务发展,争取2014年新增此类贷款10亿元以上。一个是“风险防控”。切实防范和化解企业资金链、担保链风险。要加大风险监测预警力度,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资金链、担保链的跟踪监测。要妥善做好分类处置,加强风险处置事件的协调,属地政府、有关部门、银行、企业要联手做好风险化解工作。对产品有市场、有前景的涉案企业,要千方百计通过分期执行、司法重组、债权转让、债权转股等方式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和负面影响,维护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对已破产确无救助希望的企业,要依法加快破产清算。

叶朝丐在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

我们每个共产党人要保持先进性,就要时刻保持警醒,做到居安思危、防微杜渐,更要时刻思考、审问自己与百姓之间的关系。党中央立足当前我党工作实际,审时度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省委、市委统一部署开展“三思三观”专题讨论,要求我们党员领导干部问一问自己,与百姓的感情深不深、距离远不远,在百姓心中的分量重不重,有没有树立起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其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要求我们始终把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增强责任意识,把工作落到实处。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三思三观”专题讨论角度而言,我认为就是要增进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就是要深入基层看实情、摸实况、谋实事。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真正与群众拉近距离和发现群众所需。现阶段,群众最大的心愿就是生活水平更好点,幸福指数更高点,而只有经济社会的发展才能实现老百姓的心愿。这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必须树立绿色GDP理念、生态工业理念、“秀山丽水自图强”的理念。这三个发展理念,不是说树就树得起来的,也不是说已经树起来就树起来了,老百姓是不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这个在电视上、报纸上是看不到的,就是看到的也不一定就是真实、全面的反映,只有深入基层倾听,听到也许是尖锐的批评和建议,但这些才是真实的基层呼声。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些党员领导干部,尽管怀揣“权为民用、利为民系、情为民谋”真性,但在领导岗位久了,有的时候还会自觉不自觉的会与老百姓产生距离,在面对群众的批评监督时,态度冷漠、回应消极,极大地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导致老百姓有意见不敢提、不愿提,而且党员领导干部很多时候下乡下基层调研,总是带着解决问题的目的性出发,对调研过程采取选择性的记录和审视方式,得出的调研结果往往也是“几何证明式”的论证过程。为此,要以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端正自己的态度,明确自身的姿态,让群众明明白白看得到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敢于正视并解决问题的决心,拜群众为师,向群众求教,以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具体行动,让群众打消顾虑,讲出真心话、提出真意见。要轻车简从,走田间到地头,倾听老百姓正在关注什么问题,对丽水实现跨越发展有什么好的举措,对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有什么建设性的建议,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向群众求教、问计、谋划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要深入基层,对照中央和省市要求、百姓期盼,就我们自身普遍存在、但表现各异的“四风”问题,面对面的听取意见,不能避重就轻,也不能就问题说问题,要落到我们“三思三观”的回答和思想上,落实到“三思三观”的行为和工作中,进一步破解我们在丽水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僵化、落后的思想问题、观念问题和缩手缩脚的行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决定行动的方向,而解放思想是我党的精神法宝。从丽水的发展实际看,解放思想是必然选择,必须找准方向,必须人人参与,必须杜绝空谈,必须贯穿始终。我们要把这次解放思想作为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的行动先导,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切实增强体制改革、市场调节的动力,全面开放、外向发展的动力,区域对接、借势发展的动力,优化环境、吸引投资的动力,增强责任意识,为早日实现美丽幸福的“丽水梦”而努力。

吴炳全在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

通过加强对习总书记、省委夏书记等领导的重要讲话、市委推荐“5 2”读本学习,以及重温了焦裕禄事迹和精神,我认为,践行“三思三观”,重点要在切实增强大局观、牢固树立群众观、自觉践行公仆观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

1.切实增强大局观。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是丽水最大的民生、是群众最大福祉。政协虽然性质不同于党委、政府,也不同于人大,没有决策权、行政权和立法权,但政协可以献策、可以议政、可以立论。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每个人都是“责任人”而非“局外人”,都是“当事者”而非“旁观者”。政协工作只有建立在全市发展的宏观蓝图上,参政才能变得天地宽,议政才能有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涉及方方面面,政协不能事事都去参与,也不能泛泛而谈。要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园区竞争力、城市竞争力、生态竞争力、人文竞争力等方面,选准课题,把握角度,善用智慧。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工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群众的检验和评判。

2.牢固树立群众观。“天下可忧在民穷,天下可畏在民怨。”回顾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紧密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一大法宝。然而,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却存在严重脱离群众的现象,对群众的呼声置若罔闻,对群众的要求漠不关心,对群众的感情和立场出了偏差,大大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政协的叫人民政协,决定了“为民履职”是其宗旨。政协为民履职,核心“为民代言、为民立言”。要解决认识问题,清醒地认识到人民群众最可敬、人民群众最可爱;解决感情问题,做到“一枝一叶总关情”;解决方法问题,顺应人民群众奔小康之后追求幸福感受的新期望,广泛了解和及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解决作风问题,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呼声、体察情绪、落实民盼,用求真务实的态度关注民生,真心体察群众的疾苦,真实反映群众的意愿,多做“雪中送炭”之事,多尽“扶危济困”之力,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共促社会和谐。

3.自觉践行公仆观。党员是时代先锋,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公仆观,是一种爱党爱国的品质,一种爱岗敬业的精神。市委王永康书记在市政协三届三次全会上指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虽有工作分工,但没有“一线”、“二线”之分。开展政协工作贵在主动,重在务实,力求主动才能增强活力,注重求实才能取得成效。作为政协的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工作中既要创新,更要“创心”,时时丈量“勤奋务实”这把尺子,经常自照“创新创优”这面镜子,主动谋划工作思路,主动加强与对口联系部门和界别的联系,主动建言献策。为民、靠民、利民、惠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调查研究上出实招,在反映社情民意上讲实话,在为民服务上办实事。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激情履行职责,在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中发挥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作用。

何赤峰在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

“三思三观”关系我党执政基础,关系领导干部执政理念,关系群众主体地位,是事关大局的重要课题,也是当前时势的迫切课题,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有必要作深入思考领会,以牢固树立“三观”。我就“三思三观”问题谈两点想法。

一、深化“三思”,体现在思想自觉上

“三思”的核心是干群关系定位问题。

一是思考与百姓的感情深不深,主要归结于领导干部与群众的价值认同、观念认同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树立五种崇高情感”论述中提到,“要学习孔繁森同志的境界感。他有一句名言,‘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人民’”。“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干群感情深的基础在哪里,就在价值认同和观念认同上。要做到与老百姓的感情深厚,领导干部必须在价值和观念上认同群众的想法,继而把群众的想法和心声当成自己的想法,做到推心置腹,由已及人。

二是思考与百姓的距离远不远,主要归结于领导干部的思想状态和作风状态。领导干部和群众的心理距离体现出领导干部的思想状态,心理距离近则会与群众亲密无间、亲如一家、笑脸相迎,事事处处为群众着想;心理距离远则会对群众冷面相待、拒之千里之外,办事按程序来,遇事绕着走,甚至变着法子为难。领导干部和群众的空间距离体现出领导干部的作风状态,空间距离近就是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甘当老百姓的小学生,察民情,思民忧、解民困。

三是思考百姓在心中的分量重不重,主要归结于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只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强,百姓在心中的分量才会重如泰山,才会把老百姓的事当回事,当成自己的份内事;才会真正把群众当亲人,听取群众意见,以群众为镜,不断汲取前进的营养和动力;才会真正发自内心尊重群众的想法和愿望,才会以群众的满意不满意在衡量决策科学不科学、合理不合理的标准。反之,如果干部的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淡薄,就会把群众看得轻于鸿毛,对群众的事置若罔闻、漠不关心,甚至事不关已高高挂起。

二、践行“三观”,体现在行动自觉上

“三观”的核心是群众主体理念

一是要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民意更珍贵持久。这就要求我们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虚心向群众学习,使我们制定的政策、规划和措施建立在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实际状况之上。这需要落实在政协履职的具体工作上。就以政协的调研而言,调研选题要更有针对性。政协调研成果如何,参政议政的效果好否,选题的针对性至关重要。政协调研的选题要对接党政的需求,也要对接群众的需求。要从群众的所需所求中寻找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推动群众关心问题的解决,为党政工作的有序有力开展提供参谋智力和监督合力。调研过程要更加接地气。政协的调研关键是要听到群众的真实想法。要走完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面对面的接近群众,不光听取专家意见,还要听取基层干部的意见、听取普通老百姓的意见,这样才能广泛吸收群众的首创精神和智慧,为党政决策提供更加完善科学的参考。

二是要树立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主体,同时又是享有社会财富、不断满足自身需要的利益主体。树立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就是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价值观会影响政绩观,会影响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影响人民公仆的形象。我们要把人民利益至上作为根本宗旨来坚守,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最高价值取向,把人民利益至上作为工作标准来衡量,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应以有没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利益作为衡量标准。

三是要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在制定政策时顺民意,把群众意愿摸清吃透,要把群众是否拥护和赞成作为衡量政策措施正确与否的标准,作为权衡利弊的关键点。就政协反映民意的履职工作而言,要充分发挥政协协商民主在促进党委、政府决策充分吸纳民意的作用。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为党政决策吸收各界别的心声,促进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提供有效渠道和平台,积极为顺民心、集民智、谋民利发挥政协的独特优势,尽最大努力让人民群众分享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沈根花在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

按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安排,这次会议主要围绕“三思三观”进行专题讨论。

近段时间来,通过加强对习总书记、省委夏书记、市委王书记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部署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市委推荐“5 2”读本的学习,我感到:只有常“三思”才能正“三观”;只有正“三观”,才能绝“四风”。常“三思”,思是到底有没有把群众当亲人;正“三观”,正的是到底有没有视群众为主人;绝“四风”,绝的是脱离群众的危险。我理解,“三思三观”的本质要义就是要坚持以民为亲,让民作主,为民做事。

一、问需于民,以民为亲。习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客观讲,现在的党群干群关系没有过去那样亲密,说是党群干群关系如同鱼和水的关系,实际上,在一些党员干部中却变成了青蛙和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联系群众,心不在一块;面对群众,说不到一块;服务群众,想不到一块。对此,王永康书记指出,一些地方和党员干部身在基层下不了基层,缺乏学习和思考,存在严重的“本领恐慌”,习惯于坐办公室电话指挥,不下基层、不了解民情,下了基层也是走马观花,只会讲官话、套话、空话和正确的废话,讲不出实话、土话、地方话,指导性不强。究其原因:一方面,不像过去那样,你讲啥群众就听啥、信啥,你叫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另一方面,党员干部下基层接地气确实不如过去多了,与群众的感情基础在下降。对此,一方面,要要多走动。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是靠经常走动培养出来的。如果平时不走动,有事的时候再去走动,群众就不会把你当回事,更不会给你面子。另一方面,要练本领。服务群众光有热情还不够,还有要服务群众的本领。

二、问计于民,让民作主。“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政权兴衰存亡的铁律。习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让民作主,就要问计于民,就要心怀敬畏之心。首先要心里装着群众。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我们党没有任何自身的特殊利益,我们党的干部更不应该有自身的特殊利益。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时刻刻放在心上,把尊重群众主体地位体现在工作的全过程。其次要广听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要得以实现,一个最基础的前提就是群众有话可以说,有地方说话,说话有人听。如果群众诉求找不到表达的渠道,群众情绪找不到疏解的出口,那么人民当家作主就无从谈起。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广开言路,广泛收集了解基层的实际和群众的心声。再次要充分尊重民意。作为党委政府一定要注重把群众意见纳入决策视线,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善于容纳不同意见和尖锐声音,以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心态,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进一步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更好地改进我们的各项工作。

三、问绩于民,为民做事。无论是以民为亲,还是让民作主,根本落脚点要放到为民做事上。习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谈不上说一块苦,但一定要一块过、一块干,切实把工作做好。为民做事,就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问绩于民,使我们的工作真正经得起历史和群众的检验。一要牢记宗旨。衡量是否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这就是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必须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从群众的利益出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如果只是从干部的个人需要出发,好大喜功,办虚事、假事、浮事,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办好事的初衷,违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二要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关键是真心实意,来不得半点草率敷衍,既要照顾眼前利益,更要着眼长远利益。也就是说,办实事,既有立竿见影出效果的,也有做长远性基础工作的,叫做造福于子孙万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有的干部表面上言必称群众,就是不办实事,不讲实效,难怪有的群众议论,现在个别干部只要说过了、写过了、文件发过了、传达过了,就算已经做过了,很难见到实际效果。三要实事实做。为群众办实事,必须要实事实做,不能搞花架子和做表面文章,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莫以善小而不为。你帮助群众办好一件不起眼的小事,群众可能会感恩你一辈子、记得你一辈子。只要是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就要千方百计地去办,并抓好办实,这样,才能不愧于党和人民的信任。

徐亚农在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

按照会议安排,我结合会议主题和人民法院工作实际,谈两方面体会:

一、切实践行群众路线,正确把握法院工作的落脚点。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条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作为党领导下的国家审判机关,必须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委重要部署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饱满的政治热情投入其中。人民法院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落实司法为民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人民法院一系列司法理念、司法政策和司法实践都充分表明,人民司法事业发展史,就是一部司法为民的历史;人民司法事业的优良传统,集中体现在司法为民上。所以,人民法院将始终坚持群众立场,走好群众路线,浓厚群众感情,始终把满足群众的需求、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让群众满意作为努力方向,通过各项措施努力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二、努力落实司法为民,紧紧抓住法院工作的着力点。

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司法审判工作的根本宗旨,是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具体到法院工作实际就是要让百姓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总的来说就是做好三件事:

第一是坚持公正裁判。要有公正之心,必须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如果不公正老百姓或当事人是怎么样一种感受,法官的公正之心,既是法官的职业良知,也是法院最根本和必须坚持的职业道德底线。同时,要有公正之能,坚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决抵制权力、关系、人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从实体、程序、时效上体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

第二是落实便民举措。全市法院将进一步改进和简化窗口服务、诉讼指引、法律释明、立案办理、网上诉讼等各类便民利民措施。努力追求“让群众少跑一次腿、少花一分钱、少操一份心”,把法律服务贯穿于立案、审判、执行全过程,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诉讼,给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

第三是体现人文关怀。把司法温暖带给群众,就是要经常反省思考“权从那来、权为谁用”,切实解决好精神状态不振、对群众态度冷漠的问题。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端正思想、改进作风,敢于担当,把人民群众最期待的事情做好,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司法的温暖、感受到公平正义。下一步,全市法院将以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强化干警的宗旨意识,抓好纪律作风建设,以铁的纪律培育好的作风,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更好地把司法温暖带给群众。

陈海鹰在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重民生、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最紧迫的需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对于检察机关而言,发挥职能维护和谐,就是要从根本上深化认识,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不断拓展创新执法为民的方式,切实做好为民办实事工作。下面,我结合检察工作实际,谈几点在“三思三观”学习时的心得体会

第一、为民是检察机关履行职责的根基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检察工作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保障人民利益。人民性是检察机关的根本属性。检察机关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首要任务是坚持把执法为民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一要增强为民的思想认同。切实增强“人民检察为人民”的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和实践认同,自觉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真正解决我是谁、为了谁、相信谁、依靠谁的问题,真正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慰民心,切实把保障人民利益落到实处。二要把群众路线贯穿始终。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专业性强的优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坚持走专群结合道路的有效形式,拓展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检察工作的途径,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根植于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贯穿于检察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和全过程。落脚于三大中心建设,即案件管理中心、预防警示中心与来信接访中心。顺民心,解民意。三要将群众满意作为标准。建立完善来信、来访、电话、网络“四位一体”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把人民满意作为检验检察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努力做到在工作部署上体现“为民”,在工作措施上体现“亲民”,在工作效果上体现“利民”。不但要重视一般的民心民意,也要重视群众的来信来访,包括被告人的来信来访。做好息访息诉工作,以切实行动来维护社会的稳定。

第二、务实是推动检察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求真务实既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推进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检察机关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弘扬奋发有为、真抓实干的精神,切实把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落到实处。一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坚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尊严和权威。在具体工作中既要重考核,又不唯考核。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达到质与量的统一,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二要大力弘扬恪尽职守的精神。以对党、对人民、对法律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把依法治国的各项要求和中央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着力解决检察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平等对待每一位群众。敢于并善于履行工作职责,作为检察机关、检察官,首先要敢于办案,敢于履行自己的职责,敢字当头。没有敢字,也谈不上善字。当然,其核心是公正办理每一起案件,不断提升检察工作亲和力和公信力。三要继续改进检察机关的作风。坚持问题导向,持之以恒地纠正“四风”和执法司法中的突出问题,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整改落实,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新作风、新气象。特别是各种会议和文件简报,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我们较好地坚持了一届。我们要善于总结,借机深化推进。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检察机关作风的新变化,使检察工作具有更加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

第三、清廉是人民检察官的安身立命之本。“公生明,廉生威”。清廉是公职人员的基本品德和高尚人格,也是检察官的职业本色。检察官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自己,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保持清廉本色。一要严以律己。严肃查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滥用职权、越权办案,吃拿卡要、索贿受贿,插手经济纠纷,为违法犯罪活动开脱、包庇、提供保护,滥用强制措施、乱扣押等问题,坚决清除“害群之马”。二要严以用权。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的权力观,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坚守做人、处事、办案、用权、交友的底线,坚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树立检察官良好形象。三要严以修身。良好的职业道德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在实践中修养才能形成。因此,检察官在工作中,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教育,提升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勤于学习,勤于实践,严格要求,自我规范,坚守法律底线和职业良知,增强秉公执法、为民执法的定力,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保持高尚情操,养成健康的生活情趣,树立检察官“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良好形象。

“三思三观”集中讨论活动的目的就是要使干部受教育,工作上水平,群众得实惠。我们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整改,彻底扭转工作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于检察机关而言,就是要牢记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检察工作的根本目标,把人民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工作,依法公正对待群众诉求,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依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陈景飞在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

通过深入学习“三思、三观”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体会到“三思、三观”是一面“尺子”,可量长短;是一剂“良方”,可醒心脑;是一声“号角”,鼓舞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想用“警示、敬畏、务实”三个关键词,概况学习体会。

第一个关键词“警示”。

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安身立命之本,正确的群众观更是执政为民的行动指针。

“三思”的重要论断,不仅指出了群众观的具体内容,更是一种警示,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党员干部不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而是害怕群众、脱离群众、伤害群众,“与百姓的感情淡了、与百姓的距离远了、百姓在心中的分量轻了”。

一些党员干部对百姓所需、所急、所难之事,能推则推,能拖则拖,能哄则哄,不下真功夫,竟是“假把式”。少数党员干部与群众沟通打交道不是以诚心换真心、不面对面,不进“百家门”,不懂“百姓话”,听不到一些原汁原味的、未经过滤修饰的大白话、大实话。还有些党员干部选择性办事情、踩着“节点”干工作,比如拥军的事情八一办、妇女的工作三八办、访贫问苦节前办等等。

“三思”的重要论断,就是要告诉我们应该时刻把百姓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时刻与百姓保持最近的距离、时刻与百姓保持鱼水之情。

第二个关键词“敬畏”。

党员干部必须敬畏由人民创造的历史。功成不必在我,不急功近利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干“发祖宗财”的“一锤子买卖”,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干出一番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实事。

党员干部必须敬畏人生。“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体现融入到党和人民事业当中,用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做人、做事不求“千载留芳”,但求问心无愧,绝不能“昙花一现”,绝不能“遗臭万年”。

党员干部必须敬畏百姓。敬畏百姓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人民,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我们党的最高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我们事业的核心是为人民谋幸福,不当作威作福的“父母官”,要做恭恭敬敬的“人民公仆”。

第三个关键词“务实”。

牢固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本质上要求党员干部以坚强的党性保证真抓实干,用一生的智慧和力量,始终不渝地、求真务实地开展为人民服务工作。结合开发区的具体工作,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明确工作对象。谁是群众?百姓在哪里?人民群众必须是中国社会最大多数的群体,必须是共同利益的代名词,必须是代表社会发展进步方向的历史主体。开发区在水阁区块发展十多年,已经由农村向城镇、由园区向城区转变,社会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区域人口已超10万,其中外来务工人员7.9万,服务对象已由本地农民转变为仍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本地农民、已征迁安置的本地农民、在企业就业的南城新市民以及关心关注南城发展的广大网民。因此,对于开发区而言,群众百姓在田间地头、在厂房车间,在农村乡下、在城市单位等等。

第二,弄清服务内容。落实“三思、三观”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搞清楚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时间去哪儿了”,这是保证广大党员与群众百姓“零距离”了解实情的基础。一要切实优化政务环境,让党员领导干部从文山会海和迎来送往中摆脱出来,少开会、开短会,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到基层调研,与群众百姓面对面交流沟通。二要切实落实领导分工负责制度,善于决策,敢于担当,突出重点,把握大局,加大对企业、项目、基层、群众服务的力度,多到现场办公、多到现场协调,困难矛盾问题不上交、不拖沓。三要切实创新方式方法,丰富与群众的沟通联系渠道,保持信息对称和反馈。深化与基层点的联系服务机制,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论坛、民情直通车等平台,让群众有地方说话,敢说真话、说实话。

第三,理清工作思路。开发区落实“三思、三观”落脚点是改进和创新服务方式,过去是发动、依靠群众闹革命,现在是动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谋发展,都涉及一个群众工作的方法问题。要把群众需求作为发展的重点和主题,具体把握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企业发展与维护群众利益的关系。要服务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更要重视群众对环境的要求和期盼,大力开展“五水共治、重拳治污”,倒逼产业转型,找准绿色生态工业的发展路径,不让绿水青山蒙羞。二是农民增收致富与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关系。要推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项目助推农业农村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改善综合环境,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同时深入推进村集体三产留地项目开发,多给少数民族村、移民村和后进村送“产蛋母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三是本地居民社会事业发展与改善新市民生活的关系。开发区新市民占据区域人口四成以上,必须高度重视这一群体的衣食住行、就学就医等基本生活保障,尽可能把各项民生事业覆盖到所有新市民。四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与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关系。加快推进开发区内部资源力量整合,同时引进民资兴办教育卫生等民生事业,推进部分社会服务功能市场化专业化运营,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社会民生事业发展。

第四,抓典型作示范。农村基层工作尤其要注重抓亮点、典型,作样板、示范,因为群众接受新事物、新思路、新理念能力较弱,要教育群众全面推动工作,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上,需要言传身教,用典型来引导群众,用典型来推动全局,用典型来引领科学发展。“心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是农村工作科学方法的总结,必须用心用情用力去抓好改革的典型、发展的典型、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引领脱贫致富的典型,这才是科学思维、务实作风、为民情怀、真抓实干的体现。

近期习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时要求,“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要重点学习弘扬焦裕禄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要见贤思齐,组织党员、干部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来好好照一照自己,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这是贯彻落实“三思、三观”的具体指示和要求,无论时代怎么变,身为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强化责任意识、坚定信心、务求实效,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把精力集中到为民办实事上,把本领用在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上,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真正做到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推动发展。

热门标签: 三问三思怎么写 李三思
《“三思三观”党课学习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文章下载

《“三思三观”党课学习材料.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